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一個地方能滿足你對古中國的所有念想,它在哪裡?

有一個地方能滿足你對古中國的所有念想,它在哪裡?

為什麼要去山西?

如果你喜歡中國古文明,你會發現山西到處都是幾百上千年的古廟、石窟、老城牆……這裡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

如果你喜歡古代建築,這裡會讓你從唐到清,穿越千年,流連忘返在風格獨特的大院建築里,連帶著屋子裡的壁畫、塑像都是原版滋味的配置。

如果你喜歡「仁義禮智信」儒家文化,你會發現,在晉商深深庭院中,在宅院的門楣之上,往往都要刻上儒家學理的內容。

這片山川之上,晉文公重耳稱霸天下,

唐太宗李世民起兵建唐,

明清至民國晉商馳騁南北,

2001年開啟煤炭黃金十年。

它自成天地守護著一縷古國之魂,卻又生生不息地存活於現代社會的旺盛循環之中。

山西值得去感受的地方

五台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平遙古城:中國境內現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城

雲岡石窟: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喬家大院:山西建築風格代表

壺口瀑布:黃河唯一的大瀑布

懸空寺:空中寺院,上延霄客,下絕囂浮

晉商文化:錢莊票號匯通天下

冬遊五台山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五台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傳說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在五台山大大小小的130座廟宇中,我們時刻都能感受到五台山的歷史文化,虔誠的佛教徒跋涉千里,只為叩拜心中的信仰,他們三步一拜只為了完成心中的信仰,當旭日初升,朝陽投射到成群的寺廟磚瓦之上,確實有那麼幾分入仙境的錯覺。

圖來源於五台山風景名勝區官網

冬遊五台山,人不是很多,這種清靜更貼近佛的本質,在參禪悟禪的遊玩過程中,看到壯觀的日出和雲海,山上五彩經幡隨風飄揚,在千絲萬縷的香火中,一種靜謐的感覺油然而生。

圖來源於五台山風景名勝區官網

五台山海拔較高,在冬日陽光普照下,感覺天地非常近。我們可以參觀宏大的寺院建築,感受歷史源遠的佛教文化,還可以看到台頂的皚皚白雪。在白雪的映襯下,寺院的紅牆金瓦、裊裊炊煙與晨鐘暮鼓,讓人感受到一種天地空靈的韻味。

懸空寺

世界上最「岌岌可危」的奇險建築之一

公元398年,北魏天師道長寇謙之仙逝前留下遺訓:"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達上延霄客,下絕囂浮"。換句話來說,就是讓人們上了這處寺院,感到與天上的神仙共語,而將人世間煩惱拋掉。

道長的弟子們多方籌資,精心選址設計,窮極常人的智慧,歷經幾十年,一座鬼斧神工,令人驚嘆的寺廟橫空出世。

這裡山勢陡峻,兩邊是直立百餘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懸崖,懸空寺就建在這懸崖上,或者說像是粘貼的懸崖上似的,給人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覺。抬頭望上去,但見層層疊疊的殿閣,只有十數根像筷子似的木柱子把它撐住。

在懸空寺上面行走,行人要屏住呼吸,生怕一跺腳,寺廟就會從懸崖跌落,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是大家對它的形容,遊人登臨,鑽天窗,穿石窟,跨棧道,步長廊,如臨仙境。

唐代詩仙李白在此一游之後,嘖嘖稱奇,並留下墨寶「壯觀」二字,歷經千年不倒的懸空寺更被球著名雜誌《時代》周刊評為世界上最「岌岌可危」的奇險建築之一。

平遙古城

2700多年歷史的明清古縣城

「正是繁榮昌盛時,穿越時光的隧道,一座古城出現在面前,逼仄的巷弄,夕陽漸遠的瞬間,讓人忘記朝夕的更迭,青磚灰瓦的觸痕中,依然還是明清時的溫婉。」

平遙古城是中國現存的四座完好古城之一,已有2700多年歷史,是中國境內現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古城,也是中國漢民族和中原地區古縣城的典型代表。

在古樓的中心,一座18米高的市樓格外奪人眼球,圍繞它的是四大街、八小街和七十二巷,放眼望去,布局合理,有條不紊。

在平遙的大街上,古店鋪、古招牌隨處可見,明清時候的城牆、街道、縣衙、城隍廟、店鋪、票號、鏢局全部保存完好,或雍容華貴,或醒目異常,在這樣的情景之中,歷史不再遙遠,伸伸手摸摸牌坊,便是與歷史對話了,古色古香的真諦被詮釋得淋漓盡致。

