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聽著蟲鳴話葫蘆 十里河找樂子

聽著蟲鳴話葫蘆 十里河找樂子

葫蘆,民間玩物的一種,既上得檯面進得宮廷,又居家實用進得水缸。。。葫蘆每年秋冬季節收貨,冬初開始在市場上出售,今天主要是照片,都是這幾年在十里河拍攝的葫蘆,以鳴蟲葫蘆為主。

逆天了,葫蘆的大力神杯。。。

我也不太懂葫蘆,小時候也沒在文玩環境里熏陶過,只是覺得,冬天裡家裡,心裡沒啥閑淡事兒的時候,能聽個小蟲叫,喝杯熱茶,也是個挺舒服的事情。各位有興趣,也可以這樣玩玩。不要追求有多老、有多完美,從地攤上挑把葫蘆,幾十塊錢也許就都辦了。冬天的樂趣嘛。

葫蘆,一般認為其諧音「福祿」,備受人們喜愛。葫蘆分成很多類型,有的能吃,有的能玩,有的能擺在家裡看。這玩的葫蘆,從兩三厘米的手捻,到巴掌能握住的鳴蟲葫蘆,再到一二尺高的擺件葫蘆都有。從形狀上說就更多了,有的適合做鳴蟲葫蘆,有的適合做擺件,還有的經過人工套模,做成各種形狀。

新的葫蘆摘下之後,都需要經過打皮,將最外層的嫩青皮削掉,否則葫蘆在乾燥過程中會縮成皺巴的。看似產量很大的葫蘆和簡單的加工,實際上,想要做到完美,也挺難的。

料想一把葫蘆,長得十分勻稱,皮上連個水印都沒有,蟲子不曾在上面拉個屎,雹子不曾砸出一個小坑,摘下來的時候很多葫蘆放在一起,不曾互相磕碰,刮皮刮下的厚度均勻,晾乾的時候沒有被灰塵泥土侵擾,這些條件都加在一起,就成了小概率事件了。

更何況,好的葫蘆對外形有著很高的要求。擺件兒的葫蘆,得長得周正,擺在家裡就跟擺個花瓶一樣規矩,您見過誰家花瓶一邊兒大一邊兒小的?

而手捻兒葫蘆,更是以小為珍貴。除了品種的問題,小小的葫蘆摘下來之後,還是一套加工晾乾手續,最終能保證漂亮,更需要精心了。葫蘆與藤蔓的連接處,叫做「本」,乾燥之後的藤蔓細細脆脆,很容易斷掉;而這一小段「本」,最好還有個形態,帶幾根細藤須子,帶個拐彎,看上去就像龍頭,所以「龍頭」好看與否,也是判斷大小葫蘆價值的依據之一。

想做到完美,談何容易。

冬季玩得最多的,當然還是鳴蟲葫蘆。咱京津地區乃至全國,大都以蟈蟈、油葫蘆為主,還有竹蛉、扎嘴、金鐘、大小油蛉等各種鳴蟲。什麼叫玩得好呢?一把標緻的葫蘆裡面,裝上一個油葫蘆,走進茶館落座,跟幾個好兄弟寒暄,點上一杯茶,拿出懷裡的葫蘆放在桌上,一縷冬日暖陽正打在肩膀。

振翅的油葫蘆。

這一杯茶剛剛端上來,燙嘴的熱氣還沒散,油葫蘆開始叫喚了。聽著陣陣蟲鳴,互相諞諞最近的經歷、手邊的愛物,若現在的人不像過去那麼閑在,這將是多麼舒服的冬天啊。

這蟲兒養好了,能活百天甚至更長。立冬開始玩蟲兒,運氣好了能在春節聽到蟲兒叫喚。如果養死了,也好辦,再去買唄。。。

一般的葫蘆,都有兩個肚,下大上小,像葫蘆娃的葫蘆,就是標準的模樣了。而鳴蟲葫蘆的要求特殊,得是上大下小,這樣的葫蘆,將上面的大葫蘆,選在與下面肚直徑相等的地方裁開,裝上口蓋,才叫正經的鳴蟲葫蘆。

