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從手機屏幕看三星十年

從手機屏幕看三星十年







很多朋友看了《從手機材質看 iPhone 十年》之後,留言要求再來一篇三星的十年。筆者一琢磨,從材料工藝上看,三星這十年基本就是一副對聯啊。




上聯:

怎麼把塑料做得不像塑料


下聯:

如何將玻璃搞得勝似玻璃


橫批:

就是不玩金屬



 

調侃歸調侃,不過真就能力而言,三星可是絲毫不亞於蘋果。但無論塑料還是玻璃,都不是咱們今天要說的重點。




因為這十年對三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 OLED 屏幕,沒有之一。


 


OLED 顯示屏被世人所熟知是在 2010 年,但其實在 2009 年的 i8910 上,三星已經用上了自家的 AMOLED,那是一塊 360×640 的 3.7 英寸屏幕,搭配塞班 S60 系統和德儀 CPU,直接對標諾基亞 N97 和 iPhone 3GS,那時候的三星,稍顯稚嫩,但依然自我。





2010年發生了三件大事:

1

三星發布首款

 Galaxy 

安卓旗艦(沒錯,就是你們熟悉的

 i9000



2

HTC G7 

「換屏門」



3

搭載

 Retina 

屏幕的 

iPhone 4





那時候的三星看似是技術和工程驅動,但玩起營銷來簡直不能太拼。繼 AMOLED 之後,480×800 的 Super AMOLED 以超炫屏的姿態一炮走響,鋪天蓋地的廣告下,Galaxy S 千萬級的出貨量在當時也是羨煞旁人。






或許真是三星自家產量不足,又或是其他,反正不知怎麼的,大概在7月份,

「三星斷供,HTC G7 改為採用 SLCD 屏幕」

的消息一涌而出,隨後 HTC 予以默認,眾人嘩然。三星的太過自我,終於讓他嘗到了信任危機的滋味,但在近乎壟斷的 OLED 行業,三星氣勢如虹的當時,可能他們內心也根本不覺得這是個什麼大事兒。







但從今天來看,筆者認為:

這次事件至少讓三星 OLED 的普及甚至是整個 OLED 行業的發展延後了一年。

也就是說,2017 年那麼多廠商組團擁抱 OLED 的場面,本應發生得更早。如果不是三星在 2015 年多次向手機同行們重申可提供 OLED 產品並保證不斷貨,這樣的結果可能還在延後。而這裡面最大的炮灰,當屬 HTC 無疑。


 


說到第三件大事,你一定會問:不是說 OLED 嗎,關蘋果什麼事呢?








首先,iPhone 4 的發布本身就是智能手機時代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其次,更關鍵的是它上面搭載的這塊高達 326PPI 的 Retina 屏幕。說得不好聽就是直接打臉三星,Super AMOLED 上 Pentile 排列紅藍次像素減半是硬傷,再加上讓人難以忍受的顆粒感,整個風向從一開始的炫麗多彩迅速轉變為集體喝倒彩,諸如「OLED 妄想取代 LCD」等等之類的流言四起,讓三星也是猝不及防。







於是從 2010 年 4 月到 2011 年 7 月,三星只能是努力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AMOLED 是三星最獨特的優勢,這個是一定要堅持下去的,那最大的問題就是Pentile排列和難以忍受的顆粒感了。怎麼解決呢?重新回歸 RGB 排列。這也就有了 Galaxy SII 上這塊 Super AMOLED Plus 屏幕,炫彩魔麗屏。在三星的強勢加持下,魔麗屏一經推出也是極速躥紅,蓋世兔風聲四起,大家只記得 RGB 排列,而忽略了它只有 217 的 PPI。







是的,消費者向來就是這麼好騙。


 


