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加坡英國守軍向日軍投降,有位日後成為名人的青年在「大檢證」中險些遇害

新加坡英國守軍向日軍投降,有位日後成為名人的青年在「大檢證」中險些遇害

劇照

1942年2月15日,面對日軍的鐵蹄,號稱能堅守幾個月的駐新加坡英軍立即潰如潮水,英軍守將在緊急請求丘吉爾同意後,低下高貴的頭顱,打著白旗向日軍第25軍司令山下奉文繳械投降。

山下奉文接受英軍投降

山下奉文手下的有一位非常精明的參謀,叫辻政信,他向山下奉文報告說,日本解決不了中國問題,全是因為華僑的支援。

一份日本外務省的《新加坡福建華僑情勢調查》顯示,平均每五百個華僑里就有一個抗戰籌賑會。華僑幾乎是全民參與新加坡的抗戰,他們決不投降,要像自己祖國的抗日將士那樣,抗戰到底,流完最後一滴血。有「南洋王」之稱的陳嘉庚,是華僑籌款的領袖,也是華僑抗日的號召者,先行者。

劇照

令山下奉文最為頭疼的是,華僑堅決抗日,不會向日軍屈服。軟硬兼施,全無效果。他惱羞成怒地下令,找出抗日華僑,加以集體消滅。此時有不少日本僑民充當日軍的耳目,他們混在華僑抗日隊伍中,誰是抗日積極分子,他們了如指掌。這些日本人向日軍報告後,日軍從1942年2月18日至25日,進行了所謂「大檢證」。

如圖

日軍「大檢證」中抓捕抗日華僑

日軍殺害抗日華僑

這些類似國內日軍三光政策的「大檢證」,抓出了幾萬名華僑,將他們統統押到偏遠的海邊集體槍殺,還有大量華僑被押送到泰國修建「死亡鐵路」。

支援祖國抗戰的南僑機工親屬,更是被日軍視為「通敵」,也遭到殘酷殺戮。

青年李光耀

晚年李光耀

在日軍瘋狂的「大檢證」中,有一位日後人們非常熟悉的面孔,他就是新加坡華人李光耀。李光耀祖籍廣東梅州市大埔縣。自幼就接受英式教育,成績出尖,12歲時考入當地頂尖的英校萊佛士書院初中部,18歲時又出類拔萃地考入這個名校的高中部,但是,日軍佔領了新加坡,英國人辦的學校紛紛關門,有的毀於戰火。

李光耀不得不中斷學業,參與青年學生組織的地下抗日鬥爭,就在這期間,他在日軍「大檢證」中被抓,時年19歲的李光耀被逼下跪,險些死於這場大屠殺。戰爭結束後,李光耀榮獲大英帝國女王獎學金,並開始赴英國留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古也論今 的精彩文章:

他抬出自己的棺材指揮守軍阻擊解放軍攻城,兩年後享受了毛澤東罕見的特殊禮遇

TAG:談古也論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