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胎帶來的刺激只持續了一年,去年中國人口出生比上一年少63萬

二胎帶來的刺激只持續了一年,去年中國人口出生比上一年少63萬

2015 年 10 月 29 日,中國宣布全面推行兩孩政策,允許生育二胎。

當時不少人預測兩孩的政策效果有滯後性,2017 年後會逐步顯現,2017 年出生人口將繼續增長。

但人們反應很快,2016 的出生人口確實比 2015 年多了 130 萬人,達到 1786 萬人。

不過政策變化的後續影響沒有第一年那麼明顯。

國家統計局在 1 月 18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 年中國的出生人口為 1723 萬人,比去年還少了 63 萬,這一數據比最低預測還要低。

國家衛計委在宣布兩孩政策後曾預測 2017 年出生人口最低為 2023.2 萬,現在少了 300 多萬。

兩孩政策的影響並沒有人們預想的大。有人認為長達三十年的一胎化宣傳已經讓很多中國人相信「一個就足夠了」。2015 年政府做的調查顯示,2/3 的夫妻不想要第二胎,因為孩子的照料和教育太花錢了。

2015 政府報告還曾估算在小孩前 5 年的成長中,城市家長的花費是農村的兩倍,這還不算進城市附近高額的房租。如今很多老一輩承擔著照顧小孩的責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省費用。但因為人們結婚年齡越來越遲,生小孩也越來越遲,雙方父母的年齡也將更大,同時帶兩個小孩的幾率並不高。

此次新生人口的下滑就像是重演了 2013 年的一幕,那一次增長也只持續了一年。

2013 年國家曾放寬政策,夫妻中如果其中一人是獨生子女,兩人則可以擁有第二個小孩。當時國家估計政策會允許 1100 萬對夫妻擁有第二胎,其中 200 萬對夫妻可能會生小孩,但2014 年末只有 110 萬對夫妻申請了二胎。人們對生小孩的興趣度遠低於國家的預測。

據《經濟學人》分析,一胎政策對今天生育的影響程度本來就很有限,因此取消後的反彈力也不會太大。在大多數國家,隨著國家越來越富裕,自然就會有更少的小孩。中國其實在 1979 年推出計劃生育前,生育率已經在 10 年內從 5.8‰ 下降到 2.8‰,原因是國家不再鼓勵「英雄媽媽」。印度儘管沒有任何一胎政策,但生育率在同時期內也在穩定下降。「發展就是最好的避孕措施,」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教授 Cai Yong 說,他認為即使沒有計劃生育政策,中國出生人口還是會下降,只是變化不會那麼顯著。

儘管中國政府樂於宣稱一胎政策減少了 4 億中國人,但大多數的成功都出現在 1970 年左右(政策實施前)。而之後的下降基本都是個人意願。因此全面推廣二胎在 2016 年也許能看出一些反彈,但長遠看來,中國的出生人口仍然呈下降趨勢。

由於獨生子女政策在全國的推行並不統一,因此各省地區的出生率也略有不同,我們重點選了三個部分進行分析。


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 2016 的出生率排名為最後三位,2015 年排名也在後四位,幾乎沒有任何變化。另外,三省的生育率(一位女性一生中平均生育小孩的個數)均低於 1‰,2016 全國人口自然增長率中東北三省也是唯一的負數,人口呈現負增長。這三個省有點類似美國的鐵鏽地帶(指美國陷入經濟困境的老工業區),這裡充滿廢舊的煤礦和鋼廠。

東三省也曾是一胎化政策最嚴格的地方,因為東北主要以國企工廠為主,員工一旦超生,父母可能就會失去工廠里的工作。2016 年,即使在二胎推出後,遼寧省也推出了《遼寧省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實施辦法》對超生家庭徵收 5-10 倍基數撫養費,超生兩個子女以上的,將以 5-10 倍基數撫養費為標準,按照多生育子女數加倍徵收社會撫養費。種種政策抑制著當地的生育熱情。

