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人聞風喪膽的狂犬病,你知多少?

人人聞風喪膽的狂犬病,你知多少?

1、狂犬病的概念

狂犬病又稱恐水病(Hydrophobia), 是由狂犬病引起的以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為主的人畜共患急性傳染病。

2、病原學

(1) 狂犬病病毒屬核糖核酸型彈狀病毒。

(2)狂犬病毒易被紫外線、甲醛、50~70%乙醇、汞和季胺類化合物(新潔爾滅)等滅活。

3、流行病學

(1)傳染源

帶狂犬病毒的動物是主要傳染源,我國由病犬傳播的狂犬病佔80%-90%, 其次為貓和狼。發達國家野生動物(如狐狸、蝙蝠、臭鼬和浣熊等)逐漸成為重要傳染源。

(2)傳播途徑

病毒主要通過被患病動物咬傷、抓傷,病毒自皮膚損傷處進人人體。黏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門戶,如眼結合膜被病獸唾液玷污,肛門黏膜被狗觸舔等,均可引起發病。此外,亦有經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報道。

(3)易感人群

人對狂犬病普遍易感,獸醫、動物飼養者與獵手尤易遭感染。一般男性多於女性。冬季發病率低於其他季節。

4、狂犬病的臨床表現

潛伏期長短不一,短的10d, 長的1年,多數1-3個月。兒童、頭面部咬傷、傷口深且擴創不徹底者潛伏期短。此外,與人侵病毒的數量、毒力及宿主的免疫力也有關。

典型病例臨床表現分為三期:

(1)前驅期

大多數患者有發熱、頭痛、乏力、納差、噁心、周身不適等癥狀。對痛、聲、風、光等刺激開始敏感,並有咽喉緊縮感。本期持續1-4d。

(2)興奮期或痙攣期

患者多神志清楚而處於興奮狀態,表現為極度恐懼,煩燥,對水聲、鳳等刺激非常敏感,引起發作性咽肌痙攣、呼吸困難等。本期持續1-3d。

(3)麻痹期

痙攣減少或停止,患者逐漸安靜,出現弛緩性癱瘓,尤以肢體軟癱為多見。眼肌、顏面肌及咀嚼肌亦可受累。呼吸變慢及不整,心搏微弱,神志不清,最終因呼吸麻痹和循環衰竭而死亡。本期約為6-l8h。

5、實驗室檢查、病原學檢查

用患者唾液、腦脊液或死後腦組織混懸液接種動物,分離病毒抗體檢測。

6、治療

目前狂犬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病死率接近100%。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山西醫學教育考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考通 的精彩文章:

TAG:醫考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