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小二畫嘮:看中國畫以山為德、水為性的內在修為

小二畫嘮:看中國畫以山為德、水為性的內在修為

根據小二畫嘮語音直播整理收錄

我不是藝術的創造者,我只是藝術的搬運工。

小二畫嘮,我們今天接著聊。

小二畫嘮

1.12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晚上好,我們今天繼續來跟大家聊。

我們這幾天講了山水樹法如何畫,那今天那我們也繼續跟大家講一講。

那今天的作業我就先發給大家。

今天我們是這樣的,作業是兩塊,一塊是畫工筆的朋友繼續,零基礎的朋友我們還是拓稿,然後勾線勾白描。

然後畫山水的朋友,一個是可以畫我們昨天講的芥子園的前邊的這些樹法、石法都可以。

然後還有餘力的朋友,就可以去畫這張畫的前面的這幾棵樹。

然後這張畫我們講一下,這張畫是四王之一王翚的,四王我一直也跟大家說,是清朝的二流畫家,但是他們的繪畫確實是值得我們後人學習的。

為什麼值得我們後人學習呢?因為他們的都是特別乾淨,特別基礎,而且特別有章法的繪畫,他們把前人的東西都作了總結,而且他們的東西都是有出處的。

比如說現在我們看的這五棵樹,這聚到一起的五棵樹,就像我們昨天講的,叫五株畫法。

大家還記不記得,我們再讀一讀昨天的那個。

不畫四株竟作五株者,以五株既熟,則千株萬株可以類推,交搭巧妙在此轉關。故古人多作五株,而雲林更有《五株煙樹圖》。若四株,則分三株而加一,加兩株而疊畫即是,故不必更立。

這話什麼意思,我們昨天也講了,那這句話裡面說了一句「故古人多作五株」就是古人多畫成五棵交帶一起的,那我們今天就吧王輝的五棵樹湊到一塊的來講一講。

我們大家來看看這五棵樹,左三聚在一起,然後右二是作為一組,然後右二是相互勾搭。

然後左邊這三個,大家看三棵不是一樣高的對不對。是中間的最高,然後左邊的最低,然後盤繞的。

我們講兩棵樹的時候怎麼配的,叫大夾小小夾大,扶老和協幼,大家記不記得,所以古人畫這五棵樹,就像畫一堆樹一樣,就這種。

然後還在看這三棵樹的最右邊這一棵還搭到右邊這兩棵的一個上,這樣的話把這五棵樹的關係就巧妙地聯合到一起了。

而這五棵樹它不是孤零零的,而都是相互顧盼的,都是有關係的。所以這樣讓這五棵樹不是那麼單調,就像我們說昨天說的這個畫樹不能像素心一樣,什麼叫素心,我昨天也講了,就是不能把它搞成像柴禾一樣。

所以大家看看這就是古人作畫的時候很注意這些樹的位置。這塊就是我們昨天講芥子園,然後今天把它放到高清圖上我們來配一下。

高清圖一會發到我們群里,大家看就行了,然後可以去臨摹。

所以這張畫大家看看,是平遠的畫法,我們之前講過,中國畫有三遠,高遠深遠和平遠,這張畫是平遠。就只有前面的和最後的後面,那就簡簡單單的一帶而過,然後左邊提了一個跋,這張畫就是一個仿古山水冊頁,不大很小。

那我們講到這了,我就要跟大家細聊一聊我們的墨法怎麼解決呢。

墨法很簡單,現在已經有了高清圖,不像我們念書的時候,我記得我念書的時候能有張稍微清晰一點的電子圖片都非常非常的不容易,我們都把他打出來臨摹。

後來我們發現打出來是錯誤的,應該就只能在電腦上看,現在我可以用手機可以用電腦都可以看這種高清圖,而且能放很大,像我們那時候根本看不到很大去看。

那這樣的話真的特別特別有助於大家的學習,比如說我們昨天講的這五株樹怎麼畫,那今天大家就可以直接的拐過來就臨這五棵樹,而且這五棵樹都是高清圖的,大家把它臨出來了就等於是,筆法昨天我們講了。

那今天我們在把墨法講一下,這樣就能更好的更直接的與古人對話,那古人對話,就是與傳統對話與傳統對話,那我們就是學習傳統。

這樣的話大家不就能更快的去掌握這些繪畫的方式和繪畫的原理了嗎?

所以這也就是我教學的一個方式,我們絕對不用今人的東西,我們一定都是從古人出發,一定掌握古人的這些原理方式方法,然後這樣的話才對大家的學習是有進步的,有幫助的,特別是畫山水畫。

然後我們反過頭來再說這張畫,剛才說的是樹榦,我們現在說一說樹的葉子。

大家看看這個樹葉,我們昨天講了這五棵樹的枝幹的勾法,但是我沒有講它的葉子怎麼勾。

其實葉子很多都牽扯到墨法了,而這個墨法又牽扯到很多的設色。

比如說,從左邊數第一棵,第二棵,這第二棵是什麼樹,它是夾葉樹,我們講過。

我們有講過有點葉和夾葉兩種方式,這種就是簡簡單單的這種夾葉樹,這種夾葉樹是相對的,綠色的東西,然後底下大家看就這五棵樹就這一個是用夾葉,其他全都用點葉。

但是點葉每一棵樹都是不同的,然後還有一些設色的,大家看一看這種設色不是簡簡單單的重墨勾完之後再設色。

而是都是有墨色的變化的,然後這些變化的這樣畫出來的畫,才鮮活才自然。

我之前講過,很多朋友畫的畫就是直接用重墨勾完了,完了之後,然後就直接設色,那你畫出來的東西就像鋼絲條上面加了一些顏色,是不鮮活的。

所以我跟大家說,一定學習模仿學習設色,一定要到原圖上去找,原圖上找出來的,才是最接近原作的,最接近古人的。

也不能說原圖一定就是古人的,因為在掃描的過程當中,它也存在這種顏色的區別。

這塊我很確定,因為我對這塊的掃描這些技術都特別了解,大家要是想知道可以去看一下,我們小二虎牢的第二節課還是第三節課,我們有個叫中國畫作假的欄目,等有機會我再跟大家翻過頭來,給大家好好的講一講中國人做假,那個好玩。

然後基本的情況就是這些,所以今天我跟大家講的也是一種學習的方式,大家通過這種方式來進行學習,然後畫一畫,今天晚上或者明天早上就可以交給我們的小助手。

明天周六就是我們的小二評畫的欄目,大家把自己畫的畫發過來,我給大家評一評,然後大家就知道該怎麼練了。

然後畫工筆的朋友,還有我們新建了幾個群的朋友,我把這個高清圖發給大家,大家直接用A4紙列印出來給我就行了。

然後不知道怎麼勾或者是前面不知道怎麼準備的,去看我們的九個視頻,然後大家就可以學了。

那好,今天咱的們小二畫嘮,就到這裡了,我們明天見。

小二畫嘮

1.15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晚上好,又到了我們每周一的小二畫嘮,這個時候我們總會換一個直播間和大家見面,今天又是我們新的直播間。

那我們今天聊點什麼呢?今天我們再來聊一張中國畫,在聊這張中國畫之前,我跟大家講一個好消息,這個好消息是什麼呢?

