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挖淤泥上萬次,69歲老人勾出10斤蟶子,僅賣30元不舍吃一個

挖淤泥上萬次,69歲老人勾出10斤蟶子,僅賣30元不舍吃一個

每天午飯過後潮水退去,69歲的吳大爺就會來到徒駭河山東富國段,在淤泥中翻找一種名為「蜆」的美味,每天挖掘上萬次,只能收穫不足10斤蜆,賺幾十元。蜆又叫蟶子,是在通海江河的鹹淡水交匯處分布密度較大的一種營穴居生活軟體動物。(2018年1月18日攝)

徒駭河古名漯(tà)川(亦名「漯水」、「漯河」),相傳為禹疏九河之一,元代以後稱徒駭河。一說,當時因大禹治理此河時用工極多,又因當時兩岸森林密布,野豬出沒,時有民夫被傷,眾徒一駭重勞,又駭野豬,故名為徒駭。數千年來,故河早湮,形跡難覓。圖為徒駭河畔聳立的大禹雕塑。

如今的徒駭河並非禹疏之河,而是金元時期開挖並以「徒駭」而冠名的一條防洪排澇河道。每天潮水退去,當地不少人就會冒著嚴寒來到富國大橋下的淤泥中來挖蜆。

蜆是一種非常鮮美的渤海灣流域特產,挖蜆的旺季是每年6月上旬至9月下旬,這一季節的蜆最為肥美,冬季由於蜆不再進食挖出的蜆則口感最好。

徒駭河中的河蜆具有分布廣泛、個體較大、生活史較長、不主動攝取食物、容易採集等特點,對毒物有很高的濃縮係數,能直接反映水體的重金屬污染,如果河水遭遇污染蜆則不會生長。

挖蜆作業十分簡單,用鐵杴挖開淤泥,找到洞穴把鐵絲伸進去一勾蜆就出來了。不過,找准蜆生存的洞穴是個技術活,需要長期積累下很多經驗。

當地雖然盛產蜆,由於一年四季常年都有人在挖掘,蜆的數量急劇下降,如今每個人忙碌到天黑,一天最多挖10斤左右。

上岸後,會有專門前來收購的商販,挖蜆的老人們可以選擇賣給他們,也有的選擇帶回家暫養一夜,第二天由老伴帶到集市上銷售。

大橋附近的大片淤泥幾乎每一寸都被翻了數遍,令蜆沒有絲毫藏身之地。寒來暑往,這片淤泥每一次潮漲潮落後,來不及修復平整就被再次挖掘,為當地民眾供應者最為鮮美的美味。

在當地集市上,蜆的價格一般在10元錢3斤左右,1斤僅為3元多一點,卻需要上了年歲的挖蜆人在刺骨的淤泥中勞作幾個小時。(資料圖)

需要說明的是,蜆的生命力極其旺盛,只要在鹹水中可以存活多日,經過水中暫養的蜆重量會增加很多,這也是很多挖蜆人更希望把蜆暫養的秘密,只有這樣才能多一點收入。(資料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聞攝影 的精彩文章:

婦女海邊「砍石頭」1小時賺10元,卻撐起18億元大產業

TAG:新聞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