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渡河峽谷的曠世風光

大渡河峽谷的曠世風光

老蒼溝「一線天」鐵路石拱橋

大渡河峽谷

醒目的峽谷標識

樂山日報 馬恆健 文/圖

一個人文地理作家筆下的樂山

一條30公里長的峽谷,谷深最大達2600米;谷底湍急的河流,最窄處卻只有50米。這條峽谷,便是被地質學家譽為「地質天書曠世幽谷」的大渡河峽谷。

大渡河峽谷,西起雅安漢源烏斯河鎮,東至金口河區。

峽谷里,幾乎與河面垂直的懸崖上,石片層層疊疊,宛如一部部神秘而古老的「地質天書」,記錄著大峽谷十億年的演化歷史。它獨特的地質結構,不但呈現著奇特的地理景觀,也孕育出獨特的人文景觀。

峽谷風光

大峽谷兩岸,不時出現與大渡河垂直的一條條支溝。這些支溝溝底寬度常常不足20米,而支溝兩邊的崖坡高數百米至千米,無一例外的呈現著絕壁深澗一線天的景觀。北岸的老蒼溝、白熊溝、順水河峽谷,南岸的毛不耳溝、寶水溪等,景色極為綺麗,如今已是徒步穿越、溯溪或探險的絕佳之地。

金口河大橋北橋頭,正對著一條深溝,這便是蘊含豐富人文歷史信息的順水河峽穀穀口。

剛進谷口,道路便向左急轉攀升。很快,大渡河便在山下細如飄帶,隨即被重崖疊嶂遮敝。公路兩側一座座海拔一千多米的山體,或張裂著一道道寬僅十多米的微型峽谷,令人感到詭譎莫測;或一條條縱向的裂隙,令人感到險惡猙獰。

在順水河峽谷里,蜿蜒著一條當年與滇緬公路齊名的樂西公路。這條被歷史學家譽為血肉築成的長路,大方向與大渡河並行,但盤纏於大瓦山的峻岭之中,在烏斯河鎮與現省道相接後,最終抵達西昌。

驢友樂園

繼續沿大渡河北岸省道溯河而行,要經過樂山與雅安交界處的白熊溝,這是大渡河峽谷著名景觀,全長約7公里,其峽谷直抵大瓦山南麓。

白熊溝峽谷沿途深邃清幽,風景奇絕。兩岸高差近千米的絕壁間,草木高懸、遮天蔽日,懸泉如練、飛瀑濺玉;岩崖上的怪石呈千姿百態的人物或動物狀,是栩栩如生的天然石刻。秋冬時銀裝素裹,春夏間山花爛漫,與「諾亞方舟」大瓦山共同構成一副天然的神奇畫卷。「白熊溝」的得名源於這裡曾經是大熊貓棲息之地。

從溝口向南穿越,可抵達大瓦山瓦山坪。近幾年,這條路線成為驢友們攀登大瓦山的又一條經典路線(另一條攀登大瓦山的路線,是從此山東北方向的永勝鄉五池村上山)。這條路其實還不能稱之為路,只能在溝內順著山溝的自然走向,在布滿亂石的溝底穿行。在接近大瓦山南麓之前,總體來講坡度並不陡,但需要不斷地在大大小小的亂石堆上跳躍繞行。這對於負重在身的驢友,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沿省道再向西行,便會看到大渡河峽谷的另一條支溝老蒼溝。溝口,一座跨度達54米的鐵路橋特別引人注目。這座被命名為「一線天橋」的成昆鐵路橋,至今仍保持著中國最大跨度鐵路石拱橋的記錄。老蒼溝出口段600米長的峽谷,兩邊刀切斧砍般的山崖絕壁高達200多米,而谷寬僅20多米,最窄處近10餘米,在谷底仰視,只能見到窄窄的「一線天」。

從「一線天」附近往崖上爬,到達一個有五六百人的彝族村落古路村。

古路村位於大渡河峽谷入口的絕壁之上,其村民祖祖輩輩都生活這裡,已經不知有多少代了。他們的先祖是為了躲避戰亂,遷徙到這深谷絕壁之上的。多年來,古路村的人要到外邊去,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從懸崖下到大渡河邊。所謂的路,其實是用木棍綁成的梯子搭在陡峭之處,連木梯也不能搭建的地方,則用小酒杯口粗細的藤繩上下。當地人下山,身上還要背山貨;上山,身上要背鹽巴布匹。稍不留神,就會墜入谷底,死無葬身之地。

直到20世紀60年代修築成昆鐵路時,築路的鐵道兵用鋼板在陡險處焊起了一道道鋼梯子,2003年政府出資,村民出力,又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不到一米寬的路,古路村村民才結束了如猴子在樹藤上「盪鞦韆」上下的歷史。

如今,這上下古路村的奇險之路,已成為攝影愛好者居高臨下,拍攝氣象萬千的大渡河峽谷風光的絕佳之地;大渡河岸峭壁上的布依、田坪、二坪等彝族村寨,依山傍水臨近原始森林,也成為人文地理探秘者了解當地原汁原味的民俗民風的理想之地。

在大渡河峽谷西端的峽谷口,有一個突出的崖台——蘇古坪。大渡河水自西而來,河床至此驟然收窄,在峽口形成一個天然的石門。當地政府利用蘇古坪這一處難得平闊台地,修建了一處包括一座高十多米的紀念碑在內的觀景台,供遊人觀賞和拍攝峽谷風光。從這裡遠望峽口內,只見雲霧繚繞,峭壁崢嶸,更顯大峽谷的深邃莫測。

交通奇蹟

舉世聞名的成昆鐵路的大渡河峽谷路段,兩岸山勢陡峭,平地很少,因此僅隧道就有14條,總長達21公里,占該段線路長度的80%以上,從而使這段鐵路幾乎完全成為封閉鐵路。而隧道之間,幾乎全為橋樑相連。

儘管成昆鐵路就在306省道的上方百米左右處並行著,但駕車沿大渡河畔的省道行駛過程中,幾乎看不到成昆鐵路的蹤跡,只有經過一個個與大渡河峽谷相交的支溝溝口時,那赫然出現的隧道口、跨越支溝深澗的橋樑,以及突然從橋上疾駛而過的列車,才會讓人感到一種莫名的震撼。

20世紀60年代修建的成昆鐵路,鐵路建設者們創造了許多世界奇蹟,留下了不少勝景。1964年建造的老蒼溝「一線天」鐵路石拱橋,比此前世界上最長的法國鐵路石拱橋還長14米,成為世界鐵路大跨空腹石拱橋之最。在「一線天」和烏斯河火車站之間,瀑布溝與大渡河交匯處,從溝谷建造了兩根高達50多米的橋柱,承載著長達70多米的連接兩頭隧道的懸空鐵道。橋柱旁邊高聳入雲的崖體上書有「天下第一柱」五個巨字,使之成為大渡河峽谷里又一人文景觀。

大渡河峽谷里,坐落著中國鐵路史上惟一的洞中火車站——關村壩火車站。該車站是1969年開通的,共有三股道,一二道在外,第三道在隧道內。若列車經過第三道,值班員都要進隧道接發列車。據說是因為當時修建火車站的時候,由於大峽谷的獨特地質因素,始終找不到一塊較大的壩子建站,最後不得不開鑿洞穴,從而形成了洞中火車站的奇景。

大渡河峽谷,集峽谷奇峰地貌、高山自然生態、人類文化遺迹等多種旅遊資源於一體,是堪與長江三峽雄峻風光相媲美的絕世幽谷。

原標題:大渡河峽谷的曠世風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川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TAG:四川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