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服用止痛藥

如何服用止痛藥

臨診札記十九

如何服用止痛藥

俗話說:「病痛病痛,有病就有痛」。來骨傷科診治的病人上常常是以疼痛為主要癥狀。因而止痛藥也是骨傷科的常用藥,很多患者甚至醫生受一些科普文章、電視的影響,視止痛藥為洪水猛獸,諱疾忌醫,不敢服用止痛藥。那麼止痛藥能不能用?該怎麼正確的使用?這是我們骨傷科病人很想知道的問題。

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疼痛。但什麼是疼痛呢?疼痛是一種不良的感覺也是一種情緒上的不良感受。又是人體與生俱來的自我保護反應。疼痛讓我們遠離危險,疼痛提示我們機體疾病發生和它的存在。是人體受到不良的化學與物理的刺激的結果。在急性疼痛時,疼痛是一種癥狀,在慢性疼痛時,疼痛本身就成為一種疾病。疼痛是非常複雜的生理過程與心理的感受,同時,疼痛本身也是病情發展的因素之一。為了避痛,人體自然而然會採用較為舒適的體位,因而引起一側的肌肉持續收縮以致痙攣,而人體的肌肉平衡協調被打亂,疼痛的範圍進而擴大,關節功能障礙。疼痛使局部組織的神經系統處於高度敏感,使原來不足為道的刺激也成為機體不能承受的傷害。從而引起惡性循環。疼痛使人神經系統處於興奮狀態,內分泌異常,血壓升高,心慌,心悸,噁心,嘔吐。疼痛對人的心理影響也不能忽視。如煩躁,焦慮,憂鬱,情緒低落,注意力分散,恐懼。有成語叫「痛不欲生」。

疼痛有不同的性質,如脹痛,酸痛,尖銳痛,燒灼痛,刺痛,陣發性疼痛,持續性疼痛等等,還分慢性疼痛與急性發作性疼痛。

疼痛可說是人疾病時的最大痛苦,解除患者的痛苦是醫生的治病的重要內容。止痛藥是治療疼痛的重要的手段。當然免不了要使用的。怎樣正確運用止痛藥就成為十分重要的問題。使用不當不僅不能止痛,甚至耽誤病情,造成嚴重後果。

一怎麼服用止痛藥

一種情況是有痛就用,未見有效,就加大劑量,一種不行再加一種。這樣服藥的危害很大。首先藥物起效需要時間,過多服用並不能縮短起效時間。再說市面上的止痛藥雖然很多,名字繁雜,但大部分都是非甾體類止痛藥,其作用機理都是一樣的。就像裝滿水的水桶一樣,加再多水也只會滿溢泛濫出去,超出劑量而不會再增加療效而只會增加副作用。而止痛藥超出安全劑量對人體重要臟器會帶來嚴重的危害。

同時要注意的是,止痛藥成分未明,或已經淘汰的止痛藥常有嚴重的毒副作用,切不可聽信流傳,以身犯險。

再說病因未明時,盲目用藥,就相當於剝奪了人體的防禦盾牌,切斷了醫生診察病因的信號線。會耽誤病情,掩蓋疾病的真實狀況,甚至產生嚴重後果。

另外一種是認為止痛藥副作用很大,認為疼痛不是病,能忍就忍,盡量不吃。即使萬不得以也淺嘗即止,不疼也就不吃了,這樣吃吃停停,疼痛更是不容易被控制,首先藥物起效需要時間,如果疼痛持續很久,才想起來吃藥,為時已晚。藥物在體內有「有效濃度」,如果不按時服藥,血葯濃度就會有很大的波動。醫生是根據血葯濃度來判斷藥物服用的相隔時間。無法按時服用藥物,對藥物的吸收以及減輕藥物對身體的副作用都是不利的,而服藥的總量不僅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而且,服藥後療效達不到醫生的預期也會影響醫生對病情的判斷。因此,定時、定量、遵醫囑服止痛藥至關重要。

二 什麼時候用止痛藥

確認病因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疼痛是疾病的重要癥狀,是人體給予的疾病信號,止痛並不是目的,治癒才是根本,引起疼痛的病因錯綜複雜,不是非專科醫務人員能輕易明確。因此應當向醫生詳細的描述疼痛特點,通過疼痛部位、疼痛規律(飯前飯後、靜止運動、白天晚上等)、疼痛性質(鈍痛、刺痛等)直觀的反映疼痛特點和進展,讓醫生儘早判定病因。對因治療才能從根本上治好疼痛。

對於骨傷科來說,外傷與勞累常是人們容易感知的疼痛原因。如果已經知道疼痛的原因,及早用藥對控制病情的發展十分重要。切勿忍無可忍時才勉強用藥。不僅無謂增加自身痛苦,同時耽誤病情。無法有效控制疼痛,使急性疼痛變成慢性疼痛,增加了治療難度。慢性疼痛患者還會產生抑鬱、焦慮,更對身體與精神造成傷害。一般運用止痛藥在疼痛緩解時最好能再服用1-2天,以穩定病情,鞏固療效。

止痛藥與任何藥物一樣有一定的副作用,如何選用合適的止痛藥,既能止痛,又盡量減少副作用。最好是在醫生指導下科學使用止痛藥。

三 怎樣才能更好發揮止痛藥的作用

運用止痛藥是不僅僅是為了止痛,更為了治病。在明確診斷之後,更需要針對病因的治療。所以對因治療才能更大限度發揮止痛藥的功效,減少止痛藥的服用。

如是炎症,就要消炎;如腫脹 ,就要消腫;如是跌仆打鬥,就需祛瘀活血;如骨斷筋裂,就要接骨續筋;如此等等,不一而定,視病情,病症不同,不僅各人不同,就是同一病人也視病情變化,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四 中藥不僅能止痛,還能治本

談到對因治療,不能不提到中藥。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上火時頭疼,吃左金丸就好了,雖不是止痛藥也有止痛的作用。疼痛不但是讓人心煩,更討厭是慢性的反覆疼痛,對此中醫治療有其優勢,中醫認為:「不通則痛」,血脈,經絡,筋骨的瘀阻是疼痛發生的根本原因。因而針對不通運用多種治療手段,如針灸,針刀,中藥,葯餅,膏藥,外熨,外洗,正骨,推拿,常能起到止痛治病的作用。

止痛藥確實存在副作用,不同的種類副作用也不一樣。非甾體類止痛藥對胃腸道的副作用會多一些,可與金奧康之類的護胃藥同時服用。極個別的患者有肝功能損害和血壓升高在服用時需要加以注意和監測一有異常立即停用。當您在就診時,應該如實向醫生告知以往的用藥反和其它疾病情況,以便醫生正確選擇合適的止痛藥物。

在服用止痛藥時,避免用茶水、咖啡、飲料等送服,以免影響藥效,或加大藥物的副作用,以溫開水吞服為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尚平骨傷科診所 的精彩文章:

TAG:劉尚平骨傷科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