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將按照國際公約和國內法開展「桑吉」輪事故調查工作

中國將按照國際公約和國內法開展「桑吉」輪事故調查工作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李琳):中國交通運輸部、中國海上搜救中心19日在北京召開「桑吉」輪碰撞燃爆事故應急處置專題新聞發布會。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將按照國際公約和國內法開展「桑吉」輪事故調查工作,也邀請有關方共同參與事故調查並見證船載記錄儀數據還原。

1月6日晚,巴拿馬籍油船「桑吉」輪與中國香港籍散貨船「長峰水晶」輪在長江口以東約160海里處發生碰撞,導致「桑吉」輪起火。「桑吉」輪隸屬伊朗一家海運公司,由伊朗駛往韓國,船員包括伊朗籍30人、孟加拉國籍2人。事故發生後,中方立即展開了全力搜救。14日,「桑吉」輪突然發生爆燃,全船劇烈燃燒後沉沒。

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智廣路19日表示,「桑吉」輪沉沒後,中國政府仍高度重視後續處置工作,「我們繼續組織執法船舶、專業救助船舶和過往商漁船開展常態化的搜尋,調派空巡飛機監測海上油污的情況狀況,組織清污船『海巡169』輪、『東雷6』輪等開展清污作業,盡量減少油污泄漏對海域所造成的影響。根據專家的意見,要做好清污和搜尋這兩項工作,最有效的辦法是組織對沉船進行打撈。但根據國際公約和相關國際法,對沉船進行打撈也要聽取船東的意見。」

接下來,上海打撈局將安排水下機器人前往沉船水域進行探摸。大連海事大學救撈專家弓勇軍表示,「桑吉」輪的打撈工作也將面臨很大困難:「一個是現場的水深比較大,現在探測它已經達115米。因為涉及到下一步要探摸,這已經超過我們60米潛水的極限,要派水下機器人下去。另外它是開闊海域,涌浪也比較大,整個作業環境是比較惡劣。第二個這個船本身比較大,載重噸位也比較大,對於我們現在的打撈也是一個挑戰;最大的一個難點是它是油輪,載的是凝析油,易燃易爆,容易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爆炸。」

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智廣路表示,事故發生之後,中方在組織船舶赴現場開展搜救和滅火的同時,也向包括伊朗、孟加拉國以及日本、韓國、俄羅斯、國際海事組織等有關方面通報了事故相關情況,以及中方所採取的措施、在海上所開展的搜救和滅火的行動。同時,也和伊朗方面保持著非常緊密的聯繫。下一步,中方將按照國際公約和國內法開展事故調查工作,也邀請有關方共同參與事故調查並見證船載記錄儀數據還原。中方同時也將加強與國際海事組織的溝通協調,保證調查工作依法合規、客觀公正。

談到「桑吉」輪碰撞燃爆事故造成的油污泄漏對環境造成怎樣的影響時,中國國家海洋局生態環境保護司副司長霍傳林表示,根據監測,在近岸海域還沒有發現有油污現象或者污染情況,「這艘油船11.3萬噸凝析油,主要是短鏈烴類混合物,並含有少量二氧化硫,在風驅動下有擴散可能。但是看這個爆炸地點,離近岸距離還是比較遠,而且根據監測,在近岸海域還沒有發現有油污現象或者污染情況。環保部門在沿海地區比如說在浙江、上海這些沿海大城市也開展了大氣環境影響監測,目前也沒有發現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霍傳林同時坦言,沉船中還有一部分殘留的燃料油。油污里的一些有害成分如果沉降到海底,對海底的沉積物包括底棲生物會有一定影響。但是影響的不確定性非常大,需要結合現場監測數據和現調查數據來進行研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