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設計的尋夢之旅
在這個「轉型期」的10年中,
設計除了好看、實用之外,
更包含著設計師的思想、追求與願望,
產品被賦予了情感因素。
伴隨著不斷湧現的新理念,
環境問題接踵而來,如何將設計與自然結合,
成為了設計師們需要探索和思考的重點。
如果說上世紀80年代後現代設計因為大膽和創意吸引了一大批忠實的擁躉,不如說那更像是一場惡作劇。那麼進入90年代後,越來越多的人發現,義大利的設計要麼過於簡約,要麼過於浮誇,正在不知不覺中走向兩個極端,甚至出現了一些徒有外觀卻並不實用的產品,這種態度引發了媒體的不斷抗議,稱這些設計是「高質量的矯揉造作」以及「對高雅品位喜怒無常的冒犯」。
看來,新的時代需要新的風格。
1994-2003大事記:
1998年
INTERNI組織了城市光塔活動,7個多媒體信號塔播放會外展相關訪談,在米蘭各地實時轉播。
1998年
米蘭設計周創辦衛星沙龍展,亦稱「新銳設計展」,為年輕和新晉設計師們展示其最具創意和前衛的作品提供了一個舞台。
2000年
米蘭理工大學創辦設計學院。
2000年
INTERNI在米蘭三年展期間組織了名為「Essere ben Essere」的展覽,建造了26個以幸福為主題的室內空間。
2001年
恐怖組織襲擊了紐約世貿中心。
2001年
電視節目Lezioni di設計獲得了金圓規獎。
2002年
米蘭設計周會外展的一周里,INTERNI舉辦了屬於自己的活動,在米蘭歷史中心的不同廣場安放裝置。
2003年
盧卡(Luca)和馬太爾·迪·蒙特澤莫羅(Matteo di Montezemolo)成立Charme投資基金公司,它的主要投資項目是Poltrona Frau集團,這個公司收購了諸如Poltrona Frau、Cappellini和Cassina等義大利著名的傢具品牌。
位於比利時的室內設計。設計 / Gaetano Pesce,攝影 / Alberto Ferrero(來自INTERNI雜誌第443期,1994年)
在這10年中,義大利設計師們遵循著一直以來把現代設計作為一種藝術和文化來操作的理念,去傾聽人們心中的願望,為沒有時間做夢的世界提供夢想,並且通過設計更好地表達出來。這一時期,設計師們對於優美的造型和簡約明快的線條絲毫不感興趣,一件設計作品除了體現出它自身的功能性和審美要求之外,更多的還要被賦予情感和獨特而深刻的含義,甚至讓它們發揮出自己的能量,能夠觸碰到人們的內心世界、勾起回憶、給人驚喜。
位於盧塞恩的室內設計, 設計 / Jean Nouvel, 扶手椅由Poltrona Frau 出品。 攝影 / Christoph Kicherer (來自INTERNI雜誌第508期,2001年)
新銳設計師馬西姆·約薩·吉尼(Massimo losa Chini)將自己設計的扶手椅命名為「媽媽」(Mama), 如此飽含深情的名字恰到好處地傳遞出產品帶給人的溫暖感、舒適感與歸屬感;1992年,埃托·索托薩斯(Ettore Sottsass)設計出一款名為「月圓之夜」 (Night with a Full Moon)的床,在造型簡約的床頭上擱置了幾個星星和圓月的幾何體,簡單的小改變讓床不再僅僅是睡覺的載體,更為人們提供了幻想,浪漫溫馨的生活感油然而生......有時候就是這樣,當某一件物品因為其特殊功能而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時,當它加深人們的滿意度和依賴性時,愛就產生了。
馬西姆·約薩·吉尼(Massimo losa Chini)設計的扶手椅「媽媽」(Mama)。
設計師埃托·索托薩斯設計的另一款床「Misteriosa」,拋光的木頭和鍍金的金屬結合鮮明的紅、白、黑色,彷彿把人帶入一個神秘的古堡中。
與此同時,在這個「過渡設計」的轉型時期,伴隨著不斷推陳出新的新理念、新觀點,環境問題一躍而出,一貫注重內涵的義大利設計師們對此毫不迴避。除了設計本身,他們更希望從自然的大環境出發,將設計和自然更好地結合,進行更有遠見的思考,如何讓傢具的使用壽命更長,如何更好地降低能源消耗等,都成為義大利設計師們關注的焦點,比如Kartell開始探索對塑料新的使用方法;在1998年米蘭國際傢具展上,設計師就展出了「桌面可以伸縮的桌子」和「罩面可以全部拆換的椅子」等。
