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Loving Vincent》賞析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Loving Vincent》賞析

梵高生平簡介

梵高全稱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生於荷蘭。

梵高27歲在荷蘭海牙開始學習繪畫,32歲在老家荷蘭紐恩南鄉下畫農民。

沒有受過正統培訓,梵高畫的人物都粗糙、直接,又正因為沒有被傳統藝術技法「改造」過,他的粗糙的筆觸有血有肉、色彩明亮直接。

33歲梵高去巴黎跟弟弟同住,接觸到印象派。同時受到當時流行的日本版畫風格影響。

結交了很多印象派的好友並互相影響、一同創作。並認識了好友高更。

《梵高與向日葵》(Vincent van Gogh painting sunflowers),作者高更

35歲離開巴黎,去了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

《蒙馬特:煎餅磨坊後面》(Montmartre: Behind the Moulin de la Galette )梵高與弟弟西奧一起生活的公寓外景。

36歲患上精神疾病,37歲自殺。

《Portrait》梵高不同時期自畫像

在他生平最後兩年是他藝術創造的高峰期。梵高最著名的作品《Starry Night》就是這個時期創作的。

《至愛梵高》影片風格賞析

和很多其他品類的小眾電影一樣,《至愛梵高》一片低調的上映、默默地下映。可能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有這樣一部影片存在。

在觀影者中,有一部分是帶著孩子去感受藝術的家庭,有一部分是藝術愛好者,還有大部分的人是抱著提升自己藝術修養的態度去欣賞這部藝術片。能夠感覺到的是,導演用力的在豐滿文森特梵高這位藝術家的性格、生平,從而才能讓影片的情節更鮮活、讓觀眾更有代入感和體驗感。 故事本身是圍繞著調查『梵高之死』真相展開,情節也主要靠人物的訪談言論推動,用一個類似偵探片故事手法的倒敘方式,講述了梵高自殺前所經歷的事情並且通過梵高的身邊的人的口述來豐滿故事並帶動整個劇情。

畢竟作為藝術史中最有影響力的畫家之一,梵高已經以多種形式,出現在各種記錄片中,並且被學者們反反覆復研究過許多次。梵高的生平我想大家都已經比較了解並且對他也有一定的認識了,那我們就看一下這部影片拍攝上的特殊手法吧。

《至愛梵高》影片畫面賞析

《至愛梵高》影片拍攝手法

《致愛梵高》整個電影時長僅85分鐘分鐘,但是製作周期卻長達7年。製作團隊在全世界找了15個國家的125位畫家,深入調查了梵高生前的800封書信後,一共畫了65000張油畫,然後以12幅/秒的速度疊加成這部油畫電影作品。觀影的時候就一直在疑惑,到底是後期特效處理的呢,還是手繪加工合成的呢?了解完製作方之後才知道,原來是30位繪畫師的傑作,他們用3年時間畫56800幀油畫才疊加製作成了這部獨特的影片。

《至愛梵高》影片發行機構

《LovingVincent》是世界動畫史上第一部完全以油畫為單幀畫面,剪輯製作而成的動畫電影長片。全部的畫面繪製和數字合成,都在PAWS工作站(Painting Animation Work Stations)完成。

那麼PAWS工作室的幕後出版方什麼組織呢?出品這部史無前例的油畫動畫長片的機構,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波蘭和英國合作的動畫工作室BreakThruFilms。

BreakThru Films目前最成功的作品當屬2008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的《彼得和狼》。該片也同時獲得了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水準最高,享有「動畫奧斯卡」美譽的法國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

《彼得和狼》改編自前蘇聯作曲家、鋼琴家和指揮家普羅科菲耶夫(Sergey Sergeyevich Prokofiev,1891-1953)的一部同名管弦樂童話。講述一個小男孩彼得與一隻來犯的灰狼鬥智斗勇的故事。

BreakThru Films在製作《Loving Vincent》的資金來源上也和其他常見的方式有所不同:除了常規的投資人渠道,還通過眾籌網站Kickstarter募集資金,更通過開發該影片的周邊產品來獲取收入。整部片子預計花費了450萬歐元。

《至愛梵高》影片觀影感悟

觀影結束後,我詢問了同去看電影的朋友們

——朋友A (金融從業者)在觀影期間一臉困惑,影片結束後恍然大悟好像找到了藝術的真諦。我問他是否感悟到了藝術的召喚,他揮揮手、認真的附在我耳畔跟我說:有沒有發現最近梵高風頭很大?這肯定是梵高的收藏家們投資拍的這個電影啊!這樣梵高的作品價值又幾倍攀升,梵高作品升值空間又大幅度增長,這拍電影的幾百萬歐還不及一個作品的拍賣成功的手續費呢……

這等真知灼見讓我這個藝術工作者竟啞口無言。細細想來也竟有一定的道理……畢竟很少一部分有藝術家真的能憑自己的作品來反哺自己的,而幕後的經紀人、畫廊和商人們通常都能通過藝術品運營都賺的盆缽滿載。

——朋友B(科研工作者),全程在打瞌睡,在藝術片的海洋中怕是做了一個很有深度的美夢。觀影結束朋友B帶著很多問題來諮詢我:梵高為什麼這麼厲害?他這個流派就是因為他而紅的吧?

我也與他一同陷入沉思,我想未必是因為梵高他本人的畫工有多卓越,也未必是因為他的創造力對世人的巨大震撼等個人元素讓他的作品對藝術史造成如此巨大的影響。其實很多藝術家的成功很多時候是時事造人,亦或者可以說很多藝術家也經歷過造化弄人的時代。在人類文明史的發展長河中,文化、思想、科技和經濟變遷的大浪中,藝術的某一種風格往往擔當了時代變遷的一把利刃,這把利刃切入了時代的咽喉,被時代推向風浪上,也會被時代瞬息捲入漩渦中。政治、科技、藝術都是環環相扣息息相關的,很多微妙的事情我們在弄潮中也說不清楚,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就是,藝術一定是人類文明波瀾廣闊的長河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就在你身邊。

致敬文森特 梵高,致敬藝術,致敬生活。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