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上的今天,他們發出了宣言,如果馬上行動,大清朝可能就不會亡!

歷史上的今天,他們發出了宣言,如果馬上行動,大清朝可能就不會亡!

現在研究有關宗社黨的文章,大部分重點放在進入民國後,他們搞復辟和滿蒙獨立運動上,如今天,我們發表的武育文老師的文章,就是關於在民國後,宗社黨從事滿蒙獨立運動。

歷史上的今天,是宗社黨發表宣言的日子。此文,我是想回顧一下晚清最後的歲月,宗社黨是如何應對袁世凱逼宮要求隆裕太后退位的。

我們現在就穿越回晚清,1911年10月10日發生辛亥革命。如果大清政權是有強有力人掌握,此問題也不難應付。不用說康熙爺再現,面對北有準噶爾汗國和俄羅斯彼得大帝的危險,面面對三藩之亂,最後全部解決。因為相當是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康熙因此建立起偉業,被稱為千古一帝。就是換成慈禧太后,就像面對太平天國一樣,也能化險為安。

糟糕的是立了幼帝,就皇帝本身來說,還不能親政。隆裕太后和攝政王載灃都處理不了大事,如果國家一點問題沒有,或許還能延續,一旦發生大事,他們都無法應付。這就是晚清最高決策層,由最不該出現的這些人掌握。而此時候,還有吃裡爬外的慶親王等,滿洲自身強硬派,如鐵良、良弼等軍事人才不要,偏要啟用慶親王推薦的早有異志的袁世凱。最糟糕人,走了最糟糕的棋。這一系列的糟糕,壓的大清國喘不上氣來。

如果最糟糕的人,沒有走最糟糕的棋,哪怕就是不戰不和,觀望一段時間,南方各省獨立,因為沒有財政來源,也要崩潰。

但這最糟糕的棋,就是重新啟用袁世凱,本來馮國璋的軍隊已經拿下漢口和漢陽,袁世凱一上台,馬上叫停。把馮國璋調走,要與南方議和。

南北議和,雙方確定,是由袁世凱政府召集全國國會,決定國體。根據發現的早期清帝退位詔書,是要舉行全民公決,由民主方式決定是君主立憲還是共和立憲。

但南方突然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袁世凱馬上翻臉,認為南方不守信用。經溝通,南方答應只是臨時政府,選出的是臨時總統。如果袁世凱能讓清帝退位,就由袁世凱擔任第一任正式的總統。於是後面出現了袁世凱逼宮,要求隆裕太后退位。

就這時候,宗社黨登場了。

1912年1月12日, 清皇室貴族分子良弼、毓朗、溥偉、載濤、載澤、鐵良等召開秘密會議,1月19日以「君主立憲維持會」的名義發布宣言,被稱為「宗社黨」(即「宗廟社稷」的簡稱)。成員胸前刺有二龍圖案,滿文姓名為標誌。他們主要在首都京師和北洋大臣的總部天津進行活動。

歷史上的今天,就是1月19日,宗社黨發出宣言,也就是公開信,要求隆裕太后撤銷袁世凱內閣,交由毓朗、載澤出面組閣,建立戰時內閣,鐵良出任清軍總司令。良弼主要負責率領軍隊平息南方叛亂,良弼表示願意立軍令狀,保證三個月拿下南方各省,否則願意提頭來見。

但隆裕太后,在最後的關頭,沒有答應宗社黨的要求。

但革命黨心虛,馬上組成暗殺團,事過八天,就搞恐怖活動,炸傷了良弼。當時良弼並未傷到要害,但袁世凱買通看病中醫,下毒藥暗殺了良弼。相當是革命黨和袁世凱聯合殺死了良弼。

良弼是宗社黨骨幹,良弼一死,宗社黨已經難有作為,時間過去不到半個月,隆裕太后就宣布退位了。

話說,這宗社黨也有些愚忠,他們寄托在隆裕太后讓他們重新組閣。他們應該拋棄幻想,直接發動兵諫,動用大清禁衛軍,當時大清禁衛軍還是完全聽從良弼的,發動政變。那大清可能就不至於亡。關鍵宗社黨推薦出組閣領頭人毓朗、載澤也不果斷,應該直接由良弼負責兵變,並由良弼建立起強有力的戰時內閣,或許大清能走過這次難關。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