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換了人間 自卑

換了人間 自卑

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世界。

一個中國遊客,在日本,經過一家水果店,他也沒買什麼,店員就出來了,表情非常緊張「Don』t touch!」讓他不要摸。然後這個中國遊客就有點反感了,說:不就是個水果嗎,還不能摸啊,我有錢,把你這小店全買了都夠,後來有個比較年輕的店員就就對他解釋說,很多中國人去了,這個捏一捏,那個捏一捏的,把他們的東西弄的都不好賣了。

看到這樣的新聞,我的感覺是,這樣的現象一定有,但不認為多麼普遍。日本每天有好幾萬的大陸遊客,甚至還可能更多。那遊客來了,有幾個遊客會在街上隨地大小便呢?說不定一兩天可能只有一個,但旅遊這個東西麻煩的地方在於,當地人對這種事特別敏感,每天幾萬人只要有一個人做了這事就會被注意到。尤其是放到網上,它就會被上升被擴大,然後慢慢形成印象:他們都這樣。

為此,我們不論官方還是民間,都解釋說,我們不能因為幾件事就把問題上升到一個總體的判斷:大陸人都怎麼樣怎麼樣,這是很不科學的,然後另一方面,當事情真的發生時,那個感覺是非常強烈的。

我記得去台灣的時候,在台北就遇到過這麼過一個事。在台北有一個很古典很貴的百貨公司叫林百貨,我那天沒事就進去逛逛,看到一個大陸遊客,他在最高檔的男裝那一層,他把上衣脫了了,大著肚子,從衣架上拿了件阿瑪尼下來,就光著膀子試穿。

店員就過來說,先生,那邊有試衣間。他說試衣間得排隊,店員說不好意思,您就稍等一會吧。旁邊就有些台灣人看不慣,說你怎麼這樣,那個遊客就火大了,他第一句話就說:你是不是瞧不起咱大陸人。接下就講什麼?「你是不是不把自己當中國人,如果不是我們來花錢你們吃什麼,不是我們來消費你們早完蛋了」,他很奇怪地把讓人尊敬的渠道或者讓別人看得起的方法放在了這個上面。

所以有時候問題就變成什麼了,本來並不是瞧不起大陸人,,人家瞧不起的是這個行為。但他就很敏感,他的第一個印象就是你們這麼對我,是不是因為我是大陸的,你們是不是瞧不起大陸人。然後他下一個問題很可能出現,假如今天做這事的不是個大陸人,你們還會這麼說嗎?就像以前小孩在街頭撒尿事件,有很多網民就說,假如是個日本人,是個英國人,香港人會罵他嗎?

其實別說在國外或是港台了,在大陸本土,這個「你瞧不起我」是所有人的備用辭彙,隨便什麼事情,一來勁兒,一生氣,就說這句「你瞧不起我」,他的第一反應就是你瞧不起我,他也不想這件事情,他在心底是瞧不上自己的。中國人內心也瞧不起中國人,然後很怕別人瞧不起他。這個很奇怪,在別的語言系統中完全沒有,而這個土地上的人的尊嚴完全建立在人家怎麼看你上了。

可要說外頭人瞧不起你,以前沒有瞧不起你啊。比如說在上世紀八十年到九十年代,有一個民意調查,問法國人對哪個國家印象最好,中國是名列前茅的。那時候人家瞧得起你,一碰到中國人,只要聊天,就會說到中國、孔子、禮儀之邦如何如何。

所以現在出現這麼一個情況,著實讓人矛盾。以前不是經常說,交流多了、接觸多了,互相了解就更好了,可現在是更壞了,以前來往不多人家對你印象很好,現在來往多了卻覺得你們是這樣。這裡面我覺得我們焦慮感很重,我們一方面現在有錢了,出國多了,眼界之類的跟以前不一樣了。但是,生怕別人會看不起自己,這種感覺更強了,這真是奇怪。

或許這反映了中國自己的問題。正是因為在我們這個國家,你有錢有勢有地位人家就瞧得起你,相反,我們並不會因為一個人做人端正誠實而瞧得起他。

我們瞧得起瞧不起一個人是看在什麼場合,他開什麼車,他花不花的起大錢。這是我們看人的方法,當我們出去的時候把這套方法也帶了出去,這真是「核心價值觀」,但人家不是這樣,我想這還是自卑,很深刻的自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三款「美人感」裙裝,為你hold住整個冬天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