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紅木六大傳世工藝,驚艷世界!

中國紅木六大傳世工藝,驚艷世界!

國紅木傢具製作工藝融合了幾千年來世代手工匠人的智慧,是中國傳統工藝的璀璨明珠。7000多年的榫卯工藝、精美絕倫的雕花工藝、埋沉地下幾千年色澤仍然亮麗彌新的大漆工藝……從祖先留下的件件珍品中,我們可以充分感覺到這些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手工技法,它們絕對是中華民族燦爛文明和中國紅木工匠聰明才智的見證,它們讓世界感到驚艷!

生命力最強大的木工工藝——榫卯

榫卯結構可以說是我們中華民族祖先最偉大的創造。早在七千餘年以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氏族社會的遺址中,就已發現建築的榫卯構件。

在春秋戰國漆木傢具中,可見有明榫、暗榫、通榫、半榫、燕尾榫等。這些漆木傢具在地下埋藏了幾千年,出土時依然保留其當年的風采,實在令人驚愕與嘆服,中國的榫卯結構所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令人讚歎。

榫卯廣泛運用於古代建築、傢具中,用榫卯結構建成的建築,歷經千年、遭遇多次地震,仍然屹立不倒。用榫卯結構製作的傢具,使用幾百年不變形,越用越牢固。

最奢侈的塗飾工藝——大漆

生漆,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產品,已有幾千年歷史。元代晉丘衍學古篇里稱「上古無筆墨,以竹挺席漆書竹上」,韓非子《十過篇說苑》里有記載「堯禪天下,舜變之,作為食器,斬木而裁之。猶器黑之以為器,舜洋天下,禹受之,作為祭器,漆其外而朱囫其內。」我國出土的漆器、漆畫、漆雕距今有兩千多年歷史,色澤仍然亮麗彌新。

大漆是極其珍貴的物質。一棵漆樹整個生命周期只能割出10公斤生漆,3000棵漆樹才能採集一公斤生漆,故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說法。

日本漆藝界泰斗大西老師曾說過:「漆乃神血。」在他看來,漆是上天賜予人類最珍貴的禮物,它是亞洲文民獨有的血液,是神之血。

最精美的修飾工藝——雕花

雕花,是最能觸摸到傢具靈魂的工藝。每一刀、每一琢,都體現了匠人的用心良苦及精湛藝術。

中國的雕刻藝術歷史悠久,品類繁多,有牙雕、玉雕、木雕、石雕、泥雕、面雕、竹刻、骨刻、刻硯等,但它們都是相通的。雕花用在傳統的紅木傢具上,賦予了傢具新的審美含義,讓傢具擁有了珍貴的藝術價值。

紅木傢具的雕花圖案豐富、雕刻精美,而且寓意吉祥。那些雕花圖案,由祖先精挑細選、流傳下來,就像圖騰一般,傳承給後代某種信仰和思想。

費時最長的紅木工藝——陰乾

紅木工藝中的木材陰乾工藝,需要長達10年以上的漫長等待。將紅木原材存放於天然環境中,歷經日月精華的洗禮,進行天然氣干,讓木料的含水量達到科學的標準,提高木材的力學強度,才能保證傢具經久耐用,防止開裂變形。

最費力的木工工藝——刮磨

刮磨是為了使產品線條流暢,表面平坦無波浪,使其視覺流平度佳,紋理流暢清晰。刮磨工藝是採用純手工做法,用刮刀對材質進行刮平,用刨和增刀對傢具進行磨滑,使傢具光滑平整。

刮磨工藝純手工進行,費時費力,需要極強的耐心和毅力。用刮磨工藝處理過的傢具,上生漆後,它的觸感勝於肌膚。

最關鍵的紅木工藝——開料

開料即鋸木,這似乎是一項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工藝。但對於紅木傢具,這卻是一項最關鍵的工藝,因為它決定木材將能展示出什麼樣的紋理。

一條原木,很多種切割法。有經驗的開料師,可以根據對木材的觀察,讓切割出來的木材展現出最美的一面,將這一面運用到傢具中,將是傢具獨一無二的藝術價值。

聲明:以上部分圖文資料來自互聯網,僅供學習交流,勿作商業用途,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木傢具廠 的精彩文章:

TAG:紅木傢具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