在新年小長假,1月1號的時候我們的零基礎的VIP體驗班開了一下,很多朋友通過兩三天的學習學到了很多東西,而且白描學得很好,然後山水畫得也不錯。

那應大家的需求,我們這次又開了一個VIP零基礎的體驗班,有白描有山水,也是零基礎一對一的。

大家可以踴躍報名,到時候我們會把這些要求都發到群里,大家到時候根據要求來報名就行了。

這張畫,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畫。

這張畫我隨便翻了一眼,看完之後我就覺得裡面有好多好多的東西要講,我今天都不一定能講得完,那怎麼辦呢?我們今天就講到哪是哪。

我們今天講這個時候把芥子園的技法也順便一塊講了。

這張畫叫《南唐文會圖》,這個文會是什麼意思呢?其實說白了就是文人雅士雅集的一個意思,這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一個題材。

這個作者叫趙昌,是北宋的一個畫家,他繪畫的能力特別高,然後觀察能力特彆強,他繪畫善於觀察。

而且說他就是每天早晨為了畫清晨的花,早晨露水還未乾的時候就到花圃裡面去觀察花的神態,花木的姿態。然後和這個設色的這個顏色來進行學習,觀察。

然後大家看看,下面這個一段文字,左邊這倆印,我之前說過咱們到目前為止我們講過三個蓋印蓋得最多的人,一個是項子京,一個是耿照中,還有一個就是乾隆,一個是明朝的,倆是清朝的。

這上面這倆印都是乾隆的,上面寫的太上皇帝之寶,然後八征耄念之寶。

然後是這首詩,先講這首詩的題字是誰題的。

是乾隆的御制詩,然後內容就來跟大家聊一聊。

有些朋友應該能看懂這個字,上半句就是講這個南唐,就是說他們這個地方,雖然都在一邊建立了,然後沒有統一,這個國家雖然不全,但是他們還很重視文化,還重視這些東西。

雖然很注重這些什麼脂粉那這種東西,但是他們對書畫這些東西文化的這些東西還是很重視的,還是很講究的。

下半句就是講這個畫的作者,東瀛指的什麼呢?現在考證的基本上這就是閻立本,一個大畫家,然後後面一句,就我們上周講了一個叫李公麟的畫家,這個指的就是,後面是跟誰學的呢?是跟李公麟學的。

最後的是指他後來在繪畫的技法上到了晚年有什麼變化,就是這麼一個情況,簡簡單單的。

這塊就是簡簡單單的跟大家解釋一下,然後具體的我也不是學中文的,也只能把這個意思告訴大家,大家見諒。

這個畫畫的人也不可能說什麼都通,像我這個也就這水平了,大家見諒啊。

然後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個畫,這張畫很小,不大,但是內容特別特別的豐富。

大家看這堆人,這十幾個人有一個位置不同,大家看這桌子中間這幾個非常大的人,個頭非常大的,筆其他人都大了,這個就是主人,這個是畫面需要主要表現的人物,我們來看圖。

我們之前就講了,包括我們講了好多的畫都講過,在中國畫里表現主僕關係的,一定是主人的個頭的畫的要比僕人要大,這才能體現出他的地位。

那這個畫大家看看,這圍著桌子的這四個老頭,戴著帽子比較大,我們之前也講過帽子啊,然後還有大家看他的個頭也筆周圍的人也都大多,這四個人是畫面的正中間,也是畫家主要想表現的。

然後特別是這四個人中間,從右往左數第二個,他的身份更高,為什麼,你看他後面有兩個侍女給他執扇子也好,這種東西,說明他的身份也是特別特別高的,比另外仨人身份都高。

而這些僕人有男有女,各自都拿著不同的東西,這樣顯示出他們還在各個細節都為這些主人服侍著,都為他們著想。

那我們接著再看看這個桌子上,桌子上就擺了非常非常多的東西,這個我們之前講過,中國畫的案子是非常包容的,是非常寬大的,裡面可以放很多很多的東西,可以放書可以放畫可以放筆墨紙硯可以放文玩。

大家看看,當時的人就已經是這樣來雅集了。像這幾個文人,寫寫字畫畫畫,完了之後把我們家的寶貝拿出來幾個,把你們家的寶貝拿出來幾個,大家逗一逗,然後讓大家相互把玩欣賞一下。

這也就是我們中國畫,大家看看我們中國畫之前的都不大,而且特別是手卷,都很長,特別是早期的,沒有大畫,後來才有大畫,為什麼?

因為中國畫之前就是文人把玩的一個東西,而且比如說看長卷,沒有全都打開的,就是這頭展開著,那頭看著,這頭展開著,那頭看著,就是這樣才細細把玩。

把玩是什麼,就是這樣看的,不是像咱們做展覽,一個長卷全都打開,一百米就打開一百米,不是這樣的,一定是細細把玩,頭卷著尾巴那邊就慢慢展開,一點一點看,就是這樣的。

同樣,這三個雜役,一模一樣的人,他們手裡有拿著畫的,然後有拿著這桌上擱著這些文玩雜項,這些東西也都是,都是體現出一個是這個主人有錢才能有這些東西收藏多,沒錢沒法收藏啊,而且是地位高。

所以這一塊,基本上中國畫只要帶人物的就一定要分出這個身份的高下,特別是人越多就越要分出這個高下,就像我們之前講的《春遊晚歸圖》這一個主人個兒最大,所有的十幾個人都圍著他,就體現出他身份的高貴。

當然我們之前講過,大家可以回顧一下,體現一個人的身份不僅僅是通過個兒大,還有一張畫很多很多方面體現出他的身份的高貴。

然後我們來講講這張畫中的畫法吧。

這張畫一進入我們眼帘,除了這一堆人,前面有石頭山,後頭有一些植物,在我面前正對著我們的,畫的是什麼,是芭蕉樹,叫蕉樹。

那蕉樹在古代象徵著什麼,什麼意思?大家知不知道這種芭蕉樹到冬天就死掉了,然後第二年再重新長起來,在古代就有一個叫起死回生的一個象徵。

還有因為這個芭蕉樹它的葉子大,然後它還有這個叫家大業大,有的是騾馬。

所以說家裡種芭蕉樹說明他們家很有錢,然後家大業大,然後興旺發達之意。

然後還有,芭蕉樹還叫什麼,叫解憂樹,它排解憂愁,不開心不快樂,就可以芭蕉樹訴訴苦,然後就可以把憂愁排解了。

這個芭蕉樹就是個垃圾桶我覺得,什麼不快都可以弄弄,怪不得我覺得以前我們單位種了那麼多芭蕉樹,原來是為了這個,這就是芭蕉樹的意思。

那芭蕉樹怎麼畫呢?我跟大家說,我讓大家學習,為什麼讓大家買芥子園,這就有非常關鍵的作用,來我們看看芥子園要怎麼講的。

大家看,這是芥子園上的,對芭蕉樹的一個總結,上邊細鉤嬌葉唐人美為之,什麼意思?就是這細勾的芭蕉樹葉,唐代畫畫的人每次只要畫就一定把它畫上去,就說明它的姿態很美用的非常多。

