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遼瀋戰役國民黨四大兵團司令,最終都是什麼結局?

遼瀋戰役國民黨四大兵團司令,最終都是什麼結局?

遼瀋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決定國共雙方命運的一場戰略性決戰。當時解放軍有兵力12個步兵縱隊、1個炮兵縱隊(特種兵)、1個鐵道縱隊、15個獨立師、3個騎兵師,共計70萬之眾;而國民黨方面部隊大體上是四大兵團,共有55萬人。可以說,遼瀋戰役是國民黨方面唯一一場人數上不佔優勢的決戰。此戰從1948年9月12日開始,同年11月2日結束,共歷時52天,以解放軍完勝而告終。這一戰後,國民黨方面總兵力下降到290萬人,而解放軍總兵力上升至300萬人,雙方的正負位置,已經顛倒過來了。今天給大家說說,遼瀋戰役中的國民黨四大兵團司令,最終都是什麼結局。

一是國民黨第9兵團。第9兵團的司令是廖耀湘,轄新編第1軍、新編第3軍、新編第6軍、第49軍、第71軍和第52軍以及騎兵司令部,共有20萬人馬。其中新1軍和新6軍都是國民黨五大王牌軍。廖耀湘兵團駐守在瀋陽及周邊地帶,作為國民黨的防禦中樞,準備隨時增援長春、錦州。遼瀋戰役爆發後,廖耀湘兵團奉命西進,以解錦州之圍。當時解放軍採取誘敵深入打大殲滅戰的方針,在遼西地區將廖耀湘兵團包圍。此後,廖耀湘兵團向黑山、大虎山發起猛攻想要突圍,但最終被解放軍全部殲滅。廖耀湘本人則被解放軍俘虜,關押在戰犯管理所進行改造,後來作為第二批特赦戰犯被釋放。文革期間,廖耀湘受到衝擊,於1968年逝於北京,時年62歲。

二是國民黨第8兵團。第8兵團的司令是周福成,轄第53軍和第6軍,共有10萬人馬。遼瀋戰役期間,周福成兵團作為瀋陽城的防守部隊,在整個戰役期間只是一個醬油角色,一直在瀋陽沒有任何軍事動作。國民黨部隊在錦州、長春以及遼西地區被殲滅後,駐防瀋陽的周福成兵團已經成了瓮中之鱉。面對解放軍的圍困,周福成的部下勸說他投誠起義,但周福成感念衛立煌的知遇之恩,不願投誠起義。後來周福成在逃跑途中被解放軍俘虜,1953年,周福成獲釋,同年去世,時年55歲。

三是國民黨第1兵團。第1兵團的司令是鄭洞國,轄新編第7軍和第60軍,共有10萬人馬。第1兵團駐守長春孤城,以牽制東北野戰軍主力。遼瀋戰役第一階段錦州會戰期間,困守長春的鄭洞國曾集中兩個師兵力作試探性突圍,但遭到解放軍圍城部隊的頑強阻擊,被迫縮回城內。蔣介石曾幾次嚴令鄭洞國率部向瀋陽突圍,但均造解放軍的圍堵以失敗告終。後來在解放軍的政治攻勢下,鄭洞國手下的部隊投誠起義,鄭洞國本人則負隅頑抗,準備以死效忠蔣介石,但被部下挾持也宣布投誠起義。新中國成立後,鄭洞國因為投誠起義,並沒有進戰犯改造所,先後擔任水利部參事、國防委員會委員等職,並長期致力於祖國建設與統一事業。1991年,鄭洞國病逝於北京,時年88歲。

四是國民黨第6兵團。第6兵團的司令是盧浚泉,轄第93軍和第184師,共有15萬人馬。第6兵團駐守在義縣至秦皇島一線,重點防守錦州地區,以確保與關內的聯繫。遼瀋戰役爆發後,錦州地區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東北野戰軍首先就對錦州發起了強攻,並迅速將第6兵團包圍在了錦州城內。後來,在強烈阻擊國民黨援軍的基礎上,解放軍攻陷錦州城,第6兵團被圍殲。兵團司令盧浚泉被解放軍俘虜,隨後被關押在戰犯改造所進行改造。1959年盧浚泉作為第一批特赦戰犯被釋放,擔任雲南政協秘書處專員。1979年,盧浚泉在雲南昆明病逝,時年80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十史 的精彩文章:

國軍在遼瀋戰役中慘敗,原因出在這個人身上,卻不是蔣介石!

TAG:二十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