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健康探理】梅尼埃病

【健康探理】梅尼埃病

導讀:本篇文章《梅尼埃病(美尼爾氏綜合症)》約4000字。

本文通過對於梅尼埃病引出對內耳對介紹,對於常見癥狀、誘因、醫學治療與營養元素進行闡述和分析。

梅尼埃病(美尼爾氏綜合症)

梅尼埃病是一種特發性內耳疾病,過去稱為美尼爾氏病、美尼爾氏綜合症,是由法國醫師Prosper Ménière首次在1861年提出的。1938年Hallpike和Cairns報告了本病的主要病理變化為內耳的膜迷路積水,目前醫學界、學術界仍然認為膜迷路的積水是梅尼埃病的主要病理機制。

內耳結構

內耳迷路的外殼質地很堅硬,硬度堪比象牙,這是「骨迷路」。硬的骨迷路中包藏著和它形狀大致相仿的、軟組織的「膜迷路」。骨迷路和膜迷路之間有外淋巴液,外淋巴液可以流入人腦的蛛網膜下腔,和人的腦脊液是相通的。膜迷路通過許多纖維帶固定在骨迷路壁上,周圍充滿了外淋巴液,膜迷路實際上就懸浮在這些骨迷路形成的外淋巴液腔中。在膜迷路也里含有淋巴系統分泌的內淋巴液,這種內淋巴液是不能和外界直接交通的,內淋巴液的量完全依賴於淋巴液的分泌與吸收,因此膜迷路是一個沒有進、出口的盲管系統。一旦發生了內淋巴液過多的情況,就無法通過出口快速排出,壓力會持續很久,直到多餘的水分被吸收。

堅硬的骨迷路外殼就像一個鋼鐵堡壘,充滿在膜迷路周圍的外淋巴液就像減震的泡沫海綿,這些形成了膜迷路可靠的保護層。有了這個保護層,嬌嫩的膜迷路就不會因為頭部的劇烈活動而被震壞。膜迷路是內耳的「心臟」,內耳複雜的神經裝置主要都集中在膜迷路內的。概括的說,內耳按照功能的不同可以分為半規管、前庭和耳蝸三個部分。半規管主要維持人體運動狀態下的平衡,它能準確把握各種速度、加速度、減速狀態中人體的平衡狀態;前庭維持著人體在靜止狀態下的靜平衡,你是坐著、躺著、側卧、立姿,需要前庭幫助維持平衡;耳蝸直接關係到聽覺、聽力。

鳥類的膜迷路和哺乳動物的膜迷路在形式上是基本相同的,鳥兒能夠展翅飛翔,正是依靠這個精密的結構保持著身體的平衡,高空墜落的貓也是依靠著這個結構調整身體的落地姿式而不至於受傷。人體的膜迷路對身體保持各種姿勢的平衡、準確感知身體各部位的位置,都是至關重要的。

然而導致梅尼埃病的膜迷路積水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卻是難以說清楚的,科學家總是謙虛的認為自己並沒有搞清除梅尼埃病的病因,那就沒人清楚了。目前已知的病因包括以下因素:各種感染因素(細菌、病毒等)、損傷(包括機械性損傷或聲損傷)、耳硬化症、梅毒、遺傳因素、過敏、腫瘤、白血病及自身免疫病等等,凡此種種疾病,無一例外都可以導致膜迷路積水,使人體左右兩側的膜迷路內的壓力不平衡,產生眩暈。

2002年,DeSousa將由已知原因引起的膜迷路積水而產生的前庭癥狀疾患稱之為梅尼埃綜合征,梅尼埃病則被認為是一種特發性的、也就是原因不明的膜迷路積水。很多時候,醫學上被稱之為特發性、原發性、特異性、非典型性等不太容易明白意思的那些意思,就是不清楚、原因不知道的意思,說成特異性、原發性、非典型性就顯得格外科學一點,名字決定內容,內容還是不知道。梅尼埃病主要的病理改變為內耳膜迷路積水,由於指耳朵裡面主要管理身體平衡感覺的結構受到了損傷,臨床上就會表現為反覆發作的旋轉性的眩暈、波動性的聽力下降、耳鳴和耳悶脹感。本病多發生於30~60歲的中、青年人,兒童少見。男女發病沒有明顯的差別。雙耳都患病者佔10%~50%。

