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多數人都在追求財色名位的道路上不斷「進取」,修行人該如何看待?

多數人都在追求財色名位的道路上不斷「進取」,修行人該如何看待?

多數人都在追求財色名位的道路上不斷「進取」,修行人該如何看待?

堪布答

行寸進尺,得隴望蜀,世上不知足者大有人在,有的為了得到某種榮譽、利益而不擇手段,往往醜態百出。給金銀之時還恨沒得到珠玉,封其為侯時怨恨未得王公之名。這種人雖說是權門豪族,卻比不上貧民乞丐,因不知滿足,所以他們永遠不會快樂,反而使自己一步步走向罪惡毀滅的深淵。

作為修行者,應謹記佛陀的教言「所求皆苦」,人一旦生起貪念,就等於讓自己跳入火坑,或使自己沉入苦海。世間的愚人常是如此,雖得到了一點利養,但心存奢望,仍苦於不能獲得更多的利養,於是他們便縱情五欲,與世間繁瑣之事糾纏不休,然而所欲尚未滿足,死神便如迅雷一般突然降臨,以致萬事成空。故無著賢論師說:「逢遇悅意對境時,視如夏季之彩虹,雖顯美妙然無實,斷除貪執佛子行。」《中觀四百論》亦云:「境由善可愛,彼境亦為惡,舍彼成吉祥,修彼復何為?」故發心脫離生死苦海的修行者,當知一切悅意之境,如美貌男女、精美飲食、動聽音樂、華麗衣衫飾物等皆是無常的本性和罪苦的根源,遲早會老舊毀滅。因此,我等又何必去追求幻景而造罪,白白耗費大好時光,耽誤修行呢?但見知足的苦行者,常覺野菜湯的味道勝於珍美的食物,粗布衣服賽過狐貉皮所做之衣,他們所持一種優雅脫俗的風度實比王孫更富有。

貪慾過度之人好比水中之魚,當漁夫垂釣,於尖銳的魚鉤上掛置香餌時,魚兒們便會奮不顧身地爭奪,然而在吞食鉤餌的同時,自己被漁夫釣上岸來,立即遭到殺害。由此比喻,望具貪者細細思維,引以為鑒,勵力對治,早求出離。

來源:《格言寶藏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蓮花寶寶 的精彩文章:

07079.《顏氏家訓》:文字才是根本

TAG:蓮花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