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摩爾多瓦再不會被「遺忘」

摩爾多瓦再不會被「遺忘」

2018年是中國深化「一帶一路」經貿合作之年。今年,中國將推進10個自貿協定談判,中國—摩爾多瓦自貿協定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年底,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傅自應與摩爾多瓦經濟與基礎設施部國務秘書德拉戈琳在北京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和摩爾多瓦共和國經濟與基礎設施部關於啟動中國—摩爾多瓦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諒解備忘錄》,正式啟動中摩自貿協定談判。未來,兩國在哪些領域可以深入合作?中摩兩國人民又將享受到哪些實惠呢?

葡萄酒走進中國

摩爾多瓦位於東南歐,與羅馬尼亞和烏克蘭接壤,曾是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國土面積僅為33800平方公里,與中國的海南島相當。這個幾乎被人遺忘和忽視的國家,卻蘊藏著巨大的「寶藏」。

中摩兩國於1992年建交。自建交以來,雙邊貿易規模逐年擴大。數據顯示,2016年,中摩貿易額達4.08億美元,占摩對外貿易總額的6.8%。近5年,摩爾多瓦對華出口額從380萬美元增長到1450萬美元,增長了3.8倍。目前,中國已成為摩爾多瓦第六大貿易夥伴和第三大進口來源國。

中國駐摩爾多瓦大使張迎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些數字一方面說明中摩經貿合作發展很快,另一方面也說明雙方合作仍有很大潛力可以挖掘,特別是摩向中國出口和中國對摩投資。

位於中國四川自貿試驗區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簡稱「雙流綜保區」)的摩爾多瓦國家館,是摩爾多瓦在華首個也是唯一的國家館。該館總經理溫茜對中摩兩國的經貿交往感受頗深。

2014年,溫茜所屬的公司——眾友東方供應鏈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被摩爾多瓦政府授權,依託「一帶一路」倡議,憑藉雙流綜保區的口岸優勢和中歐班列(成都)的物流優勢,打造集保稅展示和銷售國家主題產品於一體的中國首個互動體驗式國家館。

回憶與摩爾多瓦的結緣,溫茜說這起於她對當地紅酒的一見鍾情。2013年,溫茜因公前往摩爾多瓦,被當地一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酒窖深深震撼,興奮之餘,她看到了商機,於是便開始了紅酒貿易。

溫茜介紹,摩爾多瓦氣候土壤條件優良,農業資源豐富,其中最負盛名的莫過於葡萄酒,占其農業總產值的70%;且該國擁有近5000年的葡萄酒釀造歷史,是國際葡萄酒組織(OIV)五個創始國中歷史最悠久的葡萄酒生產國,質量和價格都很有競爭力。

中國自2006年開始從摩爾多瓦進口葡萄酒,到2016年,進口量增長近30倍。溫茜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新興葡萄酒市場的崛起,中國消費者對摩爾多瓦葡萄酒的認可度也逐漸提升。中國是酒類消費大國,對摩出口葡萄酒而言潛力巨大。

「在『一帶一路』和中歐班列的帶動下,最直觀的受益就是降低運輸成本。國家館成立三年以來,貿易額每年都以30%的速度增長。」溫茜說,除了葡萄酒,摩爾多瓦的燕麥、精油、果醬等農產品也很受中國消費者歡迎。

中國對摩投資蘊藏潛力

雖然目前中摩雙邊貿易以中國進口居多,但中國對摩投資合作有很大的開拓空間。溫茜對記者透露,已經有中國企業開始赴摩投資建廠,在基礎設施建設、清潔能源、農業等領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摩爾多瓦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地理位置優越,農業和非金屬礦物資源豐富,經濟發展潛力巨大。

張迎紅表示,中摩雙方可以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加強雙邊經貿合作,不斷開拓新的貿易增長點,進一步優化貿易結構。在基礎設施領域,摩爾多瓦基礎設施亟待改善,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具有較強實力,雙方在這一領域合作具有很大的互補性。希望摩爾多瓦政府大力支持兩國政府內融資合作,利用中國政府優惠貸款,推動公路和鐵路電氣化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早日落地。

此外,在新能源領域,摩爾多瓦擁有豐富的風力、太陽能等新能源資源,中國在新能源開發領域積累了大量成功經驗,雙方可以進一步探討加強相關領域合作。目前雙方正在積極研究開展自貿協定談判,相信未來中摩自貿協定的簽署和實施,將為兩國貿易往來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也必將使兩國企業和百姓受益。

編輯: 李桂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商報 的精彩文章:

孟加拉國2017年7至11月貿易赤字上升近1倍

TAG:國際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