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劍走青,刀走黑!錘槊之勇不可敵!真正的十八般兵器究竟是什麼!

劍走青,刀走黑!錘槊之勇不可敵!真正的十八般兵器究竟是什麼!

自清代以來,十八般武藝又有四種說法: (1)刀、槍、劍、鏜、棍、叉、耙、鞭、鐧、錘、斧、鉤、鐮、扒、拐、弓箭、藤牌。 (2)刀、槍、劍、鏜、棍、叉、耙、鞭、鐧、錘、斧、鉤、鐮、扒、代、抉、弓矢。 (3)「九長九短」。九長:槍、戟、棍、鉞、叉、鏜、鉤、槊、環;九短:刀、劍、拐、斧、鞭、鐧、錘、棒、杵。 (4)近代人稱之為刀、槍、劍、斧、戟、鉞、鉤、叉、鞭、鐧、錘、鎲、抓、棍、槊、棒、拐、流星錘。

百兵之膽——刀 刀是單面長刃的短兵器,其最初的形態,與鉞非常接近。其形狀為 短柄,翹首,刀脊無飾,刃部較長。刀的種類很多,有單刀、關公大刀、春秋大刀、金剛大刀、青龍大刀、南洋大刀、九環大刀、青龍偃月刀、朴刀、短刀、腰刀、苗刀、雙手帶(斬馬刀)、小雙手(又叫匕首刀,原名黑虎刀)等等。

百兵之王——槍 槍的種類很多,有花槍、筆槍、大槍、錐槍、槌槍、梭槍(又稱飛槍,標槍)、尖槍、太寧筆槍、抓槍、雙頭槍、雙頭雙槍、鉤鐮槍、四角槍、箭形槍、曲刃槍、環子槍、拐子槍、攢竹槍、長頂槍、鴉項槍、素木槍、綠沉槍、渾鐵槍、龍頭槍、龍刀槍、虎牙槍、虎頭槍、龍鳳槍、單鉤槍、雙鉤槍、鐵鉤槍、柳葉槍、蛇鐮槍、蛇尾傘槍、櫃馬槍、搗馬突槍等。這些槍的用法除花槍、大槍、雙槍、雙頭槍、鉤鐮槍外,多已失傳。

百刃之君——劍 劍的最早出現在殷商以前。劍在古代,除了作為格殺的兵器,鍛藝的器械外。劍的種類有,少林子母鴛鴦劍、龍鳳雙劍、雌雄劍、指塵劍、萬仞、龍劍、照膽、金劍、王氏劍、大梁氏劍、玉柄龍、青龍劍、青霜、龜文、龍藻、白虹、青蛇等。

戟 戟是一種既可刺殺也可勾啄具有雙重性能的兵器,能夠明顯提高戰鬥效能。古書中也稱「棘」。是將戈和矛結合在一起,具有勾啄和刺擊雙重功能的格鬥兵器,殺傷力比戈和矛都要強。分類:有長戟、手戟、雙戟等。手戟柄短體輕,可刺可擲,是性能優良的防身自衛兵器。長戟、雙戟則柄長體重,殺傷威力大。清代雜兵中有一種,月牙短戟,或名手戟,除月牙刃外,上有尖鋒、曲鉤,亦具有勾兵、刺兵、割兵、兵等作用。

斧 古代兵器。與戈矛同時,亦為古仗之一。斧的起源很早,原始人類即用利石作為劈器。黃帝時即有斧銊之名,在當時非但用為兵器,抑且用為刑罰之具。斧之溯源甚早,原始人類,即知拾利石為劈器。而最早之銅斧,見於商代,不僅用於武事,而且有的雕刻嵌鏤,極為精美,已為儀仗之用。

鉞 古代兵器,武術器械之一。鉞作為一種兵器,由青銅鈹頭、長柄構成,鈹頭尖鋒直刃、扁莖,穿透力很強,很可能是由扁莖短劍發展而來。它出現於春秋時期,在戰國時期大量使用。

