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貴妃,其實他們沒那麼愛你

楊貴妃,其實他們沒那麼愛你

楊貴妃

從來沒有一個女人像她這樣

活著時是整個王朝男人的夢

死後她的名字成為美的代名詞

從來沒有一個女人像她這樣

美得讓所有女人不帶一絲妒忌的羨慕

當代的各色美女以扮演她為榮

或豐艷或窈窕或嫵媚或純真

世人按最高的審美標準來挑選她的扮演者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億萬華夏人心裡就有億萬個她

那個完美無缺、艷冠天下的她

從來沒有一個女人像她這樣

無數仰慕她傾國之姿的詩人

毫不吝嗇地用最華麗唯美的辭藻來讚美她

白居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清 康濤 《華清出浴圖》

從來沒有一個女人像她這樣

雖只聞其名未見其人

歷代畫師卻能尋著傳說中的隻言片語

用畫筆將她最美的瞬間定格

華清池的美人出浴

長生殿的海誓山盟

芙蓉如面柳如眉

從來沒有一個女人像她這樣

絕世的美貌引得天子不顧倫常強娶兒媳

滔天的恩寵招來好色逆臣安祿山的垂涎

一場因她而起的戰爭終結了大唐的繁華

最終紅顏禍水難逃香消玉損的悲劇命運

楊貴妃

直到她離世百年後

史書官才記起她的名字:楊玉環

原來我們念念不忘的不過是「貴妃」二字

天生麗質難自棄的美人

如果沒有被自己的公公愛上

那她會只是一個默默無聞地壽王妃

但國力鼎盛、令萬邦來賀的天子唐玄宗

在那日益膨脹的自信心慫恿下

不顧一切地將楊玉環收入後宮

「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

一個是精通音律樂意、能歌善舞地貴妃

一個是對朝堂政事心生倦怠貪圖歡愉的君王

一場千古傳唱的絕戀

唐玄宗對貴妃的恩寵無以復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為博美人一笑他絞盡腦汁在所不惜

連帶貴妃的姐妹兄弟們他也不吝恩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張大千 《貴妃扶醉圖》

你很難想像

堂堂的一國之君,驕傲的天子

竟能和妃子過起尋常夫妻的日子:

玄宗臨幸她人,貴妃知道後

就像被出軌的妻子一樣

憤怒地去找玄宗理論質問

一個得寵的妃子竟要求皇帝必須忠貞於她

看過太多宮斗劇的現代人也為她捏一把汗

不被打入冷宮就算皇帝聖恩浩蕩

果然,玄宗真被惹惱了,把她送回娘家去反省

可貴妃一走他就後悔了

天天鬧脾氣嚇得身邊最懂聖心的高力士

趕緊去把貴妃接回來

她非但沒有失寵,兩人感情反而更加甜蜜

▲宋元 錢選 《楊貴妃上馬圖》局部

一次是初犯姑且不追究

那第二次呢?

玄宗有一位十分敬重的兄長寧王立憲

當年寧王主動辭當太子

把皇位拱手讓給了玄宗李隆基

寧王去世後玄宗追封他為讓皇帝

可見對這位兄長的敬重之情

寧王生前擅長吹奏玉笛,收藏了不少精美樂器

有一天貴妃私下用一個紫玉笛吹奏

被玄宗當場發現是寧王留下的遺物

以忤逆不敬之罪又將貴妃遣送出宮

出宮後的楊貴妃每天以淚洗面

她想不通那個口口聲聲說愛自己的三郎

為什麼如此冷酷?!

她只是一個活在愛情里的女人

被愛人冷落拋棄時才突然發現

原來自己的一切都有賴於玄宗的寵愛

她不再以妻子的身份據理力爭

她剪下一綹頭髮送給玄宗認錯

兩人重歸於好

但她終於懂得

失去皇帝的恩寵,她什麼都不是

而沒有她的三郎,依然還是皇帝

不久,安祿山起兵造反攻打長安

玄宗帶著貴妃和楊氏兄弟姐妹倉皇出逃

叛軍勢如破竹令逃亡的軍隊膽怯又憤怒

長安城威風凜凜的禁軍一夜之間成了喪家之犬

全因楊氏一族恃寵而驕敗壞朝政

憤怒的禁軍亂刀砍殺了貴妃的族親

高喊亂朝當誅,逼迫玄宗賜死貴妃,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生死之際,君王不舍的眼淚令人動容

但貴妃卻依稀記得兩人在長生殿里的誓言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說好生生世世永不分離

到底還是玉環太天真

盛唐繁華里,她是錦上添花的吉祥物

王朝覆滅下,她是首當其衝的殉葬品

貴妃何罪?

美又何罪?

人間最大的悲劇,是把最美好的撕碎給人看

哪怕是皇帝,也不願承擔這起悲劇的責任

他從不承認自己殺死了貴妃

如同不敢承認自己的昏庸造成盛唐的一去不復返

他說自己只是令人帶走了她

一年後平復叛亂重回長安的帝王

還想再把貴妃找回來

就像以前把她攆出宮再接回來一樣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若是貴妃已死,為何她從不來夢中相見

招魂的道士在茫茫地府也尋不到她的芳蹤

那必然是貴妃沒有死

唐玄宗為自己的貪生怕死找到了最心安理得的借口

而後人也同情著為盛唐衰敗背鍋的貴妃

於是,她重生在各種迷思猜想中

白居易的《長恨歌》說: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一個空字成了貴妃之死最大的謎團

連《新唐書》都說「啟瘞,故香囊猶在。」

只見香囊,不見貴妃。

後來一個說法普遍被我們接受:

英明神武的玄宗皇帝怎麼會眼看深愛的女人被殺

他早就安排好了與貴妃身形相似的宮女做替死鬼

暗中令遣唐使帶貴妃去了與唐朝關係密切的瀛洲(現在的日本)

今天的日本山口縣被日本人稱為楊貴妃故里,

那裡還專門建有一座貴妃墳墓

著名的日本美女明星山口百惠甚至自稱是楊貴妃的後裔

這一切似乎都講得通了

誰都不願接受貴妃的死亡

誰都不想看到美貌的枯萎

可我們真的有這麼愛貴妃嗎?

後世爭相扮演她的美人

不過是為了炫耀自己艷壓群芳的美貌

為她寫下留世詞句的詩人

一聲聲讚美背後都是紅顏禍國的警示

用畫卷追憶貴妃音容相貌的畫家

只貪戀她膚若凝脂的美好

記不起馬嵬坡那晚的悲涼

就連為了得到她而舉兵造反的安祿山

也打出清君側的旗號讓謀反師出有名

他才是貴妃必須死的罪魁禍首

而那個許她一世繁花的玄宗

卑鄙地出賣了她換取苟且偷生

多少人像我一樣

曾異想天開穿越回大唐

去一睹貴妃的盛世美顏

卻偏偏從未想過要成為她

一個因美貌而獨享萬千寵愛的貴妃

美如煙花

綻放時越耀眼

沉寂時才越寂寞

貴妃的故事被太多人講過

每個人心裡都有不一樣的貴妃

比如白居易的《長恨歌》:

被玄宗辜負、被天下唾罵的貴妃應是恨的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但白居易錯了

作為愛情里的弱者

一個王朝的犧牲品

臨死前貴妃留下最後一句話:

「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

原來貴妃早已知道

其實皇帝沒那麼愛她

而世人也許愛的並不是她

但她看破不點破

她選擇相信,選擇感恩

選擇不恨

遙遠的大唐

因為有她才配得上盛世二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貴妃 的精彩文章:

混血范楊貴妃,古典妝狂圈粉

TAG:楊貴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