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達沃斯猜想:中國將怎樣理解自己的角色?

2018達沃斯猜想:中國將怎樣理解自己的角色?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社論

世界經濟剛剛經歷了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好的一年。但瑞士小鎮達沃斯仍然充滿憂慮:2018年會迎來金融危機么、拯救全球化、保衛網路空間共同的未來、應對極端環境風險、系統性的貿易震蕩……諸如此類的話題,期待著各國政要和商界精英們給出答案和方向。將於本月23日啟幕的達沃斯年會將主題確定為 「在分化的世界中加強合作」,再清晰不過地表達了人們對領導者們的期待。

在這樣的世界裡,中國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畢竟在2017年,中國貢獻了全球經濟三分之一的增長動力。去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82萬億元人民幣,這會讓樂觀者更加篤定,他們預言中國將很快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而那些悲觀者仍然對可能的灰犀牛和黑天鶴心存疑慮,擔心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現連鎖反應。

決策者從來無意加入這樣的辯論。對真實世界的中國來說,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扶貧和污染防治「三大戰役」棋至中局,隨時可能迎來關鍵一戰。

仍在復甦進程中蹣跚的世界更關切的或許是:中國將怎樣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如何承擔更為積極的全球責任並貢獻中國方案?就此而言,中財辦主任劉鶴可能帶去中國的承諾。根據此前披露的官方信息,這位被認為是「最重要智囊」的高級官員,將應邀出席達沃斯年會並發表演講。

我們相信,中國仍將帶去開放的承諾。在去年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明確提出,讓經濟全球化的正面效應更多釋放,實現經濟全球化進程再平衡,共享經濟全球化好處。過去一年,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聲浪不時泛起,在後WTO時代,中國在繼續融入全球經濟的同時,能否堅持對外開放,在開放中分享機會和利益,實現互利共贏?更大膽的猜測是,中國會成為這個時代的全球化引領者么?世界需要中國的答案。

中國仍將帶去增長的承諾。全球金融危機後的十年,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儘管增速一路放緩,然而中國經濟表現出來的韌性令人印象深刻。我們以為,這一次中國傳遞的信息依然清晰:在穩增長的同時,中國會全力促進高質量發展,讓創新成為主動力。這意味著「山寨中國」的終結,意味著對環境與資源的過度消耗更加不可容忍,也意味著企業家作用的凸顯。這預示著一系列制度堤壩的修築和完善,比如嚴格的產權保護和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這樣的改變不會減弱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演進過程中,中國的貢獻還有可能增加。

對於在中國營商的跨國公司來說,這樣的語境改變意味更多。一個普通的中國辭彙勢必價值千金——它出現在十九大報告中,叫做「美好生活需要」。這六個字就像一組打開中國新商業時代的密碼,不能破解它,你將無法理解,從何時起中國消費者變得挑剔而大膽,願意為彰顯個性付出更多。你更無法對新的財富機會做出敏銳的反應——中國正在製造世界上最為龐大的中產人群。我們毫不懷疑,如同過去幾十年間在工業化進程中崛起的中國製造一樣,這一個「中國製造」也註定會重構全球商業版圖。

在達沃斯的天空下,世界一定還期望聽到中國對改革的承諾。40年前,中國啟啟了改革開放大幕,26年前小平南巡為徘徊中的改革注入了新的動力,17年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開闢了以開放促改革的新航路。全世界都在傾聽,今天中國如何推動新一輪改革議程。這不僅決定著這個國家的前景,也與身邊的世界息息相關。

中國希望在結構性改革中提供行之有效的中國方案,也致力於在全球治理中貢獻自己的智慧。中國將在多大程度上承擔起全球使命和責任,終究要看中國改革提供了怎樣的答案。過去五年中,中國推出了1000多項改革舉措。行至深水區的改革需要凝聚更多共識,在關鍵領域獲得突破,進而盤活大局。這是一場無可退避的變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觀察報 的精彩文章:

摩拜首現故障背後:為網路問題已陸續恢復 技術細節或存隱患

TAG:經濟觀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