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說儒生滅了宋?文臣亡了明?八股文毀了滿清?

為什麼說儒生滅了宋?文臣亡了明?八股文毀了滿清?

在歷史上,有三個朝代的滅亡都和當時的文臣有關,一個是宋、一個是明,另一個則是清。那為什麼會有儒生滅宋,文臣亡明之說呢?這主要在於宋太祖趙匡胤確立的一項制度。

宋朝建國後,趙匡胤一直擔心武將會反叛,因為他自己就是黃袍加身而來的皇位。所以在杯酒釋兵權後,他還是不放心武將,所以他想出一個招,那就是有文官來統領軍隊,武將的角色就只有是衝鋒陷陣。這樣既可以用文官來制約武將,又可以用武將來掌控文官,看似一舉兩得,實則讓軍隊的調度和指揮效率犧牲了不少。

朱熹

而宋開始,逐漸文官的地位開始高於武將,而此時正值儒學風氣盛行。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儒學代表人物,如程頤、程顥、朱熹、陸九淵。而當時儒學風起,迎合了當時的重文輕武的思想。而導致了宋朝習文風壓過了習武風氣,而且當時的主流思想是君子無國,也就是只有君主是仁義之主,民眾就會臣服,這樣的國家是不需要國界的。但是忽略了這是兩個民族的事實,遼國百姓不會聽從宋的仁義。

而結果就是,重文輕武的宋朝被蒙古打敗,最後崖山數十萬民眾殉國,其實也是儒學教化的影響。講究不做國家未亡人,忠義是可敬可佩的,但是儒生確實對宋的習武之風打擊太大,導致漢唐以來的習武風衰敗。而這業績大的影響了後世,直到清朝滅亡前,重文輕武還是主流。

大宋

而明朝滅亡,則是文臣沒氣節。宋朝文臣忠義氣節還在,雖然也是爭名奪利。但是明朝的文官,可以拜魏忠賢為九千歲,並且還要讓魏忠賢和孔子齊名,這簡直是趨炎附勢的太沒底線了。雖然他們讀著聖賢書考取功名,但是聖賢書只是滿足他們權欲的一種工具。直到最後,崇禎皇帝求這些官員們為國捐款,他們都是一個個哭窮,只顧自己利益,沒有一點忠義可言。可以說明朝滅亡,武將無罪,文臣要付全責。

大明

而滿清毀於八股文則是因為他們把八股文用來禁錮思想,雖然八股文字明朝開始選為科舉考試科目,可明朝的科舉與清朝的相比大有不同。可以說滿清的科舉考的是記憶力,看誰可以一字不漏的背出來。而明朝的八股文則是帶有一定的開放性的,滿清只是把八股文用來奴役漢人,所以滿清學子沉迷八股,不思其他。這就導致了整個社會科學文化水平的急劇下滑,所以清朝科技其實不是在原地踏步,而是在倒退。從火器這一項便可以看出。所以八股文不僅毀了清朝,更毀了民族科技成就。更讓人民麻木奴性,悲哉悲哉!

滿清

回顧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可以說每當文人階級開始了墮落,我們民族便要遭受苦難。所以雖然小編只是一個小小的學者,但我內心還是堅守著自己的原則,那就是一定要客觀的講述每一件事物,不能摻雜個人利益得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司馬遷論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軍報復轟炸日本,被俘飛行員遺書只有兩行

TAG:小司馬遷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