為什麼要有這樣的要求呢?因為葫蘆口大脖子粗,有點兒像個喇叭,蟲兒的聲音傳播出來才好聽。您找個小嘴葫蘆,把蟲塞進去,誰知道蟲兒在裡面叫喚不叫喚啊。

這種要求,就已經讓絕大多數的葫蘆並不符合「鳴蟲葫蘆」的要求了。其實這也不是絕對的,一個普通的葫蘆,倒著用,不就行了嗎?這種葫蘆叫做「倒栽兒」,一樣有著玩賞的人群,只是一定程度上,丟掉了「物以稀為貴」這個「玩」的原則。

為了得到一把形狀完美的葫蘆,人們又發明了使用套模、勒扎等方法對葫蘆的生長進行控制。使用的模子,最常見的就是石膏、瓦、宣紙等等。在葫蘆小時候,將模子固定在葫蘆外面,等著葫蘆長得撞滿了模子,將模子拆開,取出葫蘆。

有的葫蘆模子上面,還帶有一些雕花,從人物到花鳥景色,都是常見的題材。一把葫蘆生長中,能將模子上所有的花紋都撞滿,剝離模子的時候葫蘆絲毫不能受損,又是談何容易。

圖片上的葫蘆,烙畫的。

還有的手工藝者,以工具對葫蘆進行按壓,令葫蘆表面浮現出立體感,形成畫面,這種「軋花」葫蘆,更是價值不菲,因為它加入了藝術家的心血。

無論是什麼葫蘆,都要有「臍兒」,就是花落的地方,也算是葫蘆的屁眼兒。臍兒越小越正越好。喜歡葫蘆的人,看這一排又小又正的葫蘆,比看一幫撅著屁股的美女還爽呢。

葫蘆是有生命的,摘下來之後,它也在「生長」。當然啦它不會長大,但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深變紅。一把當年的葫蘆和一把五年的葫蘆,顏色會有明顯的區別;一把百年老葫蘆和一把年頭不長的葫蘆更是不用說了。

羞答答的油葫蘆,露出觸角。

繞回來說,一把比較完美的、經過套模長成的葫蘆既然價值不菲,那麼,一把天然形成、上大下小的葫蘆,如果形狀符合鳴蟲葫蘆的特點,且皮質比較完美,就更是好東西了。這種沒有經過套模的葫蘆,被稱作「本長兒」,完美的本長兒,又是鳴蟲葫蘆玩賞的另一個方向。

不錯的本長兒,形態標誌。

這位老哥在挑選本長。

就是因為這些工藝的限制,另一把好葫蘆價值不菲。為了追逐利潤,一些形狀不錯但是皮質受損的葫蘆,經過化學藥品洗滌脫色,也能變得看上去很白凈。這種葫蘆在市場里也有很多,顏色略發青綠,一般認為,即使玩賞再多年,也無法變成喜人的紅棕色,因此不太入流,價格也非常便宜。

還有一類葫蘆很常見,那就是火畫葫蘆,現在的人們一般用電烙鐵之類的工具當做筆,在葫蘆上烙出圖案。不過一般來說,烙畫用的葫蘆,一定是外皮不太完美的葫蘆,因為烙畫能蓋住那些瑕疵,因此未必多了烙畫一道工藝,價值就會更高。名家作品除外,有些葫蘆上面的筆跡簡單粗暴,有些葫蘆上的不僅筆觸細膩,甚至還能看出如同中國畫暈染般的技法,也是很漂亮的,價值不菲。

葫蘆的話題很多,您有興趣找個真正懂行的給您講吧。周末的十里河,很熱鬧的。來搞一個不?眼力好的話,從二三十塊錢的本長葫蘆裡面挑出一個極品,那種撿漏兒感覺最爽了。如果剛開始玩,向攤主打聽一下,讓身邊逛市場的老人幫忙,搞個百元上下的葫蘆,玩賞幾年一樣可能變得紅潤漂亮。再花百八十的,鑲個口蓋,就像個玩意兒了。

先說清楚,來串門,還是來打架?

如果養蛐蛐、油葫蘆、黑金鐘這三種蟲兒,還有一個要求就是「砸底」,說白了就是在葫蘆裡面鋪上一層模擬自然環境的土並壓實,以保持環境濕度,讓蟲兒住得舒服,人家才給你叫喚呢。

圖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葫蘆 的精彩文章:

八一八斗蛐蛐兒的歷史:唐宋元明清 玩法各不同

TAG:天下葫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