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冬天吃水果用加熱嗎?
中醫的說法里,很多水果都屬於涼性,吃多了怕傷脾胃,尤其到了冬天,天氣本就寒涼。為了能讓孩子攝取水果中的營養,很多家長都會把水果進行加熱,然後再給寶寶吃,以為這樣就能夠兩全其美。但事實可能要讓你失望了,因為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
水果加熱的壞處
——————————
加熱水果破壞營養價值
水果做熟後,裡面的VC等營養物質會大量流失,比如像獼猴桃、草莓這樣VC含量高的水果,其營養價值將大打折扣,得不償失。
加熱水果破壞潤腸功效
除了攝取豐富的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外,給孩子吃水果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潤腸、促進排便,因為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但是加熱行為會導致水果中的纖維素斷裂,於是也就失去了這種食用價值。
加熱水果破壞味道
在寶寶小的時候,我們通常建議做飯不要加太重的調料,儘可能讓寶寶去體會食物原本的味道。而水果加熱以後,口味會變差,還會影響口感,寶寶可能會抗拒。
水果什麼溫度吃才合適?
——————————
加熱食物的真正目的是變軟
美國兒科學會指出,4~7個月的寶寶在剛開始吃輔食時,可以稍微將水果加熱,目的是為了使其變軟,更利於寶寶消化,因為這麼小的寶寶自身的消化能力很弱。類似香蕉這種本身就很柔軟的水果,弄碎了就行,也不需要加熱。當寶寶已經習慣了吃輔食以後,就完全不需要加熱水果了。
水果應該常溫吃
一般來說,常溫的水果可以直接拿來給寶寶吃,除非寶寶是過敏體質。冬天如果水果剛從室外拿進來,比較涼,可以放至室溫再給寶寶吃。
不要用果汁代替水果
——————————
水果是用來吃的,不是喝的
美國兒科學會發布的最新指南說明,1歲以內的寶寶不能飲用果汁。原因是果汁中的主要營養成分是水,次要營養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起到關鍵作用的膳食纖維幾乎為0。
果汁喝多容易導致超重或肥胖
寶寶一旦養成了喝果汁的習慣,可能導致他們在未來只喜歡喝甜味飲料而拒絕喝白水,這為超重和肥胖症埋下隱患。
果汁喝多可能導致腹瀉
部分果汁中的糖分在不能被寶寶吸收的情況下,會被結腸中的細菌發酵,造成胃腸負擔,引起寶寶滲透性腹瀉。
果汁喝多可能造成齲齒
由於果汁中糖分含量很高,長期喝果汁對寶寶的牙齒也不好,可能形成齲齒。
不同年齡寶寶每天吃多少水果?
——————————
1歲以內的寶寶
1歲以內的寶寶吃水果的量應以不影響其喝奶或吃其他輔食為主,建議每天在正餐的時候可以吃1-2勺水果泥,兩餐之間再添加1-2勺水果泥。
1-2歲的寶寶
舉個例子,1-2歲的寶寶可以早餐吃2顆草莓,午餐後的點心時間吃1/4個蘋果,晚餐時吃幾瓣橙子或桔子。
2歲以上的寶寶
2歲以上的寶寶基本可以正常消化水果了,在不影響正餐的前提下,家長可以根據寶寶自身的生長發育情況適量添加水果。
幾種常見水果的挑選
——————————
香蕉
香蕉要挑選甜味重、澀味少的。一些表皮稍帶些小黑斑,就像撒上去一層黑芝麻一樣,這樣的香蕉一般會比較符合預期。
香瓜
挑選香瓜的時候可以先捏一捏,較硬的都有點生,有彈性又不軟的比較好。另外,可以聞一聞香瓜的底部,熟的香瓜能聞到較濃的香味,生的沒什麼味道。
草莓
挑選草莓的時候,盡量不要選特別大的、形狀奇怪的、果實上有畸形凸起的、通體都是紅的等,這些可能是濫用激素或染色造成的。另外,最好不吃反季節草莓。
蘋果
一般情況下,果梗凹槽越深的蘋果甜度越高;還有就是看蘋果上的果點和果線,越均勻說明生長發育和光照都比較好,口感也會好。
你平時最常給寶寶買的水果是什麼?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們吧~
本期主筆 | 你愛的玉
顏值殺★玉:
?
以上圖片來源網路,包括但不限於肖像權、名譽權、姓名權、知識產權等相關權益均歸權利人所有,我們尊重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包括但不限於肖像權、名譽權、姓名權、知識產權等相關權益之爭議,請權利人及時告知我方刪除,謝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