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德媒又挖苦印度,經濟曾與中國平起平坐,如今GDP只是中國零頭

德媒又挖苦印度,經濟曾與中國平起平坐,如今GDP只是中國零頭

德國多家媒體1月19日發表了題為「西門子公司將使印度地鐵電氣化」的文章。文中稱,這家德國企業上周公布了在印度大陸上的一項交易:短途交通運營商甘地訥格爾-艾哈邁達巴德城際特快鐵路公司把艾哈邁達巴德一段長約40公里的鐵路線的電氣化工作委託給了西門子公司。這個大都市是莫迪家鄉古吉拉特邦的經濟心臟。

隨著中國的崛起,曾經與我們情況類似的印度卻有點尷尬。如今可以在很多媒體上都可以看到有關印度的文章,內容千篇一律,大多是描述印度的落後,當然也不乏一些文章來寫印度某些領域的領先。看慣了這種文章,讓很多人覺得我們是在夜郎自大,那麼,現實中或者外媒眼中的印度是什麼樣呢?

在德企進軍印度地鐵的氛圍下,德國《新德意志報》1月19日刊登文章稱,印度出現了一個趨勢,每年有大量人口進入城市--希望找到工作並獲得小康生活。這給負擔過重的基礎設施帶來了壓力。尤其是「人口壓力」(印度國內稱為人口紅利)吞噬了經濟增長:近一半印度人口年齡在25歲以下,數百萬年輕人湧入就業市場。與此同時,印度人口年增長率達到1.2%(2016年)。鑒於這種發展趨勢,這個社會分 化嚴重的國家2017年實現的6.7%的實際經濟增長率對於有效消除貧困來說還是太低。

莫迪的上台讓很多人認為是一個新時代的來臨,他在古吉拉特邦執政十多年,把這個擁有6000萬人口的地區變成了經濟上的領頭羊。他在2014年也用同樣的承諾贏得了印度議會選舉。不過,很多問題似乎莫迪並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應對,比如能源供應、官僚主義盛行、高通貨膨脹率、基礎設施糟糕、種族思維、宗教沖 突和赤貧等問題,而這些問題,恰恰是使印度無法獲得資本的關鍵。

文章認為,20年前印度和中國在經濟上還平起平坐,如今中國按計劃已經崛起為世界經濟大國。現在,這兩個國家沒有共同點:根據官方數據,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約為3萬億美元,擁有同樣多人口的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為13萬億美元。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資本不願意在印度生根發芽,大多數西方企業除了在德里和軟體中心班加羅爾投資外,也不願在其他地方投資。即使近些年來咋中國投資成本加大,但是多數企業的第一選擇是東南亞,而不是南亞。

莫迪當選暫時帶來了動力。2015年印度經濟增長率達到8%。但被拖延的稅收改革卻在全國執行不力。取消大額貨幣旨在打擊腐敗,但阻礙了經濟發展,因為這關係到日常支付手段。退出流通面值為500盧比和1000盧比的紙幣還不值10歐元和20歐元(1歐元約合7.85元人民幣)。

此外,我們還可以注意到,在世界銀行最近發布的商業環境排名表上,印度在190個國家中排名第100位。目前,資本家似乎也不再相信莫迪這位經濟自由主義者。因為莫迪推行的計劃就像特朗普在美國推行的計劃一樣,在公共採購中應該優先考慮印度企業,至少一半價值創造應該在國內完成,這大大打擊了外資的進入,而且令人尷尬的是,印度卻沒有像美國一樣的強大創造力和生產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情熱點 的精彩文章:

韓國泡菜進口99%來自中國,你去韓國吃的可能是中國泡菜

TAG:軍情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