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隋唐歷史 | 長孫無忌:一個陰謀家的宿命

隋唐歷史 | 長孫無忌:一個陰謀家的宿命

原標題:隋唐歷史 | 長孫無忌:一個陰謀家的宿命



長孫無忌(594年—660年),字輔機,洛陽人,長唐太宗李世民四歲,是李世民文德皇后的哥哥,也是李世民兒時的朋友。

一、玄武門政變的幕後策劃者。


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在他親自發動的玄武門政變中,射殺了他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成為後世評價李世民的一個巨大分歧點。儘管殺死自己的兄弟讓李世民難脫罪責,但畢竟那是他的手足同胞,事前他必然會有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且其背後一定有一個為其設謀,並促其下決心的人。這個人會是誰呢?就是長孫無忌。俗話說,疏不間親。敢於以疏間親,勸人殺親,應該說,這個人一定是一個狠毒殘忍的人。據《舊唐書·長孫無忌傳》:長孫「無忌請太宗先發誅之。」試想,不管是什麼情況,攛掇他人殺死其手足,如果不是毒如蛇蠍狠如豺狼的人,不會這麼做。當剛剛28歲的李世民答應了以後,長孫無忌「奉旨密召房玄齡、杜如晦等共為籌略。六月四日,無忌與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九人,入玄武門討建成、元吉,平之。」事後,這樣一個手上沾滿李氏兄弟鮮血的人立即得到了李世民的封賞:「太宗升春宮,授長孫無忌太子左庶子。及即位,遷左武侯大將軍。貞觀元年(627年),轉吏部尚書,以功第一,晉封齊國公,實封千三百戶。」李世民還因長孫無忌既是政變的功臣,又是大舅子哥,對他的禮遇更是不同尋常。常令他出入內宮。當年又晉陞他為尚書右僕射。


朝中早有人看不慣長孫無忌一路躥升,就秘密地上表李世民,說長孫無忌權寵過盛。但李世民為之辯護,說什麼「疏間親,新間舊,謂之不順,朕所不取也。」(可笑,長孫無忌勸他誅殺兄弟,還不是以疏間親嗎?這也不說他納諫如流了!)還把長孫無忌比作黃帝的力牧,夏禹的咎繇,齊桓公的管仲,封他開府儀同三司。其後,李世民對長孫無忌更是給予了無人能及的恩寵。「七年十月,冊拜司空」;「十二年,太宗幸其第,凡是親族,班賜有差」;「十六年,冊拜司徒」;「十七年,令圖畫無忌等二十四人於凌煙閣」,無忌居首。直到李世民臨死,仍對大臣們說:「我有天下,多是此人(長孫無忌)之力。」……


二、左右太子廢立的心懷叵測者。

長孫無忌的奸詐狡猾凸顯在選立太子上。李世民有八個兒子,其中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晉王李治是長孫皇后所生,即所謂嫡子。然而太子李承乾荒淫無度,不好讀書,只愛玩樂;魏王李泰野心過大,奸詐狡猾;晉王李治雖仁孝,卻顯得有點懦弱(是不是行韜晦之術也未可知)。後來魏王和太子爭奪皇位繼承人,太子被貶為了庶人。李世民就想立魏王為太子,這時候長孫無忌發話了,他認為應該立晉王為太子,並提醒李世民說,若要立李泰為太子,就必須先殺掉李治,否則日後必然會引發奪位之爭,並聯合了一批大臣向皇帝說明立魏王的諸多不好。李世民雖然有自己的想法,但還是尊重並接受了長孫無忌的意見。


李世民雖然當著長孫無忌等眾大臣的面確立了李治的太子地位,但還是經常發生動搖。由於楊妃所生的吳王李恪能文能武,又很有人緣,咋看上去,較之懦弱內向的李治,要強得多,李世民擔心李治守不住社稷,就提出要改立英武「類己」的李恪為太子。這時候長孫無忌兇惡的一面充分暴露出來,直接找到李世民表示反對。從《舊唐書》一句「密爭之」可以看出他不肯讓步的堅決。李世民後來曾用「善避嫌疑」評價長孫無忌,其實不是那麼回事。那是你照顧他得太好了,他沒什麼說的。一旦傷及了他的根本利益,他咆哮得比誰都勁大。由於長孫無忌的反對,李世民只好作罷。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當一個外戚極力運籌幼子或懦弱的皇子做太子的時候,就應該警惕這個外戚居心叵測,很有可能企圖在日後獨霸朝綱。


李世民作為皇帝為什麼會「屈己從人」?因為到了晚年,長孫無忌威權日隆,大有左右朝政之勢。所以,在廢立太子這樣的大事上,就不得不遵從長孫無忌的意見。所謂「形勢比人強」就是這個意思,這也是相當值得深思的歷史現象。其實,從唐朝開國來說,長孫無忌並沒有什麼功勞可稱,無非就是策劃玄武門事變把李世民推上了皇帝的大位。儘管這已經是大唐建國九年後發生的事情,但是站到李世民的立場上看,是開了李世民的國。因此,若從整個國家的層面看,李世民封長孫無忌「功臣第一」其實是很彆扭的,是讓眾文武不明就裡的咄咄怪事。在隋末平定各地割據的諸多戰爭中,湧現出了許多功勛卓著的文臣武將,但為什麼一個沒有獨立領導、指揮過一場戰役,也沒有設過一個奇謀的人,就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鶴立雞群的領頭羊呢?這也說明,唐初的那些功臣,比如劉文靜、裴寂、杜如晦、李靖、李績等,其實都是高祖李淵的功臣,而李世民所封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大都是玄武門之變的有功人員和秦王府舊人。這件事說明,一是李世民偷梁換柱,暗度陳倉,用玄武門政變功臣的內容代替大唐開國功臣的概念,在搞自己的小圈子;二是讓人們不得不承認,干實事的不如搞陰謀的,忠誠耿直的不如溜須拍馬的。


左右太子廢立,長孫無忌野心家的嘴臉已經初見端倪。

作者 | 宋宗祧


來源 | 洛陽市隋唐史學會

編輯 | 洛陽市隋唐史學會 (ID:suitangshixuehu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隋唐史學會 的精彩文章:

隋唐歷史 | 勇於下罪己詔的唐德宗李適

TAG:隋唐史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