典型的梅尼埃病可以有如下癥狀

1

眩暈

多為突然發作的旋轉性眩暈。患者常常感覺到周圍的物體在圍繞著自身沿一定的方向旋轉,閉上眼睛時癥狀可以減輕。感覺旋轉時常常伴有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血壓下降等自主神經反射癥狀。頭部的任何運動都可以使眩暈加重。患者的意識則是始終清楚的,個別患者即使突然摔倒,也仍然能夠保持著清醒的狀態。

眩暈持續的時間常常持續數十分鐘或數小時,最長者一般不會超過24小時。眩暈發作以後可轉入間歇期,此時癥狀就會消失,間歇就是間斷性歇歇的意思,在這裡就是眩暈的發作要歇歇了。間歇期的長短是因人而異的,從數日到數年不等。眩暈還可以反覆發作,同一患者每次發作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都可以不盡相同,不同患者之間當然亦不相同了。眩暈發作的次數越多,每次發作持續的時間越長,間歇期就越短。

2

耳聾

早期多為低頻(125~500Hz)下降的感音神經性耳聾,可為波動性,發作期聽力下降,而在間歇期可部分或完全恢復聽力。隨著病情的發展,聽力損失可能會逐漸加重,逐漸出現高頻(2~8kHz)聽力下降。本病由於存在著左右兩側兩個膜迷路內壓力不平衡,左右側聽到的聲音可能就是不一樣的感覺,這會出現一種特殊的聽力改變現象:復聽現象,即患耳與健耳對同一純音可以聽成是兩個不同的音調和音色的聲音,或者其聽到的聲音帶有一定的、回聲樣的尾音。

3

耳鳴

耳鳴很可能是本病最早出現的癥狀,初期可表現為持續性的低調吹風樣的耳鳴,晚期可出現多種音調的嘈雜聲,如鈴聲、蟬鳴聲、風吹聲等等。耳鳴可以在眩暈發作前突然出現或者加重。間歇期耳鳴會消失,久病患者的耳鳴可以持續存在。耳鳴一般是單側的,出現在患側,只有少數患者可以出現雙側耳鳴。

4

耳悶脹感

紅葡萄酒比白葡萄酒更容易誘發偏頭痛,因為它的組胺高20 - 200倍。組胺能刺激血小板釋放血管活性的化合物。葡萄酒含有更多的類黃酮,它能抑制苯酚磺基轉移酶(phenolsulfotransferase),這個酶可以降解血小板內的5 -羥色胺等血管活性胺。偏頭痛患者的這種酶的水平要低得多。含有大量血管活性胺的食物(如乳酪、巧克力)也會惡化這一問題,誘發偏頭痛。

誘發梅尼埃病的常見因素

由於動脈阻塞和血液循環不良導致的大腦供血受損可以導致梅尼埃病發作。過敏、飲用酒精或咖啡因、氣壓變化、懷孕期間、視覺的刺激、刺激的體驗性高潮(stimuli experiencing orgasm)、壓力、暴露在噪音裡面、鹽攝入過多或者糖攝入過多,都可能會引發梅尼埃病的發作。肥胖和高血膽固醇也是導致梅尼埃病的風險因素,過敏、供應內耳血液的血管發生痙攣、女性經前期體液儲留,都與梅尼埃病的發作相關。吸毒、吸煙、創傷也可能誘發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的醫學治療

