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重臣曾國藩為何多次拒絕黃袍加身?

晚清重臣曾國藩為何多次拒絕黃袍加身?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具影響得人物之一。他從湖南一個偏僻得小山村以一介書生進京趕考,二十八歲便靠中了進士,從此以後,他一步一個台階地走上仕途之路,並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先後任翰林院庶吉士,累遷侍讀、侍講學士、文淵閣直閣事、內閣學士、稽察中書科事務、禮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職,直到一品官位。

晚清重臣曾國藩為何多次拒絕黃袍加身?

曾國藩畫像

擁兵30萬

同治三年六月,曾國藩的湘軍攻克南京。當時,曾國藩擁兵30萬,佔據中國半壁河山,曾國藩已成為滿清入關以來漢族官僚中持權最大的官員,超越了清初的吳三桂,足以功高震主。曾國荃、彭玉麟、趙烈文、李次清等曾國藩的部屬幕僚人,他們約集30餘名高級將領深夜求見,欲將黃袍加身與曾國藩。

曾國藩面臨一生的最重大的抉擇,面對這些眼睛冒火熱切的屬僚,曾國藩十分冷靜地給眾人寫下了一副對聯,「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坦露心跡,放棄了在他手上創造歷史書寫曾氏王朝的機會。看這段歷史,不禁要問,這位手握重兵的曾大帥如果順應了「民意」,振臂一聲高呼,就有機會黃袍加身,一步登天成為一帝,難道曾國藩真的沒有產生這樣的想法嗎?

多次被勸稱帝

就這件事,歷史上有這樣的說法:曾國荃對他說,「你是兩江總督,加上閩浙總督左宗棠,四川總督駱秉章,江蘇總督李鴻章三個現任總督,還有五個現任巡撫全是湘軍嫡系。大哥手裡握著20萬湘軍精兵,再遣李秀成收納10萬太平軍降兵,這樣30萬精銳之師,即可攻破京師,恢復漢家江山,大哥將成為一代帝王。」

晚清重臣曾國藩為何多次拒絕黃袍加身?

曾國藩雕塑

曾國藩回答道:「共患難時大家可以是朋友;同富貴時往往成了仇敵。就說那個左宗棠,他做師爺時便不甘居人之下;如今同我平起平坐,他肯對我俯首稱臣?再說李鴻章,我若平穩安泰他就是我的學生;我若不順,李鴻章必然反戈一擊。還有那個李秀成,他投降了,就是一隻喪家犬,誰還聽他的?再說,朝廷防我之心令人枕席難安。」

這一番話叫曾國荃無話可說。再說當時湘軍兵力在江南數省雖佔優勢,但清廷的官文據長江上游;富明阿、馮子才分守揚州、鎮江;增格林沁屯兵粵皖,這表明清政府對湘軍早有防備。湘系勢力中許多人都曾勸曾國藩自立為帝。曾國藩壽誕,湖北巡撫胡林翼來賀,交談間書寫一紙條,赫然有:「東南半壁無主,我公其有意乎?」曾國藩見之,惶恐無言,將紙條悄悄地撕個粉碎。浙江巡撫左宗棠曾贈一對聯:「鼎之輕重,似可問焉!」曾閱後,將「似」字改為「未」字,退回。

晚清重臣曾國藩為何多次拒絕黃袍加身?

曾國藩畫像

安微巡撫彭玉麟送密信稱「東南半壁無主,老師豈有意乎?」太平天國覆亡後,曾國荃、彭玉麟、左宗棠、鮑超等四人密謀擁戴曾國藩自立。一天夜晚,湘軍的高級將領約有三十餘人齊集大廳,企圖重演一場「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歷史劇。曾國藩未等眾人開口,書寫出一副對聯「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無意自立的想法。

不僅湘系勢力曾有勸進的舉動,甚至太平天國陣營也有人勸曾國藩自立。曾國藩勸石達開降清時,石曾說他是舉足輕重的韓信,何不率眾獨立?忠王李秀成被俘後,也曾表示:願以長江兩岸數十萬餘部,擁戴曾國藩為帝。曾國藩所處的年代,是清王朝由乾隆盛世走向沒落、衰敗的轉折時期,此時內憂外患接踵而來,交相煎迫。曾國藩曾因母喪返鄉,卻恰逢太平天國橫掃湖湘大地,清王朝統治岌岌可危,曾國藩趁勢在家鄉組建了一支湘軍,為平定太平天國運動立下了汗馬功勞,被清王朝封為一等勇毅侯,成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後歷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官至一品,死後被謚「文正」。

晚清重臣曾國藩為何多次拒絕黃袍加身?

曾國藩雕塑

曾國藩一生功過,讓人爭論不休。他曾被人推許為孔子、朱子以後,再度復興儒學的先哲;建樹功業、轉移運世的偉大賢者,清朝咸、同中興第一名臣。但也有人罵他是民賊、元兇、漢奸、民族罪人、擅權濫殺的「曾剃頭」、好名失德的「偽君子」,可謂毀譽參半。早在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起義軍時,就有人責其殺人過多,送其綽號「曾剃頭」。

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罵他是賣國賊,以致曾國藩也覺得「內咎神明、外咎清議」,甚至有四面楚歌之慮。辛亥革命後,一些革命黨人說他「開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遺臭萬年的漢奸,建國後的史學界斥其為封建地主階級的衛道士、地主買辦階級的精神偶像、漢奸、賣國賊、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等等,把他罵得狗血噴頭,一無是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點意思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有點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