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辛亥革命後,清朝本來要誓死抵抗,但是因為這個女人最終承認共和

辛亥革命後,清朝本來要誓死抵抗,但是因為這個女人最終承認共和

隆裕太后姓葉赫那拉氏,桂樣之女,慈禧太后的侄女,由慈禧太 後指定為光緒帝之後。光緒帝寵愛珍妃,一生始終不喜歡隆裕。光緒 三十四年(1908年)光緒帝和慈禧太后相繼死亡,溥儀繼位。慈禧太后 臨終時指立隆裕為皇太后,其遺詔中說,凡軍國大事攝政王當秉承後意 辦理。

隆裕太后為人庸碌無識,但又一心想仿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故 對溥儀之父、監國攝政王載灃十分不滿。武昌起義爆發後,隆裕太后最 初主戰,以後鑒於革命勢力的強大,在袁世凱的威脅利誘下,同意讓出 政權,實行共和,於是下詔遜位,這樣就避免了一場更大規模的國內戰 爭。其實隆裕太后對共和並不了解,只不過認為把攝政王載洋之權移交 給袁世凱而已,所以在遜位詔書中有「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 政府」的話。在清帝溥儀遜位以後,一切並不像她想像的那樣,於是終 日憂鬱,積鬱成疾,1913年2月22日晨兩點半,因患痰症,醫治無效去 世,享年四十六歲。

隆裕太后六脈剛絕,首領太監便馬上去養心殿向溥儀報告。溥儀當 即下了 「哀旨」:「朕以沖齡,欽奉皇祖妣孝欽顯皇后懿旨,承繼皇考 穆宗毅皇帝為嗣,併兼承皇考德宗景皇帝之祧,仰蒙兼祧皇妣大行皇太 後。……自去歲冬令以來,漸致違和,屢進湯藥調理,方期日就安痊, 不意服藥罔效,遽於正月十七日丑時仙馭升遐。……謹遵遺制,穿孝百 日,並素服二十七月,稍申哀悃。」當時申初,大行隆裕太后升入梓 宮。然後掌禮司首領太監用鵝黃吉祥轎將梓宮從長春宮出吉祥門,由景 運門進錫慶門、皇極門、寧壽門,至皇極殿停靈。溥儀及各王公后妃隨 即至梓宮前祭奠舉哀。1913年2月27日溥儀照舊例尊謚大行隆裕皇太后 曰「孝定」。據謚法考解釋,大應慈仁曰定。認為隆裕太后德行淵涵, 仁慈博被,徽音懋著,超越前古,所以謚曰「孝定」。

民國政府得到隆裕太后去世的消息後,總統袁世凱立即派國務員 蔭昌前往皇極殿靈堂,恭代致祭。接著國務總理趙秉鈞等民國黨政要 人一一前往皇極殿弔唁。為表示沉痛哀悼,袁世凱下令全國下半旗致 哀三日,文武官員穿孝二十七日。參議院除下半旗外,於2月26日休會 一天。2月28日為祭奠之期,袁世凱臂帶黑紗舉哀致祭,並特備賻儀 三萬元。

外地軍政要員,也紛紛向清室發來唁電。副總統黎元洪唁電稱隆裕 太后「德至功高,女中堯舜」。山西都督閻錫山唁電稱:「皇太后賢明

淑慎,洞達時機,垂憫蒼生,主持遜位。視天下不私一姓,俾五族克建 共和,盛德隆恩,道高千古。」國民哀悼會的發起者吳景濂發表公啟 說:「隆裕太后以堯舜禪讓之心,贊周召共和之美,值中國帝運之末, 開東亞民主之基。順天應人,超今邁古。……僉謂美利堅之獨立,受戰 禍者或七八年,法蘭西之革命,演慘劇者將數十載,雖伸民氣,實苦生 靈。前清隆裕皇太后,默審潮流,深鑒大勢,見機獨早,宸斷無疑。詔 書一下,化干戈為壇坫,合五族為一家,大道為公,紛爭立解。蓋寧可 以敝屣天下,斷不忍塗炭生民,所謂能以私讓國。」並倡言於3月19日 在太和殿開全國國民哀悼大會。

隆裕太后的梓宮,於1913年4月3日運往易縣西梁格庄。1913年12月 13日申初二刻,與光緒帝梓宮同時安葬在金龍峪崇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濛歷史堂 的精彩文章:

房山長溝唐代大墓里壁畫是各種牡丹圖案,唐代人那麼愛牡丹嗎

TAG:迷濛歷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