這就是我們這個芥子園把它歸結到裡面的,所以我今天要跟大家講的也是,環境的營造。

有的人畫畫的時候就說,我會畫石頭會畫樹,但是我這個感覺畫的不好,為什麼?

因為環境不會營造,那環境怎麼營造?像這些芭蕉樹就是營造環境的一個方式。

這張畫除了芭蕉樹的點綴,大家看一看,左右都有夾葉的樹,而且左右還都有竹子,那這些也是在我們芥子園裡用得到的東西。

讓我們看看這裡,然後怎麼說的。

第一句話講畫這個小竹子,就是這個倪雲林他畫這個小竹子不是在石頭底下就是在樹的根部。

「折」啥意思?就是總是畫作。幽篁什麼意思?就是株深茂密的竹子,他總是畫幽深茂密的竹子。

然後柔小啥意思?柔小是細竹子,幽篁指幽深茂密的竹子,篁就是指竹子意思。

然後後面一句就是說太陽下山了,這個時候照在了這個茅屋的這個帘子上,照在這上面。

然後甄素素有聲,就是都有聲音,然後望而為之悠人境,這個很簡單大家都懂,就像這種意境。

所以我們今天花了這麼長時間,快半個小時了,然後我們講這塊,為的就是跟大家說我們零基礎的朋友先畫這個雙勾的樹,畫石頭,有一些基礎的朋友要把這個環境營造好,那需要什麼?

其實要配很多很多的東西,除了我們之前講的配房子,然後你還要配這些小的東西,然後讓你的畫更豐富,然後這種氛圍營造出來更好,這塊也是不可缺少的。

大家沒有畫到的,可以先知道,到時候自然就補上了,如果畫到這邊的朋友,那您就把這個稍微多的下下工夫,把這個增添到您的畫上,肯定是讓您的畫很豐富的。

我們零基礎的朋友不著急,咱們先跟著芥子園畫,然後慢慢的跟上,這些東西也能配到畫上。

所以今天咱們就這張畫了就引出這點東西,也不少,我覺得內容挺多的,我就是塊磚,把這些東西都給大家拋出來,大家對哪塊感興趣,咱們可以繼續的學一下。

那今天咱們的小二畫嘮就聊到這了,咱們明天再見。

小二畫嘮

1.16

親愛的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又到了我們小二畫嘮的節目了。

今天很高興,我們又有很多的新朋友來到了我們的直播間,今天小助手跟我說了一下,從昨天到今天,我們又新增了兩千多人,非常感謝大家。

那今天小助手也提醒了我,一定要照顧一下新來的朋友,不能把新課再往下講了,把我們的之前的很多的事情,包括我們的VIP體驗班,包括我們小二畫嘮都要跟大家聊一聊。

包括跟大家聊一聊怎麼畫畫,那好,趁著今天大家都在,咱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如何畫畫。

首先說說昨天的事吧,我們做了一個VIP的體驗班,本來想趁著大家沒事的時候,願意畫畫的,聽了那麼多課,畫兩張完了之後,我正好也給大家點評一下,讓大家體驗一下一對一的小二服務。

誰知道我們的朋友太熱情了,我加到剛剛手還在抖,我記得老人以前有句話說,年輕人現在抱手機的時間比抱媳婦的時間都長。

我今天終於體驗了一下,從昨天晚上七點半到現在,除了一點鐘睡覺到七點半起床沒抱著手機,其他的時間都是在抱著手機,我覺得我好牛掰。

那我跟大家先說說咱們小二畫嘮。

那之前大家都看了我的那個視頻了,把我們小二畫嘮都介紹了一下,其實我是想讓大家通過我們,學習一些技法,包括針對零基礎的朋友學習這些技法,然後開始喜歡上,了解我們的中國畫,會愛上我們的中國畫。

而且等於就是從我們看這些古代的,講這些古代歷史的名畫,大家從這個高度上就有所認知,就像啟功為什麼是一個好的書法家,為什麼是一個很好的畫家。

他的畫畫的也很好,他還是一個文物鑒定的專家,因為他從小就住皇宮裡,他就是皇室,他一睜眼看到的東西就是好東西,眼裡不容沙子,那假東西拿過來讓他看哪能逃得過他的法眼。

所以這個也就是咱們小二畫嘮為什麼現在要給大家看這些東西,不去看那些大紅牡丹大黃牡丹的,就是這個原因。

然後大家學習,也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開始是聽,聽了之後感興趣,然後自己願意去動手去畫。

大家可不要忽略了這一點,喜歡聽和想畫這一步非常難,很多朋友很難跨出這一步,去畫。

所以我一直鼓勵大家,零基礎的朋友不要怕,哪怕畫的再壞,再差,有我呢,我來給大家講好不好。

只要你拿起筆畫畫,不好,那一定是我的問題,是我教的不好,所以我想跟大家說,一定要拿起筆來畫,然後畫一段時間,再花一個星期兩個星期,出了問題之後,然後才能打開解決問題。

所以一開始我希望大家看一個四分鐘的視頻,看完之後咱倆再看那9個視頻,大家喜歡山水的看山水,喜歡畫工筆花鳥的就看工筆花鳥。

大家知道這些東西之後,自己有一個取向之後,那就可以跟著咱們的課程,白描的練白描,臨芥子園的臨芥子園,這樣大家具有針對性的,大家練的差不多了,那下周該幹什麼了?

