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趁熱吃,毀了多少中國人的胃?別讓孩子的胃「步你的後塵」

趁熱吃,毀了多少中國人的胃?別讓孩子的胃「步你的後塵」

「趁熱吃」吃出病來!

冬季寒冷很多人都喜歡吃火鍋。吃火鍋的時候,把生料放進鍋里,湯水滾開後,撈起來蘸料吃,「熱氣騰騰,實在是太爽了!」

張先生是「火鍋達人」,特別喜歡「趁熱吃」。

不過,連著吃了幾天的火鍋後,張先生髮現出現喉嚨不適,趕緊去醫院就診。

醫生告訴張先生,由於經常趁熱吃東西,導致其管道黏膜被燙傷。

醫生還特別指出,長期吃過熱的食物,容易影響身心健康,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胃病。

其實,不只張先生喜歡「趁熱吃」,「趁熱吃」其實可以說是中國人飯桌上的傳統。但這樣的「傳統」卻極容易吃出病來。經常進食過燙食物,口腔與消化道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

中新網曾經報道:

漢口的張大媽,57歲。

兩年多前,偶爾會有胃部反酸的習慣,但也沒有太在意。

沒想到,到了近期,這癥狀出現得越來越頻繁。

每次只要吃完飯,胃裡就反酸難受,還乾嘔、上腹痛得厲害。

發展到最後,甚至吃什麼就吐什麼,感覺像是要把五臟六腑都吐出來。趕緊跑到醫院去檢查,做CT,一看就嚇壞了!

醫生髮現她的食道裂孔,撕開了一個直徑6cm的口子,導致她有一部分的胃,竟然通過口子,從腹腔竄到了胸腔,已經在胸腔中和肺、心臟搶地盤,還擠壓了心臟。

醫生說,這種病叫「食道裂孔疝」。

張大媽怎麼就患上這種病了呢?

原來,張大媽有個不良習慣:吃東西喜歡「趁熱吃」。

尤其愛吃火鍋,剛從火鍋里涮出來的食物,熱氣騰騰、特別燙嘴,她也不管不顧,馬上就往嘴巴里送。

長期這樣吃過燙的食物,損傷了食道黏膜,引發慢性食管炎。

然後進一步引發頻繁嘔吐,把食道裂孔就生生撕扯大了。

張大媽這個病,歸根結底,就是因為「趁熱吃」這個不良習慣。

在進食的時候,當感到燙嘴而立刻下咽到肚子中,也就沒有那麼燙了,但實際上在無形中直接危害身體健康。

來來來,趁熱吃

「來來來,這菜剛燙好,趁熱吃……」

餐桌上,這樣的寒暄話在正常不過了,至於會吃出病來?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奇怪。

「趁熱吃」不應該是對腸胃好的嗎?怎麼就會危害到身體健康呢?尤其是在冬天,在火鍋店滿頭大汗吃著火鍋,享受熱辣痛快的感覺,難道不爽嗎?

趁熱喝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補身又暖身,難道對健康沒好處嗎?剛剛沖泡好的熱茶,散發著沁人肺腑的茶香,趁熱飲下,難道也不健康嗎?

其實,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食道癌等多種消化道疾病的發生與飲食過熱有很大關係。這是因為人的食道壁是由黏膜組成的,非常嬌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過這個溫度,食道的黏膜就會被燙傷。過燙的食物溫度在70℃~80℃左右,像剛沏好的茶水,溫度可達80℃~90℃,很容易燙傷食道壁。如果經常吃燙的食物,黏膜損傷尚未修復又受到燙傷,可形成淺表潰瘍。反覆地燙傷、修復,就會引起黏膜質的變化,進一步發展變成腫瘤。

尤其是孩子。

孩子的口腔比成人的更嬌嫩,溫度過高的食物被孩子吃進嘴裡,因為太燙而導致孩子急著把食物吞進肚裡,這些被急速吞下的食物在吞咽的過程中仍然會保持較高的溫度,長期如此很容易影響孩子的食道功能的。

「趁熱吃」五宗罪

中國人偏愛熱食,喜歡趁熱吃,愛吃火鍋、愛喝熱茶……食道癌成了中國最普遍的四種癌症之一,發病率位居世界首位,與這種飲食習慣恐怕不無關係。

1、飲食過燙不利於消化吸收。

食物太燙,在口腔存在時間偏短,咀嚼、刺激唾液分泌及與之混合的過程都不充分,這不利於飲食的消化吸收,而且高溫的刺激往往掩蓋了味覺的充分體驗,常常難以細細品嘗食物的美味,長此以往,往往對其他食品食之不香,嚼之無味,飲食會越發單一溫度在40℃左右的食物最合適,這類食物既不燙嘴,還能細嚼慢咽,以便對食物營養進行消化吸收。

2、飲食過燙易引發急性胃炎。

經常吃燙飯、喝燙湯的人,損傷的食管黏膜壞死後,形成假膜,脫落後就成為潰瘍,這種潰瘍癒合後,能形成瘢痕,造成食管狹窄,得這種病的人,常自覺胸骨後面疼痛和有灼熱感,有時會出現吞咽困難的癥狀,還可引起急性單純性胃炎。

3、飲食過燙易引發食管癌。

長期食用過燙的食物,容易使食管黏膜上皮受損,誘發諸多病變,最重要的是,當黏膜上皮長期受到熱食的刺激,便難以癒合,病情容易反覆,最終可能造成癌變,便會成為食管癌

4、飲食過燙引發胃癌。

長期過燙的飲食,還容易損害胃黏膜,容易引起胃炎、胃潰瘍,且容易使胃黏膜代償性加快增殖,從而產生癌變,尤其進食過燙的煎炸類食物,因為煎炸類食物本身就可能含有一些致癌物質,當胃黏膜受到損傷以後,這些致癌物質更容易進入人體,大大增加胃癌的發病概率。

5、其它。

過熱飲食還會導致很多其它疾病,如口腔黏膜潰瘍、熱過敏性牙痛等;還會導致舌體的味蕾受到損害,味覺敏感度下降,咀嚼食物難以嘗出香味;若食管黏膜上皮受到太燙的食物刺激,可能會出現糜爛、炎症等不良癥狀。

不冷不熱,延年益壽

近日,據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的一項報告指出,吃得過冷過熱都會有損腸道和身體機能,平時多吃和體溫相近的食物,可以延緩腸胃老化,助人延年益壽。

因此,最合適的食物溫度是「不涼也不熱」。許多家長在給小寶寶喂飯時,都會吹至微溫後再喂,其實,這個溫度對成人來說同樣是最合適的。用嘴唇感覺有一點點溫,也不燙口,就是最適宜的。

過燙食物除了危害健康外,還影響食物的口味,因為許多食品的口味不僅與加工過程及保鮮有關,而且與加熱食品的溫度有關。

最後小編再來為大家列舉一些常見食品的加熱溫度:

「世間唯有美食和愛不可辜負。」掌控好食物的溫度,既是對食物的尊重,也是對自己和家人健康的保障。

-END-

作者:圈媽。文章素材來源網路,孩教圈圈媽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孩教圈微信公眾號(ID:HZJYAPP)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孩子教育網 的精彩文章:

班主任提醒:不愛閱讀的孩子,將會淪為潛在的差生…

TAG:孩子教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