梅尼埃病真是一個不可預測的、發病和導致人體障只是偶爾發生的、但又是嚴重的、有時候會導致完全耳聾的、最重要的是可以重複的使人感到無比衰弱的一種眩暈。對梅尼埃病的治療,一般來說沒有特異性的治療,因為它就是一種特異性的病。病因不清楚的疾病,多半都是對症治療,而非針對根本原因的治療。醫生會開出各種藥物來對抗眩暈和噁心的癥狀。異丙嗪通常被用來治療噁心、嘔吐和眩暈癥狀。安定經常用於減輕焦慮和穩定前庭系統。對那些過敏體質的人,醫生會開抗組胺的處方葯,某些情況下,會直接開出類固醇激素。

1

藥物治療

(1)前庭神經抑製劑,多用於急性發作期,可以減弱前庭神經核的活動,控制眩暈。常用者有地西泮、苯海拉明、地芬尼多等。

(2)抗膽鹼能葯,如山莨菪鹼和東莨菪鹼等,可一定程度緩解噁心、嘔吐等癥狀。

(3)血管擴張葯,可以改變缺血細胞的代謝、選擇性的舒張缺血區域的血管,緩解局部的缺血。常用者有氟桂利嗪(西比靈)、倍他司汀、銀杏葉片等。

(4)利尿脫水葯,可改變內耳液體平衡,以期使內淋巴液量減少,控制眩暈。常用者有雙氫克尿噻、乙醯唑胺等。

(5)糖皮質激素,基於免疫反應學說,也可應用地塞米松、潑尼松激素,以穩定內耳細胞、減輕局部炎症。

2

中耳加壓治療

實驗研究表明,中耳壓力變化可影響內耳的壓力與流動。2001年瑞典Densert報告應用攜帶型中耳加壓器(Meniett裝置)治療梅尼埃病,可短期或長期控制患者眩暈癥狀。

3

化學性迷路切除術

指利用氨基糖甙類抗生素的耳毒性,破壞內耳前庭功能,達到治療眩暈的目的。所用藥物主要為鏈黴素及慶大黴素。可全身及鼓室內用藥。不管是全身還是局部用藥,能夠破壞內耳主管平衡的前庭,必然也會破壞內耳直接關係到聽覺、聽力的耳蝸,所以抗生素治療的主要併發症是聽力下降,甚至於發生藥物性耳聾。

(1)全身用藥根據Langman(1990)報告,全身靜脈滴注鏈黴素方式,可治療雙側梅尼埃病,緩解眩暈癥狀。

(2)鼓室內注葯利用圓窗膜的半滲透原理,鼓室注射的藥物可通過滲透作用進入內耳達到治療目的。目前慶大黴素鼓室內注射已成為常用方法,臨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4

手術治療

梅尼埃病經藥物療法失敗後可考慮外科手術治療。手術種類五花八門,例如內淋巴囊手術(內淋巴囊減壓術、內淋巴囊分流術)、星狀神經節封閉術;因眩暈而喪失工作、生活能力者,患兒聽力喪失者,可選擇迷路切除術、前庭神經切斷術等。

手術方式的選擇應該依據聽力、眩暈等癥狀的嚴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齡、職業、生活方式等決定。根據是否保存前庭功能及聽力的原則,手術可以分為保守性內淋巴囊手術、部分破壞性手術和破壞性手術。

梅尼埃病的營養

國外有些從事營養醫學的醫生推薦一些醫生推薦高蛋白、低精製碳水化合物(白米、白面)的飲食,因為他們發現有梅尼埃病的人,血糖水平和血胰島素水平一般都會高。血胰島素水平。高胰島素水平會影響血液循環。

為了減少體內的液體,有些醫生會勸你限制食鹽的攝入量。這意味著高鹽高鈉和梅尼埃病的發病率有關聯。

高鈣也和梅尼埃發病率呈正相關的關係,歐盟的醫生採用鈣通道阻滯劑氟桂利嗪(flunarizine)來治療梅尼埃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美國,flunarizine還沒有被列為梅尼埃病的治療用藥。

除了限制鹽、糖、酒、咖啡這些一般的飲食注意以外,我們還可以補充一些微營養素,這些在國際上稱為補充食品的東西,國內是沒有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探理 的精彩文章:

TAG:健康探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