票號商是平遙的一大特色,票號是指舊時山西商人所經營的以匯兌為主要業務的錢莊,在清末曾盛極一時。

平遙的日升昌是中國第一家票號,是中國民族銀行業的先河,一度操縱十九世紀整個清王朝的經濟命脈。其分號遍布全國30餘個城市,遠及歐美、東南亞等國,以「匯通天下」著稱於世。

晉商

錢莊票號匯通天下,稱雄五百餘年

走西口

從明朝中期至民國初年四百餘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數山西人背井離鄉,打通了中原腹地與蒙古草原的經濟和文化通道。

山西人從山西中部和北部出發,一條路向西,經殺虎口出關,進入蒙古草原;一條路向東,過大同,經張家口出關進入蒙古。

四百多年前,在家鄉走投無路的山西農民,為了開闢商路,開始推著木軲轆小車,擔著擔子,載著沉重的貨物,在崇山峻岭中穿行。他們離鄉背井,用幾代人的汗水、淚水,甚至是血水,在西北的草原和荒漠,走出了一條條百年商路;這一群山西商人,有一個響亮且統一的稱呼:晉商。

圖電視劇《走西口》劇照

在中國明清以來的近代經濟發展史上,馳騁歐亞的晉商舉世矚目。山西特別是以太谷、祁縣、榆次、平遙等為代表的晉中盆地商人前輩,舉商貿之大業,經營範圍包羅萬象,奪金融之先聲,錢莊票號匯通天下,稱雄五百餘年,創造了亘古未有的世紀性繁榮,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了燦爛的商業文化。

圖電視劇《走西口》劇照

晉商是我們了解山西的一扇窗口:

晉商前輩們留下的經商訓誡是:「利以義制,名以清修,天之鑒也」。(不要目光短淺,不要在利益面前丟棄了為商、為人的根本。有了清白的名聲,有了忠誠和信義,還愁沒有利嗎? )

豪華、氣派,這是晉商實力的最真實寫照,看不盡的大院高牆,彷彿裡面是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據說清帝咸豐在位時,曾批閱過一封有關晉商的奏摺,奏摺里說:僅僅是把山西幾個縣城富戶的家產相加,數量就超過一億兩白銀,這個數量甚至比當時國庫的存銀還多。

喬家大院

「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

「40多年前,大師梁思成在山西考察古建築時,那富麗中蘊含的深邃讓他印象深刻,他在回憶錄中感慨的寫著,這種房子在一個庄中可有兩三家,遙遙相對,仍可以想像到當日的氣焰,其所佔地面之大,外牆之高,磚石木料上之工藝,樓閣別院之複雜,均出於我們意料之外許多……由庄外遙望,十數里外猶見,百尺矗立,崔嵬奇偉,足鎮山河,為建築史上之榮耀。」

當年走西口的山西商人,賺了銀兩回到家,首先要做的,就是為家人,蓋起一座體面的宅院。後代跟隨父輩的腳步,繼續走著通往遠方的路,財富一點一點累積,宅院也一層一層擴大。

圖電視劇《喬家大院》劇照

每個大院都展現出獨特的民宿風情,每一處場景都包含著中國的晉商文化。在這些恢弘的建築中,從這些寓意豐富的圖案中,我們似乎將晉商文化的脈絡重溫。且不論大院衰落的真實原因,但是放眼於大院建築的綺麗豪華,交相輝映的輝煌中,足夠讓人放飛遐思,遨遊萬里。

喬家大院是山西大院的代表,是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拍攝地,整個大院沒有一草一木,以一種近乎絕對的堆成,層層疊疊的重複,形成了巨大的震懾力,是清代大戶人家的典型宅院,由6個大院、19個小院構成,佔地面積8700平方米,房屋313間構成「雙喜」字形。

圖電視劇《喬家大院》劇照

晉商創造了一個時代

他們靠自己辛勤勞作和誠實守信

使這裡昌盛的火種一直延續

在平遙古城的青石板上

在五台山的朝拜之路上

在喬家大院的恢宏之中

一場千年的迷局在心中不斷被破解

城中彼岸花開,城外恍若隔世。

牆內依稀明清,街道、店鋪、市樓

牆外新址橫生

古代與現代交相輝映

歷史與現實反覆閃現

讓每一個到這裡的人都感慨不已。

圖電視劇《喬家大院》劇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之旅頭條 的精彩文章:

最適合父母度假的海島,再不帶他們出去旅行,他們就老了

TAG:廣之旅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