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末梢特稿:一個求生中的美國小城 一個不敢談政治的美國家庭

末梢特稿:一個求生中的美國小城 一個不敢談政治的美國家庭

他們或許是最寂寞無名的小人物,但社會之痛感不正來自神經末梢?2018年1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展開執政第二年。過去一年,美國社會一個個「末梢」生活有變化嗎?

一年多前美國大選投票日,俄亥俄州小城馬里恩投票站里,中年選民蓋爾?馬丁投給希拉里·柯林頓,丈夫投給唐納德·特朗普。

「結婚快30年了,這是第一次我們無法互相理解。」蓋爾並沒笑。

距特朗普1月20日就職典禮,轉眼就是一年。「這一年,我們家不敢談政治。」

1.

不談政治,闔家歡樂。

2017年11月,美國媒體一項民調顯示,58%美國家庭在一年中最重要的感恩節家庭聚餐上會避談政治。

真理難道不是越辯越明?蓋爾不置可否。但她知道,即便再選一次,丈夫還是會選特朗普。

「我是大學畢業,而他是高中畢業。我從事文化工作,他是一個商人,他說相信一個商人能治理好國家。」蓋爾仍在試圖給夫妻分歧找個理由。

夫妻間、父子間、朋友間,這種分歧在俄亥俄州並不鮮見。

2016年11月8日,俄亥俄州選民在一個投票處外等待。

美國有句老話,「贏俄亥俄者贏大選」。過去近40年間,拿下這個美國中部關鍵搖擺州的總統候選人都嘗到了最終勝果。2016年大選一大轉折點,正是俄亥俄州倒向特朗普,包括曾在2012年大選中投票給奧巴馬的小城馬里恩。

特朗普揮舞的「反全球化」大旗,讓這個在全球化浪潮中不情願吞下咸澀海水的「鐵鏽州」眼前一亮。

2.

馬里恩位於俄亥俄州首府哥倫布北郊。面對外來人,當地人總會談起一件輝煌往事。

兩台長40米、寬35米、重達2721噸的鋼鐵運輸車,已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服役逾半個世紀。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執行「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土星五號」火箭,到此後5架太空梭,抵達發射台前最後一段旅程都有賴這兩台鋼鐵巨獸。

它們誕生於馬里恩,由馬里恩動力鏟公司1965年製造。1997年,這家公司徹底關張。今天,曾為其提供原料的鋼鐵行業已幾乎從這裡消失。僅有兩家小廠與鋼鐵相關,只雇了300多人,不到小城人口百分之一。

街道兩側,一棟棟獨棟別墅雖已破舊,還能看出些許中產階級小城的舊影。但當地人並不諱言,「這是一個正在死亡的社區」。

俄亥俄州曾是美國第二大產鋼州。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美國工人工資不斷上漲,外國廉價鋼鐵持續湧入,俄亥俄州的支柱產業鋼鐵也日漸衰落。

生活變艱難,不少當地人歸罪於過去數十年間全球化迅猛發展。

3.

競選中,特朗普對俄亥俄州藍領支持者高呼,用美國鐵、用美國鋼!上台半年,特朗普重返俄亥俄州,再次高呼:「那些離開俄亥俄的工作會回來的!不要賣掉你們的房子。」

2016年3月1日,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特朗普參加競選集會。 新華社/路透

為體現重諾,特朗普政府甚至罕見援引冷戰時期出台的法律,對外國鋼鐵產品展開是否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的「232條款調查」。

但馬里恩人之所以沒賣房子,並不是因為這些「反全球化」的貿易保護主義舉措。

「指望鋼鐵產業重新回來不太現實。」蓋爾說,馬里恩沒有繼續衰落下去的唯一理由,是來俄亥俄州落戶的外國公司僱傭了大批當地人。

「人們現在白天開車去外國汽車公司上班,晚上回來睡覺。」

從馬里恩向西南方開車不到40分鐘,有一家本田汽車組裝工廠,已開設了35年。這裡生產全美最暢銷車型本田雅閣和CR-V,雇了數千名周圍居民。

繼續向西南開車1小時,來自中國的福耀玻璃工廠已開工,這家全球最大的汽車玻璃單體工廠為當地創造了約2000個工作崗位。

浪平浪又涌。一些機會因全球化失去,另一些機會又因全球化到來。

統計數據顯示,從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俄亥俄州新增了5217個製造業工作崗位,已連續6年實現增長。

4.

蓋爾?馬丁是馬里恩歷史博物館主管。她說,過去十幾年努力辦好博物館的原因,就是希望馬里恩人更好理解全球化。

馬里恩本身就是德國移民建起來的小城。十九世紀二十年代,最早來到這裡的德國人,大多是手工紡織匠人。工業革命從英國燎到歐洲大陸,他們丟了工作,於是來新大陸尋找新機會。

博物館裡,有蓋爾從德國移民後代手裡收集來的木製手工紡織機,和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的披肩和毯子。

「全球化的變化無法抗拒,」蓋爾說,「收集歷史是為了獲得面對未來的智慧。」

-END-

記者:金旼旼 徐劍梅 胡友松

編輯:孫浩 劉一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國際 的精彩文章:

安倍招待澳大利亞總理看導彈登軍車 「准同盟國」呼之欲出

TAG:新華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