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皇陵一座都沒被盜掘,而清皇陵卻屢盜不止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歷史中,皇帝生前作為最高統治者,死後也埋下了許多的奇珍異寶,明、清兩朝作為封建王朝的最後兩個朝代,陵墓位置明顯而且幾乎葬在一起,自然引起盜墓賊的垂涎,然而為什麼明朝皇陵沒有被盜掘,而清王朝的陵墓卻遭到很大的破壞,幾乎全被盜掘。
想要弄清這個原因,首先從滿清入關開始說起。當時大順軍攻入北京城,李自成逼死崇禎皇帝隨後又霸佔陳圓圓,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沖發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清兵打著為崇禎皇帝報仇的口號四處追殺大順軍,為了安撫明朝遺民,特地頒布政策保護明朝皇陵,以示自己寬宏仁道。
由於清朝官方沒有破壞明朝皇陵,因此在民間更沒人敢破壞了。而且由於清朝早期的殘酷統治,也引起許多明朝遺民的反抗,如天地會等組織,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經常暗中與清廷做對,對明朝皇陵也是處於一種敬畏的心態,如果民間誰敢盜皇陵,天地會第一個就會把他宰了。
後來到了民國時期,由於清朝的腐敗無能,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王朝,許多人可以說是恨透了清朝,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退位,革命軍更是打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可見當時清王朝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了。而明朝作為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因此也受到了格外的尊重,因此在民國,明朝與清朝形成一種天上與地下的區別。
隨後由於民國戰亂不休,各個軍閥混戰,由於打仗需要武器、彈藥,各個軍閥都沒有軍餉購買。因此當時駐守在北京城的軍閥孫殿英便打起了盜掘清陵的注意,因為當時軍閥混戰,無人管轄清陵,而且清朝當時是唾棄的對象,孫殿英便以軍事演習來掩護盜挖清陵的醜陋事件,從而導致了清陵被肆意破壞。
因此,由於明朝是漢人王朝,而清朝是滿族王朝,在民國時期,許多人對清朝都是懷有敵意的,因此許多盜賊便敢盜取清朝陵墓,明朝的王陵卻不敢盜取。


TAG:趣味歷史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