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後期最出色的謀士,不但幫司馬昭奪權出謀,還助魏國一舉滅蜀

三國後期最出色的謀士,不但幫司馬昭奪權出謀,還助魏國一舉滅蜀

三國魏晉時期,老一輩英雄人物已成追憶,新一代的人才走上前台。司馬師兄弟掌握曹魏的實權,漸成取代之勢,其幕府中人才濟濟,藏龍卧虎。其中最有名,就是《虎嘯龍吟》中司馬懿的學生鍾會。

1、少年得志

鍾會是大臣鍾繇的小兒子,名公之後,少年聞名。有一回他和哥哥鍾毓趁老爸午睡時偷酒喝。老鍾醒來假睡,見大鐘跑過來拜了老爸幾下再喝,小鍾卻只顧喝不過來。老鍾問怎麼回事啊?大鐘說喝酒要按禮法,所以拜了才喝。小鍾說偷東西本來就非禮,還拜什麼拜?看來鍾會從小就鬼機靈,善於變通。

魏文帝曹丕聽說鍾繇的兩個兒子很不錯,叫來我看看。見到當朝皇帝,鍾毓緊張地汗流滿面,鍾會眼珠亂轉,東張西望。曹丕就問鍾毓:「怎麼這麼多汗啊?」鍾毓說:「戰戰兢兢,汗出如漿。」曹丕又問鍾會:「你怎麼一點汗也沒有呢?」鍾會說:「戰戰兢兢,汗不敢出。」天威在前,我嚇的汗出不來了。這小子是上檯面的人物,有顆大心臟。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_圖

司馬師掌權,著秘書虞松寫一篇文章。小虞撓白了頭司馬不滿意,求教鍾會。鍾會改了五個字,交卷,領導大悅。這個不是你的手筆吧?把這人叫來。於是鍾會進入司馬氏幕府,開始政治生涯。

這個故事未必真。司馬家和鍾家共為名公巨宦,司馬兄弟和鍾會無疑早就認識,世語中就有他們之間彼此用父親的名字開玩笑的事。不過年輕的鐘會出手不凡,早早就在京城的一流圈子名聲大噪卻是不爭的事實。曹魏大將夏侯霸為避禍逃到蜀國,蜀國大將姜維問他:曹魏現在有什麼了不起的人物?夏侯說:有個叫鍾會的,是將來蜀、吳的大敵。

鍾會(225年-264年1月)_圖

2、淮南的計謀

曹魏正元二年(255),鎮守淮南的魏國大將毋丘儉、文欽等見司馬家日漸有取代曹魏的勢頭,發動討伐司馬家的戰爭。司馬師司馬昭率大軍平叛。打了一場大戰,司馬氏獲勝。司馬師卻因病去世,由司馬昭接管部隊。

這對大權旁落的魏帝曹髦來說,是鹹魚翻身的大好機會。他馬上下了一道詔書,讓司馬昭留在許昌,美其名鎮顧四方。由大臣傅嘏率大軍回京城。這是調虎離山,把司馬昭和軍隊切割開來。司馬昭何等人物,一眼看穿皇帝的企圖。鍾會建議,司馬昭親率大軍,直接回師京城,駐軍洛陽南面。這下兵臨城下,皇帝沒辦法,封司馬昭為大將軍、錄尚書事。曹魏的軍政大權,還是牢牢地捏在司馬家的手心。

淮南的接任者諸葛誕,也是效忠曹魏的粉絲。司馬昭發令調他回京師。鍾會守喪在家,以為會激起諸葛誕兵變,急忙快馬馳見司馬昭,可詔書已經發出。諸葛誕果然起兵聲討司馬昭,並請求東吳援助。東南又一場大戰爆發。

