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才是我們這代中國打開馬漢《海權論》的正確姿勢!

這才是我們這代中國打開馬漢《海權論》的正確姿勢!

談談一百年前的美國崛起。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叫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最近幾年,他在中國也很出名,因為他寫了著名的《海權論》。

現在國內介紹《海權論》的書或者文章,基本上都是強調:馬漢主張擴張,比如像荷蘭、英國的世界霸權,基本上都是因為海軍強大的結果,所以馬漢主張美國也要大量建設海軍。聽起來,馬漢就是一個磨刀霍霍、喊打喊殺的軍國主義者。

實際上,這是對馬漢《海權論》的一個非常深的誤解。我們必須要回到100年前,就是19世紀末的美國歷史情境中,才能理解馬漢到底在說什麼。

1890年的時候,雖然美國經濟實力躍居世界第一,但是向西發展的新邊疆沒有了。當時美國精英的共識是,既然邊疆沒有了,那就再去找新邊疆,說白了就是要在全球擴張。但是,擴張也存在著一個方式的問題,如果僅僅是擴張領土,那就會存在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美國的政治制度是聯邦制。原來在北美大陸上,擴張一片地方就建立一個州,這個州加入美利堅聯邦,遵守美國憲法,同時也向美國國會派代表。但是如果美國也像其他老牌帝國主義那樣,全世界去征服殖民地,那這個方法就玩不轉了。新佔領的地方,文化、人種都跟美國不一樣,你是讓他加入聯邦還是不讓呢?聯邦制和民主政體很可能承載不了更多的領土和人口。

第二,美國崛起的比較晚,世界上有人口的地方基本上已經被列強瓜分得差不多了,像西班牙這樣的軟柿子畢竟不多,可以通過發動戰爭接管他的殖民地。美國現在如果也想要地盤,難道去佔領南極洲嗎?

既然有了這些擔心,那美國的擴張應該怎麼搞呢?這個時候,就出現了馬漢,和他的《海權論》。

《海權論》既然是一本軍事著作,那自然要大量談海洋戰爭,後來的人主要關注的也是這個方面。但是你想,任何著作都是有背景的,《海權論》的背景不是海戰怎麼打,而是對美國如何擺脫當時危機的思考。

馬漢知道,1893年美國經濟危機的爆發,是因為第二次工業革命。他明確說,「國內消費的增長,跟不上機器帶來的生產的增長」,也就是產能過剩。產能過剩怎麼辦?國內賣不動,就賣到海外去,怎麼賣?用海運把貨物賣出去,那怎麼保護大規模的海外貿易?發展海軍啊,這就是馬漢「海權論」的基本邏輯。把國內龐大的產能釋放到全世界是根本出發點,發展海軍和佔領殖民地都是手段。

這些理論,我們今天聽起來,覺得平平無奇。但是你想想,那可是19世紀末的美國,他們通過獨立戰爭,好不容易把英國人趕走了,自己在美洲當起了老大。所以,當時美國人的主流情緒是,歐洲的事我們不想管;美洲的事,就是我美國的事,你們歐洲人最好也別來摻和,為什麼?

因為有大西洋啊,它阻隔了我們。我們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我們是新世界,你們是舊世界,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多好?

但是這個時候馬漢站出來說,現在不行了,海洋不再是美國的安全屏障,海洋是美國走出去的路。你看,這是一個很大的心態逆轉。

馬漢提醒說,咱們不是打算在中美洲開鑿巴拿馬運河嗎?它一旦開通,其他歐洲大國和亞洲的貿易也可能從這裡走,我們美國要想像以前那樣超然於國際糾紛,就沒那麼容易了。

過去很多書都把馬漢寫成是一個狂熱的擴張主義者,但是他主張的擴張,和以前國家的領土擴張是不一樣的。在他看來,美國所需要的擴張主要是貿易擴張,是對主要市場和廣闊海洋的自由進入,而不是增加直接控制的領土。你看直到現在,美國跟中國在南海問題上鬧彆扭,口口聲聲說的也是什麼「自由航行權」,這個思路就是從馬漢那裡來的。

按照這種思路,美國會變成一個帝國,但並不是歷史上那種典型帝國。像羅馬帝國、中華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和俄羅斯帝國那樣,單純靠領土擴張形成的帝國,也不是英法等等歐洲國家那種建立在直接控制基礎上的殖民帝國,而是一種新型的帝國。

它的基礎,是強大的生產能力和貿易能力。它要求商品和影響力能夠自由進入世界各地,同時儘可能減少對海外領土的直接控制,以便節約政治和財政成本。

馬漢的《海權論》是為美國找出路的著作,但是這本書的影響力卻超出了美國。

英國人看到這本書很興奮,說這是為我們大英帝國的歷史做了總結。但是德國和日本也很興奮,這就是一個悲劇了。

當時瘋狂好戰的德皇皇帝威廉二世,一看到馬漢的書就迷得不得了,馬上下令德國所有的軍艦都要配發這本書,拚命發展德國海軍力量。在日本的情形也相差不多,當時日本艦艇上每一位艦長都配發一本《海權論》,作為必需的裝備之一。日本軍方甚至還打算重金聘請馬漢擔任海軍顧問,被馬漢婉言拒絕了。

為什麼說這是一個悲劇?

當時的德國和日本,和美國的情況根本不同:並不是一個產能過剩、急需輸出的國家,也不是要通過海軍來擴張全球貿易。它們只是覺得,你看有人說了,想要稱霸,海軍就得強。有了海軍,就可以跑馬佔地,把國家搞得大大的。

這種理解,和馬漢的意思天差地別,完全是誤讀了。當然,德國和日本後來的悲劇,我們也看到了。

還是回來說我們的中國。

很多人說,中國現在是一個強國了,海軍實力也在迅速增長,之所以要讀《海權論》,就是要保護我們的海洋利益。釣魚島是我們的,南海也是我們的。

這當然沒有錯,但是思維如果還停留在這個層面,那就沒有真正讀懂馬漢。

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想問題,中國和一百年前的美國很像,也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而且我們是全球自由貿易的最大受益者,中國已經替代了美國,成為全球自由貿易的堅定主張者和旗手。

所以發展海軍,是為了讓中國通過更積極更有擴張性的全球貿易,變成一個新型強國,這才是我們這代中國打開馬漢《海權論》的正確姿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私密筆記 的精彩文章:

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哪個更重要呢?

TAG:商業私密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