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容齋茶話 莫高窟的苦難史 強盜記錄中的莫高窟

容齋茶話 莫高窟的苦難史 強盜記錄中的莫高窟

容齋 發現美好 收藏精彩

莫高窟的苦難史

美麗神秘的莫高窟,經歷了從十六國至清,十個朝代1500多年的洗禮,從盛唐時期的輝煌到元明之後的衰落,隨著絲綢之路的廢棄,莫高窟逐漸淡出於世人的視野中。

1. 發現

提到莫高窟,就不能不提「王圓籙」,俗稱「王道士」。

王道士與他的墓

王圓籙因饑荒離開家鄉湖北麻城流浪,歷經磨難,在酒泉出家當了道士,最後落腳在早已衰落不堪的敦煌莫高窟。

清光緒二十六年5月26日(1900年6月22日),王圓籙用河水沖刷被流沙掩埋的一個三層洞窟,「沙出壁裂一孔,彷彿有光,破壁,則有小洞,豁然開朗,內藏唐經萬卷,古物多名,見者多為奇觀,聞者傳為神物。」(王圓籙墓誌所錄)

王道士在為第16窟(現編號)清除淤沙時,偶然發現了北側甬道壁上的一個小門,打開後,出現一個長寬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現編號為第17窟),這就是著名的「藏經洞」。

寶藏

藏經洞封存了4至11世紀初(即十六國到北宋)的文獻、絹畫、紙畫、刺繡、法器等各類文物,約計5萬件,5千餘種。其中90%是宗教文書,非宗教文書佔10%。後者的內容包羅萬象,經、史、子、集、詩、詞、曲賦、通俗文學、水經、地誌、曆書、星圖、醫學、數學、紡織、釀酒、熬糖、棋經等一應俱全,還有大量民間買賣契約、借貸典當、賬簿、戶籍、信札等。

洞窟里密藏的大量經卷、繪畫、文書,都是唐代和北宋前期的文物,文書除漢語寫本外,還有古藏文、于闐文、梵文、回鶻文、栗特文、突厥文、龜茲文等寫本。

這些來自絲綢之路的中世紀珍寶,與殷墟甲骨文、漢簡、明清檔案,被譽為中國近代古文獻的四大發現。但由於最初發現時的原貌沒有一份詳細而科學的記錄和目錄,至今藏經洞珍寶的確切數量眾說不一。由於盜寶者紛至沓來,使藏經洞及敦煌石窟中的諸多珍寶流散在世界上13個國家。

浩劫

藏經洞文物發現後,王道士並沒有認識到文物的珍貴价值,而將它作為巴結交識官吏的贈物禮品。他從藏經洞中取出部分寫卷、佛畫等,分贈肅州兵備道廷棟及本縣官員鄉紳,此為藏經洞文物流出之始。

由此,一個個悲壯的、令國人恥辱的故事啟幕。

1. 1905年10月,俄國人奧勃魯切夫是最早來到敦煌藏經洞的外國人。他僅以6包劣質石蠟為餌就輕易地從王道士手中換走了600多卷文書和寫經,開啟了敦煌盜寶的大門。

2. 1907年,接踵而至的是英籍匈牙利人、考古學者斯坦因。他最終只用了200兩銀兩,便換取了24箱寫本、繪畫和5大箱文物藝術品帶走。

斯坦因 (圖 中)

1914年,斯坦因再次來到莫高窟,又以500兩銀兩向王圓籙購得了570部敦煌文獻。斯坦因兩次掠走遺書、文物一萬多件。

這些藏品大都捐贈給了大英博物館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現擁有與敦煌相關的藏品約1.37萬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

3. 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在洞中揀選了三星期,最終以600兩銀兩為代價,獲取了1萬多件堪稱精華的敦煌文書,他盜走的經卷是最有價值的與最精華的。比如有關道教經典的卷子幾乎全被伯希和盜走了,大約有六七十件全部收藏在巴黎。

敦煌遺書最大的價值是保存了許多古代學說,保存了古注。比如《論語》,現在讀的只有一種本子,即何晏注的本子。藏經洞發現了皇侃注的本子,收錄了兩漢和魏晉之間所有人講《論語》的要點,都被伯希和盜走了。他把斯坦因依靠翻譯而忽略的更珍貴的經卷和語言學、考古學上極有價值的6000多卷寫本和一些畫卷,裝滿10輛大車,運往巴黎。

後來大都入藏法國國立圖書館。

4.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從王道士處,掠走約600件經卷。

5. 1914年至1915年,俄國奧登堡率考察隊到敦煌和莫高窟,不僅掠走大批經卷寫本,還盜走了第263窟的多塊壁畫。

6. 1920~1921年間,在蘇俄十月革命國內戰爭中失敗的數百名沙俄白匪逃竄出國,從新疆越過邊界到中國後被拘留。最終被安置在莫高窟長達半年之久。

匪軍在絕望潦倒中,洞窟壁畫就成了他們恣意發泄的對象。他們在壁畫上任意塗抹、刻畫,並在洞窟內燒炕做飯,致使大批壁畫被火燎煙熏。

7. 1924年,當英國人斯坦因和法國人伯希和將文獻資料幾乎搬空之後,又一個強盜--美國人華爾納,將莫高窟大量的雕像和壁畫殘忍地切割下來掠走。

臭名昭著的華爾納

8. 1940~1942年,國畫大師張大千兩次赴敦煌莫高窟臨摹壁畫,一共待了兩年零七個月。期間為了臨摹不同朝代的壁畫,竟然將壁畫一層層的剝去,剝損的壁畫總共約有30餘處。

莫高窟第130窟是敦煌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窟內26米高的佛像是敦煌第二大佛。據記載,這座石窟歷時29年才築成,平均一年掘進一米,而張大千在短時間內便破壞如斯。如此典型的被他剝損壁畫的石窟還有第108窟、454窟等。

劫後

經過一個世紀的流散,敦煌遺書的確切數字已無從知曉。據統計,中國現存敦煌文物2萬件,世界各地的敦煌遺書約有5萬餘卷,分散收藏在10個國家的博物館和研究機構中,日本、印度、法國、英國和俄羅斯成為了敦煌文獻重要的收藏點。

目前,所有唐宋時期的壁畫均已不在敦煌。伯希和與華爾納先後利用膠布粘取了大批有價值壁畫,有時甚至只揭取壁畫中的一小塊圖像,嚴重損害了壁畫的完整性。

王圓籙為打通部分洞窟也毀壞了不少壁畫。

編註:本文黑白照片,基本為伯希和與其助手所拍攝

品質容齋 品位容齋

------

本文由 容齋 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圖片收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中國風原創內容/產品/工藝/健康/ 交流與合作

微博 @容齋茶話 或訪問 m.fxzgf.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這個新娘太會玩兒,辦個茶花會婚禮,姐妹團著裝酷斃了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