三國版圖_圖

司馬昭親征淮南,鍾會繼續隨軍。東吳援助諸葛誕的軍隊中,有全懌、全靜、全端等一大批全家將。正在這個節點,留在東吳的全家子弟全輝、全儀等因受排擠,領著十幾家人逃到魏國,投降司馬昭。鍾會馬上抓住這個機會,以全輝、全儀的名義寫了封信,讓人送給全家將。信中說,東吳對全家將增援淮南不力非常不滿,要把他們留在東吳的家小全部殺掉,所以全輝等人才攜家逃跑。這下子全家將驚住了,率部投降司馬昭。淮南的防禦崩潰。

司馬昭在這次平亂中手段高超,軟硬兼施,又得到鍾會這樣的高才相助,打了近一年戰,淮南平定,諸葛誕被殺。至此,效忠曹魏的最後力量,都讓司馬家消滅乾淨。

鍾會在兩次淮南的大戰中,運籌帷幄之中,算無遺策,成為司馬家的大紅人,號稱「子房」——司馬家的小張良。

魏滅蜀之戰_圖

3、蜀漢滅亡

蜀漢在諸葛亮手上,屢屢進攻中原,多佔上風。曹魏國也征伐過蜀國幾次,均以失敗告終。所以朝野上下,有畏蜀之風。到司馬昭當政,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原地帶的人力物力,早已超越蜀漢很多。司馬昭有心發動對蜀全面戰爭,一勞永逸地解決蜀漢這個問題。徵求大家意見,許多人還是老眼光,蜀國打不得。只有鍾會,心氣兒特別高,堅定地以為可以打,而且還可以一舉消滅蜀漢政權。於是以鍾會為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軍事,成為討伐蜀國的總司令,率十幾萬大軍分路進攻蜀國。

蜀國的確如鍾會估算那樣,國小民疲,苦苦支撐而已。在曹魏軍強大的攻勢下,節節敗退。再加上魏將鄧艾奇襲成都成功,蜀國投降,鍾會完成了曹魏國幾十年完成不了的任務,名聲大震。

鄧艾(約197年-264年)_圖

鍾會、鄧艾都是司馬家手上提拔上來的傑出人物,《虎嘯龍吟》中乾脆讓他們叫司馬懿為老師。這倆人滅了蜀國,有爭功搶權的動作。最後鍾會拿下鄧艾和另一路統帥諸葛緒,把在蜀地的近二十萬精兵強將握在手中。

鄉下人多收了幾擔穀子,也想換老婆。大權在手,人心思變,何況鍾會這樣不安分的人?蜀漢姜維歸降鍾會,本來出於皇帝的命令,一直找機會復國。看透鍾會的心思,也鼓動他自立為王,以便趁亂起事。倆人一拍即合,鍾會想讓姜維率五萬前軍進居長安,自己率大軍隨後即到。然後騎兵走陸路,步兵走水路,五天到達孟津,一舉拿下洛陽,克定在原。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司馬昭又比鍾會看的遠,他早派心腹賈充率數萬大軍進蜀,親自率十萬大軍駐紮長安。聲稱是援助鍾會平蜀後的工作,派人把情況通報給鍾會。鍾會知道司馬昭懷疑自己了,要搶先動手。宣稱:「進可得天下,退不失為劉備。」野心大爆棚。

蜀漢_圖

4、死神的戰鼓聲

正月十五,鍾會把魏軍高級將領和故蜀的大臣召進原蜀朝堂,親兵四面圍住。明晃晃的刀光劍影下,鍾會聲稱有曹魏太后的詔書,要起兵廢除司馬昭!將軍們需效忠於曹魏,不得違抗。

這無疑晴空霹靂,一眾魏將瞬間蒙了。司馬氏已是根深蒂固,怎麼動得了?眾人面面相覷,作聲不得。鍾會見不對路,只好先把他們關在朝堂的各個辦公室里。姜維說,要當機立斷,幹掉這些魏將,換置將領動手。鍾會沒聽,猶豫不能斷。

