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三節:治法及方葯的運用

第三節:治法及方葯的運用

2

清熱法

清熱法是使用寒涼性質的藥物以清熱、瀉火、生津、解毒的一種療法。適用於一切熱性病症,如溫病、瘟疫、痢疾、瘡瘍等。是治療熱性病最主要的治法。

熱有虛熱、實熱的不同。實熱宜苦寒清熱,虛熱宜甘寒清熱。

1

清熱解表

用於清表(衛)分熱,如銀翹散、桑菊飲之類。

2

清熱瀉火

用於清里熱、實熱。熱在氣分的,證見高熱、煩渴、汗多、脈洪大,用石膏湯。如里熱熾盛,證見煩躁口渴、口舌生瘡、便秘尿赤,宜清熱通便以瀉火,用涼膈散。

3

清熱解毒

用於熱毒熾盛的病症。如高熱、頭面咽喉腫痛,用大劑消毒飲。如腸胃積熱、瘡瘍腫毒、高熱狂躁,用黃連解毒湯等。

4

清熱生津

用於氣分熱盛、汗多津傷或津液已傷而餘熱未清的病症,如石膏湯加味、竹葉石膏湯、人蔘石膏湯之類。

5

清熱涼血

用於清里熱、清營血分熱。如溫熱病熱入營分,見高熱、神昏、煩躁、譫妄、身發斑疹等,用清營湯。血分熱盛,見高熱、神昏、吐血、鼻出血或發斑疹等,用犀角地黃湯之類。

6

滋陰清熱

用於虛熱、久熱傷陰。如熱病後期,餘熱未清,陰液已傷的,用青蒿鱉甲湯。陰虛火旺、骨蒸潮熱、盜汗的,用秦艽鱉甲湯之類。

1

注意事項

(1)清熱法應用範圍比較廣,應當辯證選用,清臟腑熱要按臟腑虛實辨證論治。

(2)熱證夾有濕邪,應配合化濕;燥熱應結合潤燥;便秘可結合瀉下。

(3)體質虛弱而有里寒見證者禁用;婦女產後慎用。

2

常用藥物

1

清熱瀉火藥

石膏、蘆根、天花粉——性味甘寒,均能清熱除煩止渴,治肺胃熱盛。但石膏比較寒涼,瀉火力強,用於陽明氣分熱盛或肺熱實證;蘆根清熱之力較緩,用於肺熱咳嗽,兼能清胃止嘔;天花粉生津止渴較好,用於熱證津傷而見口渴,也常用於消渴病(糖尿病),又有消癰腫及排膿作用。

黃芩、知母、梔子、龍膽草——性味苦寒,均能瀉火除煩。但黃芩、知母善清肺熱,用於治療肺熱咳嗽,黃芩又能清熱安胎,知母又能滋陰潤燥;梔子善清心熱,用於心煩躁狂,又能涼血止血;龍膽草善清膽實熱,用於目赤腫痛、脅痛。

竹茹、淡竹葉——性味甘寒,均能清心胃煩熱。但竹茹著重清胃止嘔;淡竹葉著重清上焦熱而利尿,以引心火下行。

黃連、黃柏——性味苦寒,均能清熱燥濕解毒。但黃連善治濕熱下痢、心火亢盛、口舌生瘡;黃柏善治膀胱濕熱、腎火亢盛、睾丸腫痛。

草決明、谷精草、夏枯草——性味甘寒,均能清肝明目。但草決明比較咸寒,有降血壓和調整腸胃通便作用,用於治療肝陽上亢、頭暈、頭痛、便秘;谷精草則偏向於疏風,多用於目生障翳;夏枯草並能散結。

2

清熱解毒藥

銀花、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均有消炎解毒作用,用於癰瘍瘡癤。銀花、連翹又能宣散表熱;蒲公英善治乳癰;紫花地丁善治疔毒。

大青葉、板藍根——均能清熱解毒,涼血散結,用於治療溫病熱毒(乙腦、流腦)、喉痹腫痛(急性咽喉炎、扁桃體炎)、肝炎黃疸以及小兒痄腮等證。

白頭翁——善於清熱治痢,對菌痢、蟲痢均有效。

3

清熱涼血葯

犀角——清熱涼血而清心火,解毒定驚作用頗強,治溫熱邪入心包、熱毒熾盛、發斑吐血、鼻出血等證(由於價格昂貴,可用水牛角代替,效果相同,則量克大十倍)。

白薇、丹皮、地骨皮——均能涼血、退虛熱。白薇多用於產後陰虛發熱;丹皮用於活血行瘀而清血熱;地骨皮常用於陰虛、肺熱。

生地、玄參——均能涼血止血,養陰增液。但生地涼潤之力較強,多用於熱病傷陰、腎火上亢,以及糖尿病等;玄參重在瀉火解毒,又能軟堅散結,用以治療痰火結核、咽喉腫痛。

赤芍、紫草——均能涼血活血。但赤芍又善於消癰散腫,治血分瘀熱;紫草善於透疹解毒,治麻疹血分熱毒,又可作預防麻疹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這些面值的連體紙鈔已經成為」絕版孤品「如果有幸遇到一定要珍藏好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