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愛玲:閱讀帶給我夢想

李愛玲:閱讀帶給我夢想

閱讀帶給我夢想

文/李愛玲

父親喜歡看報,母親喜歡看書。小時候,家裡訂了《張家口市報》和《張家口日報》,父親每天必看。母親訂了《故事會》《十月》《人民文學》《解放軍文藝》我喜歡看《故事會》,喜歡聽報紙。父親看報紙時總喜歡發評論,看到新鮮的事情,他興高采烈地講給我們聽。我總是將這些有趣的故事講給同學聽,課間,同學們圍攏過來,甚至班裡最喜歡欺負女生的調皮大王也擠過來,嬉皮笑臉地說,來,講點新鮮事唄!我的威信驟然升級!看得多,聽得多,作文自然寫得好,因此,每周兩節的作文課是我的節日,當聽到老師讀我的範文時,我的自尊心,自信心頃刻升華!

17歲那年,我跟媽去看電影《紅高粱》,座無虛席。一看劇情,忽覺驚訝,這不就是《解放軍文藝》上的小說《高粱酒》嗎?我小時候看過的。這篇小說我當時看了好幾遍,印象極深,尤其是作者名字。叫個莫言,可是怎麼這麼會說?如今,說的這些話都被拍成電影了。那一刻,我萌生出一個想法,我也要寫文章,也要發表在刊物上,以後,也要拍成電影。

理想很宏大,現實很現實。我發現,文學實在是一件眼低手高的事。首先是題材,寫什麼呢?繼而是寫好了發到哪裡?最後是即便發去了,能被採用嗎?經過幾天的努力,我將身邊的一件小事改編成一個自認為能夠催人淚下的故事,然後連同一封熱情洋溢的信投寄到《張家口市報》,我覺得,還是先在家鄉的報紙上試試吧,自家人嘛!

等了不知多少天,我都有些忘了。那天做完早操,老師讓我去學校辦公室接電話。我很詫異,是誰呢?竟將電話打到學校來。拿起電話,是一個溫和的男中音,他說他是報社的編輯,說我前段時間給他們投過稿,他讓我去一趟。我的心砰砰直跳,編輯聯繫我了!

編輯部在一幢斑斑駁駁的舊樓里。那時還沒有電腦,編輯稿件都需手寫。每個編輯的腦袋都扎在桌上堆積成山的稿件里。男中音是個中年人,他的個子高高的,戴著一副眼鏡。他說,你寫得真好,挺有潛質。我興奮得都要暈了。他又說,你寫的這封信真好,挺感人。我的心頓時涼下來。我急切地問他我的稿子怎麼樣?能發嗎?他笑了,說,夠一個短篇小說了,可惜,不能發在我們報紙上,字數太多了。他耐心地點評了我的小說,挑出一大堆毛病,說什麼人物名稱要從老到小,內容首先要真實,即使是虛構,也要讓人感覺真實,還得要有一個中心,就是說,你寫這篇小說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還有,每個人物都要立起來,活靈活現,讓讀者能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讓人看後有共鳴......記不得他給我講了多久,只感覺,原來文學裡的玄機這麼多。

18歲那年,我的第一篇散文《丁香花開的時節》發表在《家庭報》上,接著,又陸續發表《心中有塊芳草地》《表叔》《妻想讓我吃醋》《人間自有真情在》。經那位編輯指導過的短篇小說後來也發表在《佛山文藝》上,當嗅著滿是油墨味兒的刊物,在上面看到自己的名字時,我喜極而泣。

時光荏苒,父親依然訂著各種報紙,依然對上面的內容感興趣,母親訂的書就更多了,除了文學刊物,又多了一些健康、娛樂類的書籍。我家最貴也最大的傢具是書櫃,那裡面有我幼兒時期到步入中年的所有刊物。

目前,我在報紙刊物上陸陸續續發表了百萬字的作品,有些作品還獲得獎項。由於閱讀,我迷上了寫作,由於寫作,我認識了很多文學界的朋友,由於認識了這些朋友,我的生活道路變得寬闊……父母給了我閱讀的啟蒙,老師給了我創作的鼓勵,編輯給了我發表的機會,文學界的朋友們給了我一個碩大的舞台……我不是成功之人,沒資格談論個人經歷,但是,閱讀,確實改變了我的命運,起碼,它讓我有了夢想,馬雲不是說過嗎?人要有夢想,萬一要實現了呢?!

作者簡介:

李愛玲,女,張家口市人,河北省作協會員,張家口作協常務理事,截至目前,在國家級、省級、市級報刊雜誌發表作品近200萬字。

雪絨花原創文學,以獨特的文字表達個體獨到的發現,盡現漢語言文字之美、思想之明,提倡自然、樸實、本真、唯美。小說、散文要求在5000字內,優秀稿件可以適當放寬;詩歌要求一次投稿3-5首(或50行)以上;同時,請發120字以內的作者簡介及個人清晰生活照片一張。投稿請一律按要求格式發到指定郵箱,同時請加主編微信號(驗證時須加註實名並註明「投稿者」字樣),微信僅用於發送文章鏈接及稿費,不閑聊,不接受投稿(稿件要求原創首發,未在其它微信公眾號上發表過,杜絕抄襲,文責自負。能提供與詩文內容相契合的圖片者優先選用,文章請用word或wps文檔,以正文+附件的形式發送;圖片或照片請用JPG的格式單獨以附件的形式發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雪絨花原創文學 的精彩文章:

王蘭芳:最後的小腳

TAG:雪絨花原創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