但市場和時間不會,時過半年,蓋世兔上出現了最大的問題——頂欄殘影,俗稱「燒屏」。嚴謹點說就是 RGB 排列導致本就壽命偏低的紅藍次像素髮光材料衰減過快,壽命老化以致出現「殘影」,且不可修復。這頓時又讓三星陷入了尷尬的境地,畢竟一部幾千塊錢的旗艦機,消費者是期待能用上個一兩年的。







口誅筆伐之下,難道 OLED 的命數就到此結束了嗎?這就是三星雞賊的地方了,要說誰最懂 OLED,這世上三星敢說第二,沒人能稱第一。紅藍像素髮光材料的發光效率和壽命一直是難以解決的瓶頸問題,而 Pentile 是目前已知的最佳方案。三星明面上推出了 Galaxy S 的換代產品,搭載 RGB 滿足消費者需求。但同年 9 月還有一部產品重磅上市,沒錯, Galaxy Note,這款產品可不是 RGB 哦,它還是 Pentile,不過把屏幕尺寸增大到5.3英寸,解析度提升到 1280×800,也就是 HD Super AMOLED。







Pentile 是解決 AMOLED 的最佳方案,提升 PPI 是解決 Pentile 的最佳方案。三星就是在這樣的不斷試錯中完成了自我的升華,而這裡面當然少不了像你我這樣的「二傻」消費者的支持與輔助。


 


雙旗艦的策略一經採用效果還不錯,原來是一款產品打天下,現在是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次年也就是 2012 年,Galaxy SIII 重回 Pentile 排列,Galaxy Note II 則嘗試了一種新型的 RGB 排列,這塊叫 HD Super AMOLED S-Strip 的屏幕,是三星第一次在 Note 上採用 RGB 排列,也是最後一次在三星手機上採用 RGB 排列。







為啥?因為三星研究出了解決 Pentile 問題的終極辦法,那就是FHD Super AMOLED+鑽石排列(Diamond Pattern)。從 Galaxy S4 開始,441 的 PPI 出現之後,OLED 才完成了真正的自我救贖。之後的三星在屏幕像素設計上都是小修小補,略微調整而已。這裡做了張圖,給大家參考一下。




那麼 S4 之後,三星的 OLED 屏幕就完美無瑕了嗎?當然不是,要不為什麼從 2013 年直到現在,廣大廠商們才敢組團採購呢,你說是吧。那還有啥問題?




亮度&壽命、色域、色准。


 


從亮度的角度來看,283nits 的 S4 也只能說是勉強能用。所以才有了三星後來的瞬時亮度增益,陽光下亮度會突破手動調節極限大幅提升,從而達到強光下可視的效果。也就是說,其實 OLED 屏幕是可以把亮度調到很高的,它屬於電流驅動,簡單理解就是電流越大,亮度越高,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壽命衰減加快,這確實是 OLED 在解決排列問題後最大的瓶頸。但這些問題已難阻擋 OLED 爆發的態勢,隨著這幾年三星的越發穩健以及國內外屏幕廠商的快速切入,OLED 的春天貌似真的要來了。




2017 年一眾旗艦機上搭載的 OLED,普遍亮度都在 350nits 以上,開啟亮度瞬時增益,強光下可達 800nits 左右,滿足日常使用確實綽綽有餘了。然而真正讓 OLED 成為趨勢的還是 iPhone X,這塊手動調節亮度直接 600nits 以上的屏幕簡直是 6 到飛起。 







色域和色准都有不同的色彩空間和標準來遵循和規範,三星前幾年放之任之,這幾年也騰出空來調整和優化,給其他廠商們開放調整的許可權讓大家各取所需。







讀完這些,想必你對三星這十年也多了一些思考。但千萬別認為 OLED 已成未來,因為前有 LCD 的奮力抵抗,後有 Micro LED 的迫在眉睫,留給三星的時間越來越少。




下一個十年,是曲面、摺疊,還是其他?希望是三星帶給我們最終的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EALER訂閱號 的精彩文章:

魅藍 S6 上手:六核神 U+側面指紋,千元全面屏力挫小米?

TAG:ZEALER訂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