此前東北地區的高薪水還能吸引一些外省的移民,但 2000 年後,重工業遇到困境,東北失去了近200 萬人口。哈爾濱是當地最大的城市,據報道,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前期在酒店舉行的招聘會上基本都是來自南方的公司。

同樣沒有變化的還有少數民族地區。

一直以來,少數民族例如西藏、維吾爾族人幾乎不受一胎政策的影響,他們可以擁有兩個甚至更多的小孩。2015 年的政策調整對他們沒有影響。

因此圖表中 2015-2016,這些地區人口出生率幾乎沒有變化。西藏 2015 年的出生率為 15.7‰,2016 為 15.79‰。新疆 2015 為 15.59‰,2016 年降低為15.35‰。


山東是政策前後變化最大的省份,人口出生率從 2015 的 12.55‰ 一躍上升到 17.89‰,在所有省份中排名第一。

山東對生育的熱情其實早在二胎政策之初就顯現出來了,政策實施僅 5 個月後,山東就累計受理「兩孩再生育申請」 22.3 萬份,辦結 20.7 萬份,約佔全國總量的 1/4(遠高于山東佔全國人口的比例);政策實施 1 年,山東仍佔據全國總量的 1/4 左右,山東、廣東、四川三省申請總量佔了全國的一半。

山東省社科院人口研究所研究員劉娜認為山東申請生育二胎的人數較多,與山東省長期累積的生育意願集中釋放有關。山東人一直以來都有較高的生育熱情,計生政策稍一鬆動,就會有大批人選擇生育。

1984 年國家微調了生育政策,由最初的「一孩政策」調整為「一孩半」,即農村戶口的第一胎是女孩的話可以生第二胎。當年山東就生了 213 萬人,相當於四個中等縣的規模。直到上個世紀 90 年代中期,山東人口才進入低生育水平時期。

「一般來說,一些人口大省通常都會有更多的小孩,」 南開大學一位教授在接受中國日報採訪時提到,「那些城鎮化程度高,經濟條件更好的省份小孩更少」。

2016 全國城鎮化率排名中,雖然山東作為全國第三經濟大省,但是鎮化率排名全國 12 位,只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山東的城市發展也以中小城市為主,中心城市規模不大, 撫養成本也相對低。


從另一維度講,按照中國的統計慣例,每年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鑒》都會公布上一年的生育率數據。自 2010 年 - 2015 年, 總和生育率分別為1.18‰,1.04‰,1.26‰,1.24‰,1.28‰,1.05‰,已經低於日本對應年份的生育率 1.39‰,1.39‰,1.41‰,1.43‰,1.42‰,1.46‰,而日本是世界少子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中國 1.05‰ 的數據低於世界銀行公布的其它 199 個國家和地區的生育率,位於全世界最低。

最新出版《中國統計年鑒 2017》已經刪去了生育率數據。

這是 2004 年以來,《中國統計年鑒》第一次刪除生育率數據。目前我們也無法在國家統計局網站上搜尋到生育率,2017 的數字很可能會跌破 1。

從各個維度看,中國都在面對少子老齡化。據統計,由於中國的育齡高峰期女性在未來十年將減少約 40%,出生人口將從 2018 年開始以每年減少 30 萬到 100 萬的速度下滑。

同時,到本世紀中葉前後,預計中國 1/3 的人口年齡將在 60 歲以上。問題早在 2012 年就顯現出來,2012 年中國的勞動力就開始下滑,是 50 年來的第一次。

北京大學教授梁建章認為中國的生育率下降比日本要晚 25 年左右,但遠比日本迅猛。由於中國城市化和經濟發展水平相對低,低生育率帶給中國的人口災難也許會更晚一些,可能會在 10 到20 年後突顯,但這會是未來幾十年的一個大挑戰。

作圖:馮秀霞

題圖:newsfirst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