20世紀90年代,Kartell開始探索對塑料新的使用方法,這款Mobil091抽屜櫃便是一個成功的典範。在簡單的鋼架上,可以根據需求安裝抽屜,突出了塑料的材質和色彩,帶來了絲光玻璃一般的效果,獲得了1994年的「金圓規」獎。
1994年
Bookworm讓·阿拉德(Ron Arad) Kartell
1994年
Less讓·努維爾 (Jean Nouvel) Molteni & C
1994年
Anna G.亞歷山德羅·門迪尼 (Alessandro Mendini) Alessi
1995年
Tato Collection丹尼斯·桑塔奇亞拉(Denis Santachiara) Baleri Italia
1995年
Nyn Cabinet盧志榮(Chi Wing Lo) Giorgetti
1995年
Alessandra賈維爾·馬里斯卡爾(Javier Mariscal) Moroso
1996年
Scrittarello阿切勒·卡斯蒂格利奧尼(Achille Castiglioni) De Padove
1996年
A.B.C.安東尼奧·奇特里奧(Antonio Citterio) Flexform
1997年
Bombo斯蒂凡諾·喬凡諾尼(Stefano Giovannoni) Magis
1997年
Stchu-Moon恩佐·卡泰尼拉 (Enzo Catellani) Catellani & Smith
1997年
Sunset克里斯托夫·皮耶 (Christophe Pillet) Cappellini
1998年
Dish Doctor馬克·紐森(Marc Newson) Magis
1998年
Fortebraccio阿爾貝托·梅達與保羅·瑞扎托 (Alberto Meda,Paolo Rizzatto) Luceplan
1998年
Vermelha坎帕納兄弟 (Fratelli Campana) Edra
1999年
Linea弗朗西斯科·羅塔(Francesco Rota) Paola Lenti
2000年
Moraine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 Sawaya & Moroni
2000年
Supersassi,馬蒂奧·圖恩(Matteo Thun)Rossi di Albizzate
2000年
Louis Ghost菲利普·斯塔克(Philippe Starck) Kartell
2000年
Victoria and Albert讓·阿拉德(Ron Arad) Moroso
2001年
Le Banc沙維爾·盧斯特(Xavier Lust) Mdf Italia
2001年
Fil de Fer恩佐·卡泰尼拉(Enzo Catellani) Catellani & Smith
2001年
Still羅多夫·多多尼 (Rodolfo Dordoni) Minotti
2002年
Calla斯蒂凡諾·喬凡諾尼 (Stefano Giovannoni) Domodinamica
2003年
Mart安東尼奧·奇特里奧 (Antonio Citterio) B&B Italia
2003年
Sixty書架朱塞佩·巴武索(Giuseppe Bavuso) Rimadesio
2003年
Favela坎帕納兄弟(Fratelli Campana) Edra
2003年
Alcova安東尼奧·奇特里奧 (Antonio Citterio) Maxalto
本文來自《INTERNI設計時代》2017年11月刊 Focusing。針對此次梳理,我們將連載 7輯,線性呈現義大利百年來設計史中的重要傑作,追溯義大利為我們帶來的設計與生活方式的轉變,也希望能為今天的設計帶來一些思考。
文字/ 王昱心
翻譯 / Dorothy
全球設計權力榜


※植物:不可思議的智慧 | 2019北京世園會植物館方案公布
TAG:INTERNI設計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