那咱們可能就要按我的這種光用嘴說已經不行了,那咱們可能需要一兩個小視頻,然後看一看,怎麼用筆,怎麼勾線,完了之後大家再畫。

這個時候就需要我跟大家一對一互動了,大家畫完了東西就趕緊發給我,那問題我跟大家說,改一改,然後不對的地方,再看看視頻,就這種方式循序漸進就非常快。

所以這就是我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屢試不爽。

然後因為我從2004年就開始教畫畫,然後一直教了這麼多年,當然這個教畫畫不是說職業教畫畫,就是有一幫人願意跟我去畫畫,我就這麼教,後來學的還都不錯。

所以我開這個直播間,包括開小二畫嘮就是咱把這種方法廣泛的推廣,大家不僅僅學了繪畫的技法,更多的學到了一些審美,就像蔡元培先生說的:

用美育代替宗教。

正好大家審美眼光都高了,那其實咱這也是為了和諧社會做貢獻對吧,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

那因為昨天的有幾個我們之前老群的朋友,然後因為聽了好長時間,最長都聽了兩個多月了,我們小二畫嘮到今天已經辦了兩個月了,沒停過,然後我就想讓大家試一試畫一畫。

誰知道我這麼一說,所有朋友都加進來了,加進來之後,搞得我就有點手足無措,我本來是這樣想的:

大家只要確定好有時間,你說明天後天有時間來就加我的微信,然後你就開始在這兩天就畫,畫了之後我給你點評一下,等其他的朋友下次有時間了再畫。

這個也怪我沒說清楚,這事怪我,大家也都加了我報名,很踴躍很積極,大家知道加了多少人么?加了五百人,我這手都摁不過來了。

因為每一位朋友都是要進咱們的VIP體驗班的,所以我都要給大家有一個標註,所以就比較慢。

但是今天那就只有十三位朋友在畫,其他的朋友可能因為這樣那樣的事情在忙,那好,我跟小助手說我們商量了一下,為了大家更好的學習,那我們怎麼辦呢?

大家報名的就報了沒有問題,我們延續到這個月的月底,然後我把鏈接什麼的都發給大家了,大家去看看,有時間的哪怕抽個周末或者什麼時候,兩天的時間,畫一畫。

這樣的話對自己有個提升,但是我建議我們新來的朋友,就是說我們十一群十二群十三群的這些朋友,才聽了我一兩天課,大家先別著急去畫畫。

咱們先聽一聽課,聽到那麼一個星期左右,然後咱們再畫畫好嗎?因為這種習慣的養成,和這種對繪畫的理解和認識,可能小二就一節課挺吸引人的,可能第二節課就不那麼好,可能第三節課也不是那麼好。

可能您就不喜歡小二畫嘮了,所以我就想啊,不行呢您先聽幾節課,真的覺得小二畫嘮這個節目還可以,那咱們再鼓起勇氣開始畫。

其實鼓起勇氣真的很簡單,那東西一準備好就開始畫。

所以咱們進VIP班的一對一的朋友,那咱們就這樣,延遲到這個月的月底,一月三十一號,大家每一天都可以畫,就畫完之後直接發給我就可以。

咱們這也沒有什麼固定的群,就是大家一對一。

您按照要求畫完了,山水就是臨芥子園的樹法,前三面一棵樹,兩棵樹,三棵樹,五棵樹怎麼臨,咱們就按照那個。

然後白描咱們就是臨摹拓搞之後,用鉛筆勾,然後再用毛筆勾,然後這個就咱們那三張圖,這個基本上就是這個情況,大家一定要記住啊。

這個就是學習的內容和方法,完了之後我今天主要跟大家講一講怎麼畫這些東西。

雖然我們九個視頻上都拍了,但是很多的朋友還是沒有認真的去看,那正好趕到這了,咱們也來了很多的朋友,咱們直接今天就再跟大家再聊一下,聽過的朋友再聽一遍,對您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工筆花鳥我說過,大家臨這個東西的時候,一定別著急,我們用鉛筆先拓稿,用A4紙列印完之後,把宣紙裁好了,然後蒙在列印稿上,用鉛筆畫拓一下。

拓完之後再勾,勾了之後,一定要注意這個墨不能用倒出來的墨,一定要加水。

加了水之後,然後調成重墨,然後再去勾,要注意一下葉子枝幹還有花頭的顏色,花頭的顏色一定要淡,葉子比它他重。然後枝幹可以跟葉子一樣重,也可以比葉子重,也沒有問題的。

然後很多朋友說我畫了會洇,洇不要緊,洇了怎麼辦?蘸完墨之後在旁邊放一張衛生紙,吸一吸墨,哪怕干一點都沒事。

而且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一條線它是需要和你的呼吸和你的坐姿要有關係的,你都要坐穩了,屁股一定要坐凳子上坐穩了,坐穩的之後然後拿好筆,畫之前先吸一口氣。

然後再開始畫,一邊畫一邊吐氣,手一定要勻,跟你吐氣的節奏慢慢往前走,這樣的話就勻了,這就是我好說的,叫吐納。

這種吐納的方法和你的手就是天人合一,然後你畫出來就很勻,不信您可以試一試。

要你老憋著一口氣,那越憋越畫不好,畫中國畫就倆字,放鬆!怎麼放鬆怎麼來,包括寫意一樣,工筆也是放鬆,越緊張越完蛋,所以一定得放鬆。

所以我一直畫畫一定把它當成玩,所以生宣就是這麼一個問題,其實沒有多大的事,你看我們的學員基本上都是勾三天,已經很好了。

然後勾過五天八天的,這個就已經非常棒,像我們VIP群有一個叫孫靜阿姨的,勾了六十張,哇塞,我太佩服她了,眼淚都差點下來了。

然後確實她勾得很難,但是到了熟宣上,那個勾得非常非常的漂亮,我現在特別佩服孫阿姨!孫阿姨,您在聽直播嗎?我給您點贊,給你打Call!

然後就是臨山水,山水為什麼要先畫樹,我講過,畫人難畫手,畫樹難畫。

這個樹梢特別難畫,其實說白了樹特別難畫,我也講過說,咱們大家到現在這些什麼大的畫展,看看,最難畫的是什麼,是雙勾樹。

就是芥子園起手樹法那幾頁,大家好好看一看,那雙勾能勾得非常漂亮的,那就是基本功紮實的。

所以我讓大家先難後易,樹只要解決問題了,那大家畫石頭一定太簡單了,所有的筆法都跟石頭那都是,石頭就是樹的放大,很多的筆法比如說樹的轉折它小一點,石頭的轉折就大一點,而且相對簡單。

完了之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你只要會背芥子園上的口訣,我那天不是講了嘛,一棵樹怎麼畫,兩棵樹怎麼畫,三棵樹怎麼畫,五棵樹怎麼畫,我把芥子園的那些文字我都跟大家分析了一遍。

大家就按照那個方式去畫,畫完之後把它背下來,就這種造型背一下。

什麼叫創作?創作就是需要背,在中國畫的裡面,背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家一定要把這個樹畫會,這五棵樹只要畫會了,後面什麼松樹什麼的,都無所謂,無非就是皴法不一樣,無非就是葉子造型不一樣,但是樹與樹之間的關係理解了。

