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酸甜多汁的烏桑果子

那些酸甜多汁的烏桑果子

01

很小的時候,我家住在下街的一個獨門小院,院子外邊就是種菜的田地,再遠一點就是大大小小几片連在一起清粼粼的池塘,那一片有許多茂密的蘆葦,池塘的另一邊則是一座靜幽幽小山。

田野里,池塘邊總是自由自在地生長著許多天生天養的樹木,有香椿,柳樹,刺槐,楝樹,水樺樹……

其中最招我們小朋友喜歡的就是桑樹。

初夏時分,當一串串猶如白蝴蝶一般的槐花掛滿枝頭散發著陣陣清香的時候,桑樹會結出許多酸酸甜甜紅彤彤誘人的桑果子,隱隱約約地藏在綠的發亮的桑葉中間,饞得我們直流口水。

這個時候就是我們這些小朋友最歡樂的時光了。

桑樹不像那些有主的桃樹,棗樹,石榴,都種在人家的院子里或者大門口,結了果都是自家要吃的,可不準小朋友們胡亂摘的。

唯獨這桑樹,田野里池塘邊滿是的,結了果誰都可以摘,誰都可以吃,不用擔心挨罵。

成熟的桑果烏黑透亮,個大,肉厚,飽滿多汁。

無主之物沒有人管,我們索性想吃多少吃多少,直接爬到樹上捋一把放到嘴裡,紅色的是酸的,紫黑色的是甜的。

吃到盡興了,直接站在樹上搖一搖,成熟的果子都掉下來,直接撿了回家洗洗再吃。

02

桑樹當然也是開花的,但是我對花完全沒有印象,只知道穀雨過後,那些毛茸茸青綠色的小桑果就開始出現了。

這時我們就開始眼巴巴的望著,眼看著青綠色硬硬的果子慢慢的變成橙色,再變成粉紅色,硃紅色,紫色,最後變成亮晶晶的烏黑烏黑的顏色。

但是經常還沒等到桑果子變成紫黑色,就不知道被哪家的小饞貓給採摘光了,只剩下高高的枝頭上面那些桑果趾高氣昂地和我們挑釁著。

小朋友們實在沒法採到,即便能搖下來也因為太高,掉到地上就砸爛了,這些高高在上的果子最後只能便宜那些饞嘴的鳥兒了。

03

黑漆漆的桑果肉多飽滿,一口下去,滿嘴甘甜,一縷清甜會順著嘴角留到心裡。

烏青色的汁液總是會沾滿嘴角,牙齒,手掌,胸口和袖口的衣服總是青一塊紫一塊,怎麼也洗不掉。

回到家挨罵是免不了的,但是能吃到這麼好吃的桑果,挨頓罵算什麼呢?

除了成熟以後會變成烏黑色的野桑果,我奶奶家後院外面還有一棵會結白色桑果的家桑樹。

據說這個品種叫做白珍珠,名字很好聽,味道更好吃,每一顆都有半個掌心那麼大,晶瑩剔透,果肉飽滿。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我總覺得白桑果比黑桑果更甜更好吃。

但是白桑果爛得快,熟了要立即摘下吃掉,否則很快就爛了掉一地,這麼好吃的果子爛掉實在太可惜了。

04

很少有人在自家院子裡面種桑樹,因為「桑」通「喪」,不吉利,當然,對於吃貨來說,這些所謂細節都不重要。

念書的時候,學到汪曾祺老先生的《受戒》,裡面小英子家住的那個小島上面就種了六棵大桑樹,夏天都結大桑葚,三棵結白的,三棵結紫的,每每看到這裡我都羨慕的不得了。

小英子是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光是看她因為愛吃荸薺,就在自家的田裡種了一畝荸薺就知道她必定也是個好吃的小丫頭。

這幾棵大桑樹想必在小英子的童年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吧。

05

幾年前,在深圳看到有人將紫黑色桑果子裝在一個個透明的盒子里賣的,一問價格,十五元一小盒。

我不禁感慨,這以前滿地都是的野果子已經躋身到名貴水果的行列,價格連那些進口的水果都比不上了。

後來我慢慢了解到,桑果子的學名叫桑葚,在幾千年前的古代,竟是皇室的御用補品,被稱為「民間聖果」。

桑樹全身都是寶貝,桑葉可以養蠶繅絲,桑葚、桑皮、桑葉、桑枝都可以入葯,黑桑葚可以釀酒。

《詩經》裡面有許多桑樹的影子,最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那一篇被選入教科書中的《國風·衛風·氓》: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

據統計,在305篇的《詩經》之中,桑樹意象地出現多達22篇。

想不到這農村遍地都是的野桑樹,並不是什麼上不了檯面的野果子,而是有著悠久歷史,並且在中國各類古書上都有記載,是名副其實的貴族水果啊。

-END-

作者簡介

作者:格桑草原,自由撰稿人,一個喜歡養花種草和寫字的天蠍女,個人公眾號:格桑草原。

本文有撓到你嗎?

轉載?點贊?當然是舉手歡迎啦!√

有同樣經歷的寶寶歡迎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