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孫可望李定國 孫可望是怎麼死的

孫可望李定國 孫可望是怎麼死的

孫可望追隨張獻忠起義,在張獻忠去世後,又與李定國等率大西軍余部南下攻佔雲貴一帶,堅持抗清,最終兵敗降清,於公元1660年逝世,死因成謎。

孫可望李定國

公元1630年(明崇禎三年),隨從張獻忠起義,因驍勇善戰,受封為平東將軍,與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皆為張獻忠義子,張獻忠賜姓為張可望。張獻忠在川北犧牲後,孫可望與李定國等率大西軍余部南下攻佔雲貴一帶,堅持抗清。孫可望為謀封秦王,擊殺南明大學士三十人,並與大將李定國不合,導致內訌。孫可望逼走李定國很快就自食惡果。

作為明末義軍頭子張獻忠的兩大義子,他們可謂絕代雙驕。共事多年,終於從託庇於義父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名將。然而,原本是李自成,大明,張獻忠,滿清多方博弈的局面,卻因為崇禎之死和一片石大戰急轉直下,隨著張獻忠的死去,徹底演變成了滿清一家獨大,余者聯手也只能勉強抗衡之勢。

此時,曾經的好兄弟因為不同的信仰,反目成仇。李定國堅持大義,孫可望則順應了天命。最終孫投靠了滿清,封官晉爵,重兵在握。而李選擇了在荒涼的雲南獨自苦戰,寧死不屈。

最後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兄弟倆下場都不好,40多歲就早早去了。相比之下,孫可望好歹還享了幾年福,李定國卻是一事無成,反而耽誤了民族融合的歷史進程。

孫可望是怎麼死的

公元1660年(永曆十四年、順治十七年)十一月孫可望突然死去。對於死因,清朝官修史書《清史列傳》及徐鼒《小腆紀年附考》說他是病死。但自清初以來有些野史就對此表示了懷疑,如戴笠的《行在陽秋》和吳偉業的《鹿樵紀聞》說他隨從出獵時,被人用箭射死。林時對《荷牐叢談》更是說孫可望被賜毒酒而死的。孫可望究竟是怎樣死的,已難以確定,但孫可望非正常死亡的消息在當時流傳很廣。

公元1669年(康熙八年),清廷派人招撫台灣的鄭經,鄭經還以孫可望的結局為例來駁斥清政府的種種許諾。鄭經在回信中不無諷刺地說:「貴朝寬仁無比,遠的不說,拿我見到的來說,像方國安、孫可望等人,哪一個不是竭誠降順貴朝,現在都怎樣了?往事可鑒,足以令人寒心。」無論孫可望死於自己的鬱積,還是死於別人的妒害,或清廷的有意安排,都逃脫不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可憐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故事匯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為何被學生李鴻章取代呢?

TAG:明清故事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