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遠孤獨,太近傷害

太遠孤獨,太近傷害

01

有人發了一條朋友圈,雖然用詞模糊而文藝,但成年人一讀便知:

他(她)被人像鼻涕一樣甩了/被老闆像豬一樣罵了/被房東像狗一樣趕出來了/被便利店夥計像蒼蠅一樣拍出來了(賒賬太多)

……

太多了。可能比上面列舉的還要慘烈一百倍。

你覺得該上去問問怎麼回事,順便安慰他,也順便在他的不幸里總結經驗為己所用。

你想了半天,不知如何措辭,正想再回頭看看那條朋友圈,找找話題的切入點,才發現那條朋友圈已經不在了,被刪除了。

你長出一口氣,很好,你不用糾結了。什麼都沒發生,不是嗎?

發了一條朋友圈,又刪除了,這樣的事,誰沒幹過?

02

我就干過這樣的事。

編輯了一大段微信,想了想又一個個字刪掉;寫好了一封郵件,在點擊發送時又取消;撥通了一個號碼,響了0.01秒,又快速按掉。

非關矯情,是覺得不合適。

遙想年少時,小小的情緒也會昭告天下,現在成年了,大大的悲傷都能化繁為簡。

現在,不合時宜的事,不會做了,不適合傾訴的人,不想去談心。

也懂得了,與人相處和交往,近則不遜,遠則怨。

也即所謂的「邊界感」:我們需要承認和尊重彼此的獨立性,我承擔我的責任,你承擔你的責任,絕不輕易越界。就像兩隻雞蛋,都帶著自己的殼。你想跟別的雞蛋親近,也只能期望成為「一個籃子里的雞蛋」,而不能期望成為「同一枚雞蛋」,因為如果挨得太近,就可能雞飛蛋打。

03

人逐漸長大,是一個把哭聲調成震動的過程,也是一個認識到「邊界感」的過程。

曾經有朋友很善良,散步途中發現一隻流浪貓,覺得貓很可憐,就帶回家好好餵養,過了幾天,還是散步,又遇到一隻野貓,覺得那野貓也很可憐,只好也帶回家收留。第三隻,第四隻……從此附近的野貓都被她遇到了,她家成了貓窩,她的生活都被貓佔住了。她一邊養貓,一邊怨氣衝天,覺得自己的生活被這些貓給毀了,可真要扔下它們,她又於心不忍,就這樣她成了貓奴。

其實,無論出於什麼樣的善心,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間都應該有邊界。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要警惕我們的好心突破了邊界,最終損害了彼此的關係。

其實朋友之間也是這樣。

從噓寒問暖,到音訊稀疏,從無話不談,到漸行漸遠,中間穿插著「你責怪我不理解你的痛苦,我責怪你不感恩我的付出」這樣的戲碼。

其實,不是不理解,不是不感恩,僅僅因為,我害怕我所有的造訪,都是唐突。

04

人都害怕孤單,但人生來孤獨。

這世間那麼多黑暗和陰冷,我一個人的體溫,不足以抵禦,我想靠你近一點。

你伸手擁抱我,給我一個側懷。我蜻蜓點水般,靠近,接觸,又離開。

即便那溫暖是稍縱即逝,是隔靴搔癢,是杯水車薪,是於事無補。但我,還是得離開。

只因為我知道,不能形成依賴。倘若對那一點點溫存上癮,彼此勢必纏繞交融、親密無間----而越接近,越是原形畢露,越是輕慢虛浮,也越是讓傷害有機可乘。

太遠,我們都孤獨,太近,我們受傷害。

05

既然太遠孤獨,太近傷害,那有沒有折中的辦法?

我的回答是:別太虛弱。不依附任何人,不空虛片刻,不彷徨明天。

無論是秋賞落葉,冬看雪;還是春風得意,山重水複;亦或者是萬人敬仰,無人問津,我們都務必,不驚不喜,不驕不矜,精神和靈魂,自然也就不會起落無度、迴環不定。

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少了「感時濺淚,恨別驚心」,不再「為賦新詞強說愁」,才能「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

無所動,才會無所求。不求,自然也就不會想要去依賴和依靠。

靈魂的平和與豐盛,是強大的內在照耀的,不是外界饋贈的;精神的飽滿和充實,是自己創造的,不是他人給予的。

願你我,都能做自己的小小太陽,無需披著刀槍劍戟,去借他人的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曉白寫字的地方 的精彩文章:

TAG:江曉白寫字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