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從地底下挖出來的「雪梨」,多生長在南方,泡水喝護肺

從地底下挖出來的「雪梨」,多生長在南方,泡水喝護肺

荸薺又名馬蹄、水栗、芍、鳧茈、烏芋等。因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人稱之為「江南人蔘」。是一種生長在水田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們吃的是那呈扁圓形的地下莖。荸薺清脆可口,既可當做水果生吃,又可以做蔬菜食用,是當下大眾喜愛的時令之品。可是你知道如何讓買回來的荸薺物盡其用嗎?

荸薺怎麼吃更好:

荸薺球莖約含碳水化合物21%,蛋白質 1.5%,可生食或熟食。也能加工罐藏或作提取澱粉的原料。馬

材料:馬蹄6粒、半肥瘦肉300克、天津冬菜少許、香菜1棵、生粉、雞粉和鹽適量;

做法:

1.馬蹄去皮洗凈,切碎粒;豬肉洗凈,切片後再剁碎;

2.香菜洗凈切段;

3.將馬蹄、豬肉、冬菜、生粉、雞粉、鹽和少許清水混合拌勻,裝在盤上,隔水猛火蒸半小時,撒上香菜即可食用。

材料:荸薺30克,雪梨100克,冰糖;

做法:

荸薺洗凈後去皮切塊,雪梨洗凈帶皮切塊,然後一起放入鍋里;

加入冰糖,蓋上蓋子,大火煮沸,小火煮15分鐘即可。

功效:荸薺和雪梨都是汁多潤肺的食物,二者煮成荸薺雪梨湯能夠治咳嗽、清肺熱。

材料:大米、荸薺各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

荸薺清洗乾淨,去皮切塊,大米洗凈,放入鍋里煮粥;

等粥快熟時加入荸薺和白糖,煮熟即可;

或者將荸薺榨汁,等到粥熟後,與白糖一起倒入粥里,再煮沸一兩次即可。

功效:荸薺粥具有清熱化痰、消食、生津止渴的功效,咳嗽多痰者、肺熱陰虛、口渴者可以每天服用一劑,可以很好的緩解癥狀。

荸薺藥用:

荸薺不但營養豐富而且尚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它「味甘性寒」,具有「破積攻堅、止血、止痢、解毒、發痘、清色醒酒」之功效。《本草綱目》認為,荸薺能「消渴、溫中益氣,下丹石,消風毒,除胸中實熱。」

1.治黃疸濕熱,小便不利

荸薺打碎,煎湯代茶,每次四兩。(《泉州本草》)

2.治下痢赤白

取完好荸薺,洗凈拭乾,勿令損破,於瓶內入好燒酒浸之,黃泥密封收貯。遇有患者,取二枚細嚼,空心用原酒送下。(《唐瑤經驗方》)

3.治痞積

荸薺於三伏時以火酒浸曬,每日空腹細嚼七枚,痞積漸消。(《本經逢原》)

4.治腹滿脹大

烏芋去皮,填入雄豬肚內,線縫,砂器煮糜食之,勿入鹽。(《本草經疏》)

5.治大便下血

荸薺搗汁大半鍾,好酒半鍾,空心溫服。(《神秘方》)

6.治婦人血崩

鳧茈一歲一個,燒存性,研末,酒服之。(《綱目》)

荸薺生長在陰濕的泥土裡,可能附著很多寄生蟲和細菌,因此,荸薺不宜生吃,吃前一定要清洗乾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麗健康與養生 的精彩文章:

這些食物不止用來吃,還能拿來治灰指甲、手脫皮

TAG:美麗健康與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