就像我以前亦師亦友的一個朋友跟我聊過,就像以前說追女孩子一樣,你得掌握規律,你不能見一個追一個,然後失戀了再追,你得掌握規律,然後再追,同樣我們畫畫也是。

畫山水,包括畫白描也是,都要先掌握規律,這幾棵樹怎麼穿插,一棵樹怎麼畫,兩棵樹有什麼方法,大的攜小的小的攜大的,扶老攜幼是什麼樣的,對吧。

三棵樹怎麼穿插,五棵樹怎麼畫,大家就去看一看,回顧一下課程,這樣就解決問題了。

然後勾的時候還是同樣,不要倒出來的墨汁就在紙上畫,一定要加水調成重墨,然後開始畫,墨色有點變化更好。

等哪天我再做一個一筆用盡的視頻給大家看一看,應該怎麼用墨,那就更了解啊,這樣的大家先去臨,大膽的臨,不要說我不會畫,不會這個,不會那個。

沒有這麼一說,看到了直接拿著就臨就行了。

五棵樹你不會臨,那你會臨一棵樹吧,一棵樹怎麼畫?先從第一個枝椏的地方開始起筆,先畫主幹,再畫次干,再畫頂梢,這種方式就可以了。

然後等你畫幾天之後,然後你再聽我講或者是在加入我的這個VIP體驗班,你再一看你就知道怎麼弄,就恍然大悟就開竅了,那個時候比我告訴你照管用很多很多遍。

所以像我們這種學習方式就是這樣的。

然後接著就是我要跟大家講一講的就是我們周六的小二評畫,大家勾完了之後就可以發給小助手就沒有問題了。

然後VIP體驗班的朋友,如果開始體驗了,我給講評過了,就不用再發給小助手了,省得我回頭再重複講一遍,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然後咱們的作業就是,喜歡白描的就去臨白描那三張,然後喜歡山水的咱們就去臨山水的,這樣的話就夠了。

然後就是我跟大家說的買教材,很多人跟我說:芥子園買什麼樣的?就是人民美術出版社那個橘紅皮的那個,買一本「山水」就行了,不要買其他的。

最多,你要實在不行,手癢想買,去買本「梅蘭竹菊」,就這兩本最好。

他那個什麼人物的什麼的啊都不好,我不騙大家,瞎花錢幹嘛呀。我今兒也說了,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瞎花那錢幹嘛。

而且咱們零基礎,東西一點一點的買,不可能一次配套配齊的,一點一點的買,不要花這麼多錢。

還有就是買這個勾線筆,畫工筆的朋友最多買三根,一根花枝俏,一根雙羊勾線,再買根葉筋也就夠了,其實買兩根也就夠了。

然後買幾張生宣,兩三塊錢一張的生宣,然後買個氈子,買點墨,自己弄個小碟子,就可以畫畫了。弄個鉛筆一拓稿,A4列印紙一塊錢,搞定。

不要瞎花錢,花多了沒用!其他書不用買,我這稿子一大堆,都發給你,用不了。

我會循序漸進的發給大家,OK?聽我的,不會讓大家瞎花錢的。

這是第一個,第二個臨芥子園的朋友對著書臨,臨大點也行,反正比書大點是最好的,跟書差不多大也行,這個沒有什麼界限,臨大一點也都沒問題。

完了之後毛筆要稍微小點的,你說我膽子稍微小,買個小楷,然後買個中蘭竹小蘭竹,買個大蘭竹,這四根筆就足夠用了。

或者你要是說四根嫌麻煩,買兩根也行,也夠你用了啊。

買一根中蘭竹買一根小藍竹也夠用,這樣的話就足夠用了。

紙呢,買兩張七塊多錢的宣紙,或者買個元書紙或者手工毛邊紙都手工的啊。

然後用一用,太便宜的確實稀里嘩啦的,看著我都頭疼。

要不然你就買那個便宜的紙,自己噴點豆漿,但是一噴豆漿那紙翹的特別厲害也不好用,這也是個比較矛盾的事。

反正大家看吧,然後買個墨汁,買個氈子,就開始畫了,再買本芥子園就夠了。

所以那一開始咱們東西都會好點的,但是不要買那麼多,這樣就行了。

還有最後一點就是這個VIP體驗班,大家到這個月月底,因為一共就兩天的時間,從開始給我發一張圖到你結束就這兩天的時間,您控制好時間,別急加入,等今天加我了,我同意了,完了之後你明天不畫,您說我這不又浪費時間了嘛。

您那等什麼時候確定畫的時候,你就直接畫好了,按照咱們的要求,你提前告訴我一下,報名,我要學畫畫,發微信告訴我。

報名後我把東西發給你,鏈接也發給你,該看視頻看視頻,該畫畫按要求一畫,畫完之後你把東西發給我,我就告訴你,怎麼改怎麼弄。

這樣,咱們誰都不耽誤誰的時間。說實話咱們現在人真的很多了,都快上萬人了,完了之後我這塊兒確實,大家相互體諒。

今兒也跟大家聊了這麼長時間了,小二畫嘮咱明天繼續跟大家聊。

小二畫嘮

1.17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晚上好,又到了我們小二畫嘮的節目了。

今天我們跟大家分享兩張畫,這兩張畫各有千秋。

記得很多朋友問我為什麼要學花鳥畫?花鳥畫裡面為什麼要先學工筆畫?

那工筆畫學了之後,跟寫意畫又有什麼關係?今天我們通過兩張畫來跟大家簡單的聊一聊。

我們先聊第一張,第一張什麼呢?我們現在流行一句話,「不忘初心」,那我今天就把我的初心跟大家聊一聊,或者是說我的初畫跟大家聊一聊。

這就是我的初畫,這就是我一直的初心,而且這也是我的第一次。

我念書的時候臨摹的第一張工筆花鳥畫,林椿的《果熟來禽圖》,現在藏在故宮博物院。

2008年的時候,奧運會期間展過一次,不知道明年有沒有,如果大家有機會,趕上展覽的時候可以到故宮去看看。

我們先說說林椿這個人,南宋的,杭州人,然後畫畫的不錯,然後被這個招到了宋朝的畫院。

宋朝的畫院制度特別的牛掰,然後高度發達,他就被招進去當畫師,然後畫得特別好,就這麼簡單的講講吧。

但是我們講這張畫好在哪,關鍵不是說這人畫的多好。

我讓我媽也看了一眼,我說:您看這畫好在哪?我媽什麼都不懂,然後之前跟我學過兩天畫,然後跟我說:真像。

我說:您說的真對!就是像!

它像在哪兒?它像極了,就這三個字,像極了。那我們來看看它哪裡像極了。

首先我覺得這畫是需要看的,我用再多的語言去表達,都表達不出來它的好,但是我還是要跟大家叨叨兩句,掰扯掰扯。

我們就講這一片葉子,這搭出來的一片葉子。

我們剛才說了,中國畫跟西方繪畫的素描有什麼區別呢?我們畫素描講究明暗關係,講究黑白灰。我們中國畫,特別是工筆畫,不講究黑白灰,不講究光影。

那它講什麼?它講凹凸,就是高起來地方和低下去的地方叫凹凸,那這個它好在哪兒?