鍾會有個喜歡的部將丘建,原來從屬於護軍胡烈。見老上級被關起來受苦,就求情鍾會,給一眾將軍們各派個勤務兵,倒水什麼的。不明白怎麼回事,鍾會居然答應!於是將軍們私下都傳開,鍾會挖了個大坑,準備了大木棒,要把將軍們都殺了!勤務兵們一來去,消息傳到了外面魏軍大營,人情洶洶,情緒激動。一隻火藥桶擺在那,差一把火就要爆炸。

姜維(202年-264年)_圖

熬到十八日中午,胡烈的營中傳來咚咚的戰鼓聲,他十八歲的兒子胡淵挺身而出,率先發難。敲著戰鼓,第一個向蜀朝堂進發。胡烈的手下,操起兵器,吶喊著一塊兒衝出軍營。這一個火星,迅速點燃了一大片熱油。魏軍士卒呼嘯而出,爭先恐後地殺向蜀宮殿。

宮殿的門關著,魏兵撞門的、攀牆的、放火的三下五除二打進宮殿。直接衝進朝堂,打開各個房間,把上級救了出來。一起殺向鍾會。箭如雨下,把鍾會的親兵射倒一大片。姜維雙拳難抵四手,也被殺了。魏軍官兵恨透了鍾會,一擁而上,把他剁成肉泥。——一場策划了老半天的政變,剛剛啟動,就被熄滅。

嵇(jī)康_圖

5、性格決定命運

鍾會是恃才傲物的人。時人說看到鍾士季,就是看到武器庫,森嚴威武。可見平常鍾會沒有什麼好臉色給下邊人看。淮南戰役後,鍾會相當自負,一般人不放眼裡。許多聰明人都看出鍾會「其志不在小。」有人勸他:「你的志向超出能力。人世間本來事業都是難成功的。還是小心點嘛!」鍾會未必聽的進。

他的鑽營和手腕出了名,清高的名士嵇康、阮籍等都不屑與他交往。鍾會懷恨在心,嵇康最後被殺,和鍾會的陷害分不開。等到權勢越來越大,鍾士季在權力這春藥的作用下,已經把持不住自己了。

伐蜀戰役開始,牙門將許儀在前面為大帥鍾會開路。過一座橋,橋板年久失修,鍾會的馬腳陷了進去。這件小事,鍾會雷霆大怒,把許儀斬首!許儀是曹魏虎將許褚的兒子,許褚可是立下大功勞的。鍾會依舊不肯原諒許儀。曹魏三軍聽說,無不震驚。這個鐘會的好大的架子。不過也說明魏軍聽命於鍾會只是權力在他手上,一旦失去官威,人人慾誅之而後快。

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_圖

幾個司馬昭的智囊人物也都分析:鍾會這一出兵一定會滅蜀國,但集權後就回不來了。這是鍾會見利忘義,喜歡多事的性格的必然結果,或有勸司馬昭不要派鍾會去。但司馬昭講了一通話,說清了所有問題,的確是棋高一著的梟雄。

第一、蜀國數犯邊疆,師老民疲,現在伐蜀易如反掌。第二、兩軍交戰,如果沒有勇氣而被逼著上戰場,恰好是敵軍的俘虜而已。只有鍾會有勇氣去伐蜀,所以派他去。第三、鍾會此去肯定滅蜀。蜀滅之後,蜀人亡國已無鬥志,魏軍將士都想回鄉,沒有人和他一條心。如果鍾會有不臣之心,只會自取滅亡。

從開始伐蜀,一盤大棋就在司馬昭的心中定了結局。鍾會的性格特徵也都在他的計算之中,最終走上死路,命中注定一樣更改不了。老話說性格決定命運,鍾會的所作所為,再一次為這句話加上了重重的一碼。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米七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品讀 的精彩文章:

玉帝派兵抓拿孫悟空眾神都敷衍了事,唯獨此神非要與悟空一決高下

TAG:歷史品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