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增肌其實是個技術活

增肌其實是個技術活

很多時候我們總認為增肌其實就是狠練、猛吃,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增肌完完全玩是個技術活,減脂才是個體力活。增肌訓練並不是負重重量越重肌肉就長得越好,,也不是練得時間越長就越有用,光有蠻力並不一定會取得好的效果,你需要掌握一些訓練技巧,努力並聰明去訓練。

下面我先簡單介紹一下需要注意的方面:

1、加長離心收縮的時間

訓練肱二頭肌時主要以彎舉為主,將啞鈴舉起是向心收縮,放下啞鈴便是離心收縮。在訓練的其中一個動作,特別著重離心收縮,將離心收縮的時間加長至4-6秒,將會給你帶來更長肌纖維泵感。

2、頂峰收縮

頂峰收縮能夠更深的刺激到肌肉,累計足夠的代謝壓力。以坐姿划船為例,將橫杠拉到最頂端時,肌肉處於頂峰收縮,保持一下這種收縮最緊張的狀態2秒,做靜力性練習,然後才慢慢進行離心收縮。每一個動作都這樣做,只需應用在一至兩個動作上即可。

3、保持訓練節奏,注意停頓

放棄肌肉的牽張反射,強迫讓運動員在向心階段只靠自主收縮來啟動,能讓彈性能盡量的最小化,並且增加肌肉在張力下的時間,這將會徵高更多的運動單位參與產生力量,發展最大肌力。

4、找一個和自己節奏一樣的人訓練

每組動作最後幾次才是最能鍛煉肌肉的,但這幾次需要一個幫助你的人,願意去保護你,所以盡量找一個人一起練習,讓你的肌肉完全地發揮所有力量。

5、遞減重量超級組

完全力竭的一種練法,推薦最後用,在你用一個重量訓練到力竭時,立刻降低重量繼續完成4-6次,毫無保留的去收縮你的肌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法只適用於每個動作的最後一兩組。

6、讓多關節動作來主導你的訓練

把訓練的重點放在大重量、多關節動作上。在每一次的操作中,找出那些扯後腿的肌肉,看是要把它們獨立出來,或者用輔助訓練的方式來加強這些弱點。多關節動作不只是打造肌肉質量、增加肌肉密度與剛性的工具,也是幫你挑選動作、組合出訓練菜單的工具。就算你只是想要有更好的肌肉線條,多關節的動作依舊是你最佳的選擇。

7、別把所有肌肉都分開練

身體能承受的訓練量是有限的。訓練的各種動作會消耗相當大的能量,所以千萬別把時間砸在以下兩點上,第一點把每一條肌肉都分開練;第二點對每一條肌肉都用相同的組數與次數。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把身體的各個部位分在不同天練。同樣的,不用因為背部練了20組,所以手臂前側的二頭也用相同的訓練量。原因有兩點:其一,算算看就知道,背肌遠比二頭複雜的多──七條"大"肌肉 VS.兩條肌肉;其二,當你練背時,你也同樣在練二頭。

如果你的訓練是以多關節動作為主,那多數肌肉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即使不做單關節動作也沒關係。因為我們都有不同的強項與弱點、肢體的比例也不盡相同,這就會造成某些肌肉在操作多關節動作時,無法接受到足夠的刺激,因為主要肌肉負擔了絕大部分的工作。

在多關節動作中,那些主要肌肉早已受到相當程度的刺激,如果你還把肌肉分開練,不但沒必要,而且會有反效果。訓練量應依據需求來調整:先套用一些大原則,像是把"鍛煉主要肌肉時相同的比例",用在需要單獨訓練的肌肉上。

3、別對每條肌肉都用相同的訓練

並不是所有肌肉都對相同的刺激方式有最佳的反應,肌纖維的種類與比例才是關鍵。舉例來說,腿後肌跟其他肌肉相比,快縮肌纖維的比例就比較高,這可能與腿後某一動作種類里,各條肌肉的潛在神經因子有關。以下是一些關於將各個肌肉獨立訓練的觀察:

腿後肌最適合的訓練種類,就是用低次數的方式來執行;即使要用肌肥大的方式訓練,也要將次數控制在10下以內,尤其在 腿彎舉這個動作;不過,如果你的訓練動作里,有髖伸的話,就可以拉高訓練次數,因為這時候多了臀部和背部的肌肉出來幫忙。

大腿前側的肌肉可用較高的次數鍛煉,大約20-30下的反覆次數,會有相當的訓練效果。胸部的肌肉也比較適合高次數的鍛練。

手臂後側的肌肉(肱三頭肌)則對低次數反應較好,肩膀的肌肉(三角肌)對高次數的訓練反應較好;然而,肩膀前側的肌肉(前三角肌)對低次數的反應也同樣良好,這就是為什麼在卧推時,把訓練重點擺在肩部的人,往往會有"超大"前三角的原因。不過,如果你想讓你的肩膀更飽滿,把肩膀獨立出來、走高次數的訓練,效果最好。

背部中段以上對低次數的反應較佳。這邊討論的是"健美訓練",所以「低次數」是指低於10下,而不是6下。

斜方肌(上背)是非常強壯的肌肉;不過,因為活動的範圍較小,而且又是單獨訓練一塊肌肉,你需要比較高的次數(15-20下)來讓它快速成長。

後臂前側(肱二頭肌)最適合做中等次數的訓練。高次數往往會讓二頭在充血過後,看起來比較平坦;不過,次數太低的話,也無法讓肌肉的成長最大化。

無論你的目標是針對哪塊肌肉,都不需要去變更動作的組數。這邊談的是"將身體不同肌肉分開鍛煉的概念"。平常在練的時候,每個動作可以做3-4組,而不用太在意每組自己到底做了幾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增肌 的精彩文章:

提高增肌效果,試試遞減組訓練法!

TAG:增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