大家看這個葉子伸出來的地方,你看它葉子壓葉子的這個地方,從裡面往外伸。

從裡面往外伸就是前面要亮,對吧,後面要重。

那大家現在把眼睛虛上看,這葉子是不是有個伸出來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凹凸的關係。

然後還有這個葉子本身的高低分染的時候也是一種凹凸的關係,這麼大的一片葉子畫的非常的立體。

所以這就是我們中國畫、國畫、工筆畫裡面的染法,一個叫分染,一個叫同染。

分染的就是把葉子的左右,左邊右邊,高的低的染出來。那同染就是把葉子與葉子這兩片葉子之間的關係給它染出來,哪片在上,哪片在下。

然後哪個在前哪個在後,這樣我就把這幾個簡簡單單的小葉子就弄出來了。

然後我們想想這個葉子之所以活靈活現,不僅僅在於染色染的好,那往前推,線也要好。

大家看看這個畫,是不是這個葉筋,包括外面的這個勾的線,葉子的輪廓不是那麼重吧。

不像咱們看到的那些大紅的牡丹,畫的工筆的牡丹,我就敢百分之百的說,現在在聽課的朋友,有很多是畫過工筆牡丹的,那個工筆牡丹的線都特別特別的重。

我為什麼一直跟大家說,有些地方一定要用淡的墨,哪怕淡一點都不要緊,因為你有色遮著呢。

所以很多朋友都會畫完之後什麼顏色都沒有那個墨色搶眼,所以我跟大家說,淡一點沒關係,淡一點更向沒骨靠,更自然。

所以這塊跟我們畫畫一定要結合,下回大家一定要注意,勾線的時候,不要用那個重墨,勾得這麼厲害,哪怕稍微顏色淺一點都沒有問題。

當然了,在你練線描的時候,練白描的時候可以稍微重一點沒關係,但當你真的拓稿準備染色的時候,那一遍線稿一定勾的淡一點,自己能看清就行。

那有由粗到細的變化,就是要在熟宣上練出來,這就是為什麼胡小二教大家畫畫要先練白描,要先用生宣再用熟宣,很多人不明白,一直問,我一直不解釋。

今天正好抽著機會,我跟大家聊一下,明白了吧?

學習不是一口吃一堆饅頭,而是我們要一口一口的吃,一個一個問題的解決,然後才能表現在一張畫上。

那就這麼一個小葉子上,把你的基本功展現出來。

然後我們繼續看這個枝幹。

這個枝幹大家看,也是非常非常的寫實,他把蘋果樹枝所有的轉折,包括樹癤都畫的非常清楚。

但是從勾線上大家看,他勾完了之後,會把每一個樹癤的地方都染得很細緻,每一個關節每一個轉折,把這種凹凸的關係,前後的關係都染出來了。

這就是大家畫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觀察,工筆畫不要把它畫成了真是說像匠人去做事情一樣,一定要觀察。

它好在哪,自然在哪,就是因為它注重的是觀察。

所以這個枝幹,大家記好嘍,我們回頭講別的時候,要有對比的。

然後我們來看一看這個小鳥,很多人問我怎麼畫出這毛茸茸的感覺。

第一個大家看這個鳥,它是絹本的,我們絹本的好在哪呢?它可以背面去打白,背面打白之後來襯托這個鳥,像這個鳥背面可以加白加黃來襯托它。

襯托它完了之後,你看染色的時候,其實就是正常的染,像我們染的時候,我們有一種叫染低,其實就是按著邊緣去染。

還有一種叫染高,染高就是你一筆畫上去四圈都要染出來。

大家看這個小鳥,它的背部的毛和它眼下面這個毛,包括它肚皮下面這個毛,都是用染高法染出來的。

然後它的飛羽和它的背羽那是用正常的分染分出來的,但是他怎麼畫的有意思,怎麼畫的毛茸茸的,其實就是用它最後分染多遍之後,他就用小的勾線筆,特別細的,他把絲毛給絲出來。

中國畫的絲毛有好幾種,有三組三根毛三畫三下作為一組的,還有畫五下作為一組的,還有就沿著邊緣一點一點絲的,這個就是一點一點絲的。

這個看不清楚沒事,一會我把高清圖發給大家,在咱們群里都有,大家一會看一看,我們看一張畫,既要懂畫的內容,還要能看懂這個畫的技法。

像我們之前講的《春遊晚歸圖》,像我們前天講的《文會圖》,這些畫我們要知道畫的內容,然後還要知道畫的技法。

這就是我們看一張畫給我帶來的東西,所以這張畫更多的是這一方面的,大家都看一看,了解一下啊。

我一看都七點十三了,說了兩張圖答應大家了就得講,但是別著急,今天肯定講不完,得明天兩張一起,還得再講。

這本來是兩張比較圖,這一張《果樹來禽圖》讓我講得有點時間長了,那我們先稍微講一講這張畫。

這張畫的作者叫李安忠不是李安,李安忠這個人也是一個南宋的畫家,然後他也是畫這種工筆,畫這種草蟲花鳥,然後畫的非常非常的好。

那我們別的不看,我們先看看這張畫的名字,叫《哺雛圖》。

那我們看,從左邊折枝下來是一隻大的蘆葦,然後蘆葦下面是三隻鳥,一個大這倆小的,這倆小有人跟我聊說這就是一個爸爸一個媽媽,然後中間是孩子。

我說,不對,左邊這個是長輩,要不是爸爸要麼是媽媽,右邊這倆都是孩子。

為什麼是孩子呢?我們之前跟大家講過,這個成熟的鳥,它除了有這腹羽,尾羽,還有胸的這些毛,不同的結構。

長沒長成熟關鍵就看它尾巴上的尾羽,成熟的鳥尾羽都長起來了。

而未成熟的鳥的尾羽都沒有長起來,大家可以看一看這兩隻鳥的尾羽,右邊這兩隻鳥的尾羽都沒有長起來,都特別特別的小。

而且大家看一看,這個老鳥把這個食物銜到嘴裡過來餵養的時候,這兩隻雛鳥都是特別的著急,要去找吃的。

然後一個是拽住了等著吃,一個是張著翅膀準備去吃的,就這種表情,就這種瞬間的抓住,就像我們之前講的《雛雞待飼圖》一樣,這種瞬間抓住特別好,這種動態的特點。

大家有時間可以去看一看這些公益畫展,特別是全國性的公益畫展,拿金獎的作品都抓不住這種神態,現在這也沒有辦法,人已經不去觀察了。

人認貨就靠什麼,就靠印表機,就靠拍照片,但說真的,一張好的攝影作品,像拍這種東西,那個攝影家他不蹲個多長時間,是拍不到的。

以前每次我去圓明園呀,什麼公園啊,那些攝影家真的就是披著斗篷,拿著他那長槍短炮,就為了能抓住鳥起飛的瞬間,真的費盡心力。

所以我們現在很多畫國畫的,特別是畫工筆的,拍張照片「啪」就上去了,網上放張照片就去用了。

這個就是說沒有對生活的觀察,你不會有這個好的作品,傳世作品留下來,這些作品之所以能夠傳世,就是因為他一定有他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

