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冬季大便稀軟、濕氣重!這3件事你每天都要做,求你了!
最新
01-19
冬季之後,大部分地區已經步入了冷空氣的節奏,有的地區甚至下完了雨,出現了下雪的天氣,如果生活中不注意養生,濕邪就會找上門。
以下內容來自張銀霞醫生:
濕氣入侵是不分季節的,沒有濕氣的人不論何時不論何地他們的精神面貌老都是那麼神采奕奕,總是換髮活力。
有濕的人老是沒有精神,困得不行,而沒濕氣的人老是那麼精神。有濕氣的人皮膚老是那麼得油膩,長痘,而沒濕的人皮膚老是那麼的光滑水潤。
有濕氣的人腿腳總會感覺發酸渾身疲倦,而人體內部健康的人總是健步如飛,孜孜不倦;有濕的人蹲個廁所沒有大半個鐘都很難出來,沒濕氣的人總是進出痛痛快快。
冬季濕氣難忍,關節疼痛,怎樣去調理?
紅豆薏米祛濕出自《本草綱目》,後世根據現代人的體質進行了簡單調整,調為沁元 茶,祛濕排毒更強一些。將赤小豆、薏米、茯苓、山藥、糯米洗凈烘熟,每天食用。有祛濕的功效,非常適合濕氣重的人和濕胖的人。
除了食療方法,平時有什麼注意?
1.避開濕氣的環境。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
2.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
3.做菜的時候,不宜吃生菜、沙拉、西瓜等,最好加入蔥、姜,蒜,降低寒性。


※濕氣的「死對頭」,常吃這幾鹼性食物,去除體內濕氣比拔罐還管用
TAG: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