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安政本《傷寒論》的流傳

日本安政本《傷寒論》的流傳

原標題:日本安政本《傷寒論》的流傳



明末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江蘇常熟趙開美(1563年-1624年)據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小字本《傷寒論》翻刻,逼真原貌,謂之宋版《傷寒論》,所據底本旋即亡佚,今稱之宋本《傷寒論》即明趙開美本也。業內人士皆將趙開美本稱為宋本,本文沿用成例,亦稱趙開美本稱為宋本。宋本原刻今存五部,於中國中醫科學院、上海圖書館、上海中醫藥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台灣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各藏一部,皆為國寶。


日本楓山秘府紅葉山房亦藏宋版《傷寒論》一部,經筆者詳考,紅葉山房藏本系據趙開美初刻本翻刻,校勘草率,訛字較多,時有墨釘,闕少後序,與我國所藏趙開美原刻本絕非同一版次刻本。日本安政三年(1856年)堀川濟以紅葉山房本為底本翻刻,通稱安政本《傷寒論》,是江戶時期(1603年-1868年)所有翻刻宋版《傷寒論》最佳本。安政本不但改正紅葉山房本大量訛字,墨釘補以文字,而且對宋本個別訛字亦予勘正。宋本卷七《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第十四》第392條:「傷寒陰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里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沖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花一作月多年)」。句中「月多」是訛字。字書有「月多」字,義為緻密或肉肥美,均與此條文義無關。安政本剜改為「眵」字,極是。宋本卷五《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八·子目》第261條:「傷寒身黃髮熱,梔子櫱皮湯主之。第四十三。」「櫱」(nìe年)字形訛(按:子目誤而正文不誤年),當作「蘗」,安政本改為「蘗」字。安政本以理校法校此兩字。日本安政本刊行後很快傳入我國,對我國傷寒學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仲景全書二十六卷,(漢)張機撰,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趙開美刻本,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藏


簡言之,清末大藏書家徐坊(1864年-1916年),字梧生,又字矩庵,他曾讀過安政本。徐矩庵藏書之富,與江蘇常熟鐵琴銅劍樓瞿鏞(1794年-1840年)、山東聊城楊以增海源閣齊驅並駕。徐坊在台灣故宮博物院藏本卷首寫有題記:「《傷寒論》世無善本,余所藏治平官刻大字影寫本而外,唯此趙清常本耳。亡友宗室伯兮祭酒曾懸重金購此本不可得,僅得日本安政丙辰覆刻本(近蜀中又有刻本亦從日本本出)。今夏從廠賈魏子敏得此本,完好無缺。惜伯兮不及見矣。坊記。時戊申(1908年)中秋日戊辰。」又寫道:「北宋人官刻經注皆大字,單疏皆小字,所以別尊卑也。治平官本《傷寒論》乃大字,經也;《千金方》、《外台秘要》皆小字,疏也。林億諸人深於醫矣!南宋以後,烏足知此?矩庵又記。」


清末楊守敬精讀此書並有批註,批註本藏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


章太炎精研此書。《章太炎全集》第八集《傷寒論單論本題辭》盛讚安政本,並對宋本成書歷史及趙開美本如何傳入日本而演化為安政本以及安政本的重要意義皆有考證。章太炎精通《傷寒論》文獻發展史、明晰《傷寒論》方劑之應用,考其所讀《傷寒論》單論本,乃日本安政本。


1923年惲鐵樵影印安政本,刪丹波元堅序及堀川濟跋,抹掉字旁日文反點符號,封面題以「影印傷寒論趙開美刻本」,此為惲鐵樵偽造之趙本,實安政本也。

1931年上海中醫書局按照安政本原貌影印。 1955年4月重慶人民出版社《新輯宋本傷寒論》、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傷寒論譯釋》,所據底本皆為惲鐵樵本,實亦安政本也。


我國現存宋本《傷寒論》屬於國寶級中醫文獻,在原刻宋本《傷寒論》影印前,唯安政本保存宋本大體面貌。日本森立之(1807年-1885年)《經籍訪古志》云:「《傷寒論》十卷,明趙開美校刻本。楓山秘府藏。每半板十行,行十九字,高五寸九分,幅四寸三分。此本為《仲景全書》中所收,曰翻刻宋板。每卷首題漢仲景述,晉王叔和撰次,宋林億校正,明趙開美校刻,沈琳仝校。其字畫端正,頗存宋板體貌,蓋《傷寒論》莫善於此本,然流傳絕少,僅見秘府所貯。」森立之未曾寓目宋板原刻,對翻刻本已盛讚若此。


簡略回顧安政本這段流傳歷史,可以看出安政本在《傷寒論》版本史上的重要價值和它對推動《傷寒論》學術發展的重要影響。《傷寒論》版本源流與演變非常複雜,六朝階段版本傳承演變尤為紛繁,各家解說不盡相同。章太炎先生基本觀點是:《張仲景方》十五卷包括《傷寒雜病論》,梁阮孝緒《辨傷寒》十卷出自《張仲景方》,通稱「梁本」,梁本分兩途流傳,一為《千金翼方》卷九卷十,稱孫思邈本,一為隋本。太炎云:「孫氏所據為梁本,繼沖所獻、億等所校者為隋本,故一不避隋諱,一避隋諱也。」荊南國末主高繼沖將隋本進獻北宋朝廷,校正醫書局取為底本校正之,成為定本,明代趙開美摹刻,清修四庫時已不可見。趙本「入日本楓山秘府,安政三年,丹波元堅又重摹之,由是復行於中土」。章太炎終其一生未見趙開美原刻本,所讀白文本《傷寒論》為安政本,予以極高評價:「此《傷寒論》十卷,獨完好與梁《七錄》無異,則天之未絕民命也,雖有拱璧以先駟馬,未能珍於此也!」又云:「信乎,稽古之士,宜得善本而讀之也!」


仲景《傷寒論》所據底本為《湯液經法》。《湯液經法》32卷,著錄於《漢書·藝文志》。北宋校正醫書局校定之《傷寒論》十卷上承梁本《辨傷寒》十卷,下啟趙開美本,校正醫書局校定之《傷寒論》在結構上對隋本作了較大改動,如增加子目、遷動方劑、刪除重複、確定三百九十七法等等,已非《辨傷寒》舊貌。我國今存五部趙開美原刻本分初刻本與修刻本兩種,初刻本偶有訛字,台灣故宮博物院圖書館、中國醫科大學本為修刻本,修刻本優於初刻本。台灣本原藏北平圖書館,1941年轉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著名版本目錄學家王重民教授在美國拍攝為縮微膠捲,北京國家圖書館現藏宋本《傷寒論》為縮微膠捲本,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本於1965年送歸台灣,卷首有徐矩庵1908年所寫墨筆題記,卷中及卷終有趙開美「東海仙蠹室藏」朱章,為趙開美手持之工作本,文獻信息富於中國醫科大學本。

日本安政本《傷寒論》對校勘《傷寒論》和研究《傷寒論》文獻史具有重要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書店也是圖書館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