所以大家看完這張畫以後,大家去這個什麼美術館,或者去哪看當代人畫的這些工筆畫的時候,拿出來比較一下,一定能找出差距。

這就是小二畫嘮的作用,我們先看到了好的東西,然後出去,哪怕咱們不夠,咱拿出來比劃一下。

別看這張畫很小,只有二十多公分,但是它比那個獲得了什麼什麼大獎的那種當代的那種工筆畫,然後當代那個獲獎的工筆畫可能都兩米乘兩米那麼大,你拿過來比一比,這小的遠遠比它高不知道高多少,所以這就是我們的目的,讓大家看這些。

咱們這兩張畫今天那肯定是講不完了,咱們明天接著講這兩張畫。

明天那我換一個角度跟大家聊一聊,讓大家看一看這張畫到底有什麼不一樣,跟我們學畫有什麼聯繫。

那好,今天的小二畫嘮咱們就聊到這了,明天見。

小二畫嘮

1.18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晚上好,我們今天接著聊《果熟來禽圖》和《哺雛圖》。

這兩張畫昨天咱們都聊了一下,先聊的這個《果熟來禽圖》,我的初心我的第一次,就獻給了林椿的《果熟來禽圖》。

確實對我的幫助很大,我念書的時候臨的第一張宋畫,第一張工筆畫,就是臨摹的這張畫。

確實我到現在的印象也是非常非常大的,它很細緻,非常非常的寫實,包括每一片葉子,每一個枝幹,包括鳥都非常非常的寫實。

然後下面這張《哺雛圖》,大家也看了,昨天也講了,這個鳥畫的也是非常非常的細緻,但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是什麼呢?

很多朋友問我,你為什麼不講寫意啊?那工筆和寫意如何的去轉,如何的去對比。

那我們今天就看一看純工筆純寫實的,慢慢的往寫意的方向走,走那麼一點點是一個什麼樣子。

就像我講的工筆和寫意的區別是什麼,就是工筆就像我們大冬天穿的東西特別特別多,裹的特嚴實什麼,身上穿著這個坎肩兒背心兒毛衣羽絨服外套帽子口罩圍巾眼鏡都護上了,這就是工筆畫。