鉤 中國古代兵器名,似劍而曲,由戈演變而成,春秋時期,鉤與戈、戟並用之,武術中所用的鉤有單、雙鉤之分。因鉤的形式不同而得名,有鷹嘴鉤,其鉤尖如扁擔頭;有鹿角鉤,其鉤身有叉,形如鹿角;撓鉤長桿桿端有兩鉤向下彎曲。

叉 中國古代兵器,頂端有兩股叉的為牛角叉,頂端有三股叉的為三頭叉,又名三角叉。在遠古時代,為捕魚狩獵的生產工具,後演變為一種兵器。

鞭 中國古代兵器,屬短兵器械的一種。鞭起源較早,至春秋戰國時期已很盛行。鞭有軟硬之分。硬鞭多為銅製或鐵制,軟鞭多為皮革編製而成。常人所稱之鞭,多指硬鞭。七節鞭、九節鞭、十三節鞭謂之軟鞭。

鐧 中國古代兵器,長而無刃,有四棱,上端略小,下端有柄,亦作「簡」。 考鐧之由來,與劍為同時,在秦漢之後則盛行,鞭與鐧歷代視之為雜兵,因為在短兵器中不及刀、劍用之廣,除雙鞭雙鐧外,多配於其他兵器作戰,尤其和長兵為伍來使用。鐧由鐧把和鐧身組成。

錘 古代兵器。錘大體有長柄錘、短柄錘、鏈子錘等。也有分為硬錘、軟錘的。長柄錘多單用,短柄錘多雙使。由於錘的特點各一,使用方法也大不一樣。有著名的金銀銅鐵四大鎚。

抓 中國古代兵器,又稱撾,在民間流傳較廣。抓頭形似爪,縛以長繩或木柄。抓分長械及軟械兩種。長械有「金龍抓」,桿長約2米,桿端有抓形如人手,中指伸直,四指屈撓。軟械叫雙飛撾,系暗器的一種,用金屬打造,像鷹爪,縛以長繩,用於擊人馬,脫手擲去,著身後收回,使其不能脫走。

鏜 中國古代兵器,始於明代,是由槍發展而來的。鏜一般頭的兩邊形似馬叉,中間似劍狀。它上有利刃,稱正鋒,長1尺半,尖銳如槍,橫有彎股刃,兩鋒中有脊。鋒與橫刃互鑲,並嵌於七、八尺長的柄上,柄下端有長約半尺的梭狀鐵鑽。鏜的形狀較多,主要有:月牙鏜、四節鏜、五齒鏜、三節鏜、雁尾鏜、雁翅鏜、雁嘴鏜、鳳翅鎦金鏜、鋸翅鏜、金牛鏜、燕子鏜、鳳翅鏜、夜戰鏜、牛頭鏜、燕子鏜、雷震鏜等。

百兵之首——棍 中國古代兵器,棍有木製和金屬制兩種。木製的棍有齊眉棍、三節棍、二節棍等。金屬制的棍有鐵頭棍、渾鐵棍、渾銅棍等。還有鐵制的帶齒帶鉤棍,如爪子棍、狼牙棒、鉤棒等。棍是原始人類最普遍使用的兵械之一。各朝各代無論是軍中武術還是民間武藝,都對棍尤為重視。

槊 中國古代兵器,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於馬上作戰。槊的各類很多,結構複雜,較為笨重,多為力大之人使用。槊是由矛和棒演變而來的。

棒 中國古代兵器,同屬棍種。棒長約五尺,以堅韌白蠟木製之。棒身兩端粗細不一,一端粗可盈把,此端是握手處。往上愈細,頂端粗為八寸。

槊 中國古代兵器,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於馬上作戰。槊的各類很多,結構複雜,較為笨重,多為力大之人使用。槊是由矛和棒演變而來的,。

流星 即流星錘,是一種將金屬鎚頭繫於長繩一端或兩端製成的軟兵器,亦屬索系暗器類。僅系一錘者,繩長約五米,稱"單流星";系兩個錘者,繩長為四尺半,稱"雙流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迷電競的軍事迷 的精彩文章:

一座城!參戰30萬人!被譽為東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TAG:沉迷電競的軍事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