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孩子哭泣或恐懼時,我們該怎麼辦(三)

當孩子哭泣或恐懼時,我們該怎麼辦(三)

今天詳細說說第二步:

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溫和的不帶強迫地鼓勵孩子面對害怕的事物。

當孩子對某事物表現出恐懼時,一般大人常見的極端反應有兩種。一種是表現地過分關心和愛護,對孩子千哄萬哄,不離左右,希望通過迴避孩子害怕的事物來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第二種是為了鍛煉孩子的膽量,故意逼著孩子去面對害怕的事物,深信只要孩子直面恐懼就能消除恐懼心理。這兩種方法其實都不利於孩子消除恐懼心理,第一種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孩子恐懼心理的根源:孩子怕什麼,為什麼怕。而且家長過分關注的行為更加強化了孩子的恐懼心理:爸爸媽媽這麼關心我,看來這件事情的確很嚇人。第二種大人不僅沒有給予孩子溫暖地心理支持,還逼著孩子暴露在「危險」之中,家長的無情態度對孩子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孩子不僅要自己消化面對害怕的事物,還要面對家長強硬的態度。

愛的溫度,37℃正好,太高會燙著孩子,太冰會凍傷孩子,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成為孩子背後的溫暖力量,我們要學會溫和的不帶強迫地鼓勵孩子面對害怕的事物。

當孩子哭喊著跑到我們身邊,試圖躲避他們害怕的事物時,我們就可以當即啟動治癒程序幫助孩子了。首先大人本身要保持冷靜,如果大人都大驚小怪或者感到害怕了,那對孩子而言不亞於天塌下來了。接著是要確保孩子的安全,消除任何不安因素並向孩子保證他的安全,讓孩子心安。然後再溫和地鼓勵孩子面對害怕的事物,可以讓孩子一點點慢慢地靠近害怕的事物或者大人陪著孩子一起接觸了解孩子害怕的事物。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丫丫一歲半時,害怕看見自己的尿尿和臭臭,每次只要看到自己拉出來的尿尿或臭臭就很恐慌,不要看到它們,要我抱。剛開始我只是正常的安慰她,有一天我忽然明白:這是丫丫害怕的事情,我應該鼓勵她去面對,而不是一味讓她躲避。等丫丫哭好之後,我指著臭臭對她說:寶貝,它是我們身體不需要的東西,它長得很醜,黑不溜秋的,對不對?你願意跟著媽媽一起看看它到底長什麼樣的嗎?丫丫開始幾次都拒絕,我沒有逼她,也沒有不耐煩,每次都溫和地鼓勵她面對。過了兩個星期,慢慢地丫丫才敢看,聽到我說臭臭長得丑她還笑了,我說好臭呀,她還去聞聞,然後捂鼻子。然後我鼓勵丫丫跟我一起收拾臭臭,我把硬紙給她,讓她學我的樣子把臭臭鏟到紙上,再倒入廁所,然後鼓勵她自己放水把臭臭衝掉,又兩個星期後,丫丫看到被水沖走的臭臭,高興的哼哈大叫,好像在慶祝自己終於戰勝了臭臭,兩個月後,丫丫才開始完全不懼怕臭臭,可以淡定的離開自己拉臭臭的地方,現在,丫丫已經完全忽視臭臭的存在了。

當孩子有恐懼情緒的時候,我們大人本身要平和,要努力營造一個自然、溫馨的氛圍,讓孩子專心同內在的自我作鬥爭,全心全意麵對自己害怕的事物。而不是總護著孩子,讓孩子沒有機會了解害怕的事物,或恨鐵不成鋼,強行逼著孩子面對害怕的事物。

龍應台在《目送》里說:我們拚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的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麼獲得心靈深沉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

光鮮的成就也許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心靈的成長,以前沒有人教過我們如何面對自己,面對害怕,所以我們一直外強中乾,一直很孤獨,現在我們可否教教自己的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高圓圓趙又廷又撒糖啦!高圓圓酒店走錯方向,倚靠趙又廷肩膀撒嬌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