工筆畫特別的周到,詳細,寫實,這就可以稱為工筆畫。

然後寫意畫,寫意畫就是從工筆上摘東西,把很多的東西特別細緻的東西給它概括了。

那我們回來講沒骨是什麼,沒骨可能就摘掉了,外面的帽子圍巾啊,外面的大衣呀。

然後再往下可能這個小寫意,就剩這個秋衣秋褲了,那可能寫意畫就赤裸著上身了。

那可能大寫意就是只穿著游泳褲衩了,就是這樣。

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兩張畫,他們怎麼有什麼區別。

大家回想一下,我昨天首先講了這一組葉子特別特別的細緻,從這個葉子的勾線到葉子的分染的結構,然後到葉子的立體感。

當然了,昨天我沒有講這個蟲蛀的地方,這個爛葉子怎麼畫,我今天給補著跟大家說一下。

這個爛口是留出來的,留出來之後怎麼畫,用墨先分染一下,或者是用墨直接加一點赭石就開始一遍一遍的分染,不要著急。

像這種不分染個五遍都不行,至少五遍以上才能出這種效果。

所以就是這些地方都是非常非常寫實的,包括每一個葉子打卷,包括我跟大家說的這一個葉子就這麼一根三綠的一個細細的勾線,然後從細到粗的變化,都是非常非常寫實的。

然後用線不是那麼的明顯,都在染色過程中都已經把它概括了,包括下面這張圖的枝幹。

大家看一看枝幹,每一個枝幹的癤,包括每一個枝幹的前後,包括兩邊的染色方法,是把兩邊都染出來了。

然後把中間那個亮的地方提出來,就非常非常的寫實,是不是。

我們老百姓就愛說:真像。這個跟現實生活中的東西特別特別像,這就是寫實的手法,這是工筆畫的一個極致。

大家看,這同樣也是一張宋畫,但是大家看,林椿那張畫就可以說是純寫實的,非常非常工細精緻。

但是這一張就在工細的基礎上往寫意走了一小步,那這一小步是什麼?首先我們就從葉子來比較。

那個果樹的葉子,果樹葉子畫的很細緻,然後再染色的時候也很注意,等於是我們基本上看不見這種線,即使看見也是和物體本身是融一體的。

而大家看這個,我們就看這一片葦葉,大家看起手這一塊,頓筆我們講的釘頭,然後行筆,到轉折的地方停筆,然後回筆。

大家看這是一個過程,這一塊就已經和我們看到的葦葉不一樣,那他這一塊是什麼,這就是用了我們寫意的就是勾線十八描裡面的一個手法。

那這種勾線的手法,釘頭然後到釘頭收,然後緊接著轉折下去,像這種就是已經開始有些寫意的味道了。

這包括這個葉子後面那一道也是釘頭起手,然後到了這個枝幹的葉子的最底下是鼠尾收的筆。

就這一個葉子,大家看,其實他已經用了一些,這種勾線法已經不像林椿的那個那麼寫實了,已經開始強調了線的作用,這種線的美。

就是首先我們講的是線要有一定的力度,那這個力度在哪,就是要變化,而這個變化在哪,大家看起筆和收筆這兩個頭,都是很有講究的。

鈍下去,起筆我跟大家說,怎麼能勾出一條好線,是要有粗細變化的。

那有粗細變化之後,然後到收筆的時候,這個地方因為葉子這有一點點的轉折,就沒有往下走了,他就直接頓筆,然後一回鋒,直接把這個葉子的張力畫出來。

葉子是圓的,大家想一想,這個葉子也是有圓弧形的,所以它根重然後和轉折的滴地方重,然後其他的地方薄一些細一些,這就把這個葉子的弧度就表現出來了。

就是我畫的這個,畫的這個尖指的是那個白的不對啊,是下面那一條黑線,我剛剛講的是這個地方。

因為這個手機上畫的線確實有時畫不準,大家注意一下。

然後我們再結合整張畫面看,所有的線,所有的葦葉,都是用這種方法畫的,和林椿的畫法是完全不一樣的。

雖然都是可以簡稱為這種工筆畫,但是他們工的程度又不一樣。

然後我們來看這兩隻小鳥的區別,昨天我們也講了林椿的這個鳥畫的非常非常的細緻,包括他的這幾個什麼尾羽啊,飛羽呀,包括各個地方的毛都勾的特別特別的細緻。

那我們看看這張《哺雛圖》的這個鳥大家看一看,像這個鳥的飛羽和尾羽,不是完全染出來的,很多的地方都是用小寫意的方法,直接用筆就畫出來了。

特別是這個飛羽的地方,很多都是直接畫出來的,有一些地方稍微染了一染,然後多的地方是直接畫出來的,這樣就這個就減少了很多的方法。

他不像林椿這個得染好多遍,他這個有些地方就一筆帶過,就直接解決問題了,這就是我們有一些叫兼工帶寫的地方,就比較省心了,也省事了。

然後因為這個畫的確實時間有點長了,咱們看的時候這個鳥腹部的這些羽毛,看得也不是特別特別的清楚,但是我能看出來,他確實也用了絲毛的方法絲了。

絲的也還挺好,就是他對這個鳥,特別是這隻肚皮向上的鳥,它的飛羽的下面,大家看看,這基本都不是染的,就都是直接畫上去的方法。

像這種,感覺已經往寫意畫過渡了,就已經往小寫意的這種方法過渡了,就已經拋棄了這個線。

拋棄了線之後,那我們講究沒骨畫,那工筆畫拋棄了線之後,就往沒骨畫過渡,沒骨畫然後再往下放一點就是寫意畫了。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畫國畫,為什麼我這邊這種學習的方式,為什麼非得畫這個寫意花鳥之前,會有一個工筆畫,這個工筆畫課程其實就是讓大家慢慢的過渡。

比如說畫這個鳥,就像我說的,一開始我們先畫比較寫實的,步驟非常麻煩,然後等最後畫完了,我慢慢的往這種小寫意或者是沒骨的鳥過渡,那大家已經掌握了它的結構了。

比如說就這個,很簡單,這個鳥的飛羽,我們開始染,染完之後知道怎麼畫了,完了之後你往小寫意往沒骨畫過渡的時候,根本不需要你再去勾線,再怎麼著。

你就就知道往那就畫了,這個地方這樣處理,無非就是我們不用分染了,就這麼簡單。

然後沒骨畫畫完了,那我們接著畫小寫意那更是簡單了,就只要把這個形掌握了,因為我們勾線的時候還慢慢的掌握了這些形,之後就可以直接畫了。

畫了之後,那這些鳥的各個的結構,然後我們都知道了,羽毛的結構都知道,那我就直接畫就可以了。

這樣的話就從工筆慢慢的過渡成沒骨,過渡成小寫意,然後再過渡成寫意,這樣的話,大家畫出來不就得心應手了嘛,筆直接畫要好得多。

因為直接畫寫意,你沒有這個造型的概念,你就會非常非常的麻煩。

這就是我的教學方法,所以我也告訴大家。我老師也這樣教我的,當然我老師教得還行,但沒有我那麼的細啊。

所以就是這麼一個情況,所以我昨天也講了,為什麼我跟大家說,我今天要跟大家聊一聊,用另外一種方法聊聊咱們的畫。

其實我有時候講課,不僅僅是說我就為了賞析這個畫,賞析這個畫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我把很多的東西融匯到咱們要學的裡面,然後這樣的話雖然是跟古人對話,但是我們知道我們學習古人的是什麼,然後我們用現代的畫法如何畫。

今兒我還找了一個東西,我覺得特別逗,我再發給大家看。

我們有很多朋友都會在我們群里發鏈接,雖然我不讓發,但是他也發,發了之後,我有時候也看一眼。

像這個畫大家一定都非常眼熟,因為很多朋友都是這樣畫的,線那確實很洒脫,也是由細到粗,然後墨色也不錯,但是大家看一看跟林椿的比,有什麼區別嗎?

一個是墨色太重了,對不對,然後第二個分染的層次沒有,它不是分染兩下就完事了,你一定要把這個東西的結構分染出來。

我覺得一開始學畫畫,特別是零基礎的朋友,你勾過線之後,你一定要把這些結構都分染出來,上邊下邊左邊右邊。

大家看看這個地方你就是把它打個折的,我給它標出來。

我跟大家說,就我畫的這個地方,你這個地方打個折,你應該把他的這個折,底下的這個凹凸你也要染出來,你要畫細緻的畫,你一定要把這些地方畫出來。

我記得我以前畫素描的時候我老師跟我說:小子,我告訴你啊,什麼是素描,什麼是明暗關係,素描就是一個豆粒那麼大的地方,你也要把他的關係畫出來。

然後後來學了工筆畫之後,工筆畫也是這樣一個問題,就是他稍微有點凹凸你就要把它畫出來。

你說這個薄也不薄厚也不厚,感覺挺好的,最後看的全是線,這個染法真沒法學,我說真的。

稍微大家注意點,真的,這種東西不是什麼好東西,感覺挺好,其實真的很俗,而且這種方法真不太對。

所以我只能跟大家就點到為止,再往下講,就不多講了,只是給大家提個意見,如果大家很喜歡的就學唄,但是我覺得這樣的話是不對的。

我們看看這個葉子,然後跟林椿的那個葉子比比,我們再發一下林椿的葉子。

大家看看這兩個葉子的比較,你就能看出來,哪個好,哪個壞了吧?就不用我說了吧?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這是我媽說的。

所以大家看一看這兩個的比較就知道好壞了,所以為什麼這就是小二畫嘮的群里不讓大家發自己的作品。

因為現代的人它的這些作品是不能夠經得住歷史的考驗的,所以我們要學就學經得住歷史考研的,經得住美術史認可的。

所以這才是好的東西,最棒的東西。

我們學到這些東西,然後我們就知道評判當代的作品,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了。

大家練了一雙好眼睛,然後到外面就能辨別這些東西的好壞了,那自然我們的審美能力就提高了呀,那這樣的話,我們就是為和諧社會做貢獻了~對不對?

那好,今天咱們的小二畫嘮就到這了,那咱們明天見。

▌藝庫APP

藝庫,為藝術愛好者提供藝術資訊和優質的藝術教育。由專業藝術機構大韻堂打造,助力活躍在藝庫平台的藝術家實現藝術夢想,幫助藝術愛好者在線學習,推動當代藝術發展。陪伴這個時代最有夢想的人,順利的完成他們的藝術夢。

下載藝庫APP,立即報名聽課,先人一步,掌握更全面的藝術知識,提高更優質的藝術素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庫 的精彩文章:

大寒將至——把節氣吟成詩繪成畫 賞大寒之美

TAG:藝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