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再不做區塊鏈就老了」,但它要落地還有諸多難題

「再不做區塊鏈就老了」,但它要落地還有諸多難題

本文3612字,建議閱讀時長7分鐘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區塊鏈走進大眾視野。區塊鏈遊戲、區塊鏈食品溯源、區塊鏈電商……沾上區塊鏈的中概股股價飆升,大小互聯網公司紛紛入局,下一場革命似乎即將來臨。

人們試圖用這一技術解決信任問題,甚至有人說這是繼互聯網之後的下一個技術浪潮。但目前為止,其成熟程度還不足以解決很多現實問題,不少公司推出的區塊鏈應用仍然停留在娛樂、激勵用戶的階段。區塊鏈距離真正落地還有一段距離。

最早,區塊鏈是為了實現比特幣這一產品功能而被創造出來的,它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在比特幣最初發展的幾年中,人們並不會把「區塊鏈技術」單獨拿出來討論。直到2015年左右,才開始有全球金融巨頭和IT公司把它單獨拿出來。

簡單來說,區塊鏈可以被看做是一種特殊的分散式資料庫,以一個區塊為單位,可以分散式、去中心化地存儲數據,不可篡改是它的特點。以往的分散式資料庫往往是有中心的,而區塊鏈徹底沒有中心,它的設計目的就是防止有一個中心管理員來對數據進行管理。

總之,這不是一種單一方向的技術突破,而是基於P2P通訊、非對稱加密演算法和分散式資料庫等技術基礎的融合及時解決方案。

區塊鏈落地難題

恰恰是因為沒有中心,導致區塊鏈在實際應用中效率低下,這也是區塊鏈在落地實際的過程中面臨的一個問題。

除此之外,區塊鏈的種種特性都會帶來相應問題:

1、效率低。

在無中心的設計下,所有節點都在計算、存儲各分散式賬簿的數據,每次計算所需時間長,中心式處理程序提供單一信息審閱,幾乎不存在時滯。比特幣現在每秒約能支持7筆交易,對比來看,支付寶的在2016年雙十一每秒處理12萬筆交易。

2、去中心化與中心化管理的悖論。

很難想像,政府或企業會真正大規模推動這種去中心化模式。在金融領域,很多信任機制是與中心化緊密捆綁的,如銀行間結算,最終都由央行的中心伺服器作為支付行為最後的仲裁。

為了解決風險和信任問題,區塊鏈細分出三個類別,公有鏈(如比特幣)、私有鏈(如集團內部)以及聯盟鏈(如幾家金融機構之間),基於熟人圈的聯盟鏈或私有鏈成為金融領域實踐區塊鏈技術的首選方案。例如2016年10月底VISA推出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B2B 支付系統,也是基於許可式私有區塊鏈基礎設施。

但是這種私有鏈也引發了關於「真偽區塊鏈」的討論。區塊鏈初創公司優權天成CEO車克達在接受雷鋒網採訪時就說,雖然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但他個人認為,私有鏈「並不能夠叫做區塊鏈技術,或者說這只是很淺層次地使用了這樣的技術。「因為本質上它和傳統的資料庫的區別,並沒有那麼大。如果僅僅是基於一條私有鏈而發行了代幣,即使用到了區塊鏈技術,那與騰訊很多年前發行的Q幣相比,沒有本質區別。」

區塊鏈初創公司布比創始人蔣海則對我說:「去中心化,不是說完全沒有中心,更多是多『中心體系』,主要解決多中心之間在數據層面互信的問題。」金融中的每個環節都是一個分散的中心點,區數據層面互信的問題。」金融中的每個環節都是一個分散的中心點,區塊鏈幫助這些中心點實現聯合信任。也有一些從業者說,國內的很多區塊鏈應用都是「弱中心數據層面互信的問題。」金融中的每個環節都是一個分散的中心點,區塊鏈幫助這些中心點實現聯合信任。也有一些從業者說,國內的很多區塊鏈應用都是「弱中心化」,很難做到完全去中心化。

3、能耗問題。

區塊的生成需要進行很多無意義的計算,非常耗費能源的,比特幣挖礦用電就是典型例子。雲存儲初創公司雲匯天下對告訴我,區塊鏈目前有幾大共識機制,比特幣這種是基於算力的,算力多的就有記賬權;還有一種叫DPos的股份授權證明機制,類似誰的幣多誰的權利就大,不要求去計算,效率高、能耗少。但是這種模式依賴代幣。

4、安全問題。

在區塊鏈公有鏈中,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夠獲得完整的數據備份,所有交易數據都是公開和透明的。如果想知道一些商業機構的帳戶和交易信息,就能知道他的所有財富還有重要資產和商業機密等,隱私保障難。

中國人民銀行的陳一希曾撰文稱,區塊鏈在高效率低能耗、去中心化和安全三個方面,只可選其二,存在「不可能三角」悖論。

所以,區塊鏈技術目前還處在不完善的階段,沾上區塊鏈概念就火的現象是不正常的。就像其他新興技術一樣,發展初期會有很多異常之處,人們往往高估2年內的發展,而低估10年的變化。

預期中的區塊鏈發展階段 圖片來源:《財新》

總有一個場景適合

虛擬貨幣的火熱將區塊鏈推到了大眾面前,人們看到了區塊鏈技術的優勢,大小公司紛紛布局。雖然其中不乏借勢炒作者,希望在其他領域利用區塊鏈的概念複製比特幣的神話。但不能一棍子打死,技術發展總有其存在價值。

目前國內大公司已經紛紛入局:

首先,迅雷推出基於區塊鏈的玩客雲共享計算生態、CDN共享經濟,並發行代幣玩客幣(現已改名鏈克,停止了內地轉賬功能)。

2017年4月,小米公司首次宣布啟動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據營銷協作技術;2017年10月,小米公司再度公開討論該技術的前景。

2017年6月,京東集團宣布成立「京東品質溯源防偽聯盟」。12月14日,京東搭建安全食品區塊鏈溯源聯盟。

12月28日,極路由也宣布推出全球首台區塊鏈路由器——極X。

2018年1月8日,360宣布推出共享雲計劃,此外,360還將發布一款360共享雲路由器和360共享雲APP產品,主要用於帶寬、存儲資源運營。360金融也宣布成立區塊鏈研究中心。

網易推出區塊鏈遊戲「招財貓」,使用數字貨幣交易寵物。

人人網利用RRCoin作為社交平台的支付工具,運用於社交、直播、遊戲等場景。

美圖或將通過Token激勵模式,進行社區建設和運營。

柯達推出柯達幣,後者主要幫助攝影者可以在柯達平台上進行交易。攝影師將參與到一種新型的攝影經濟中,在其版權作品被售出後將即刻獲得報酬。

這些公司多是將區塊鏈應用於用戶激勵,比如迅雷賺錢寶早就推出利用家中閑置空閑寬頻賺錢的業務,只不過區塊鏈技術讓這一機制更加透明、公開。柯達也是用柯達幣來激勵用戶。但是人人、柯達等公司的做法也被詬病為在主流業務上沒有建樹,蹭區塊鏈熱度實現股價飆升,中概股玩區塊鏈也已成為一道風景線。

相反,BAT的區塊鏈布局多是to B,打造區塊鏈開放平台,而非面向個人:

2016年6月,微眾銀行基於自身業務實踐開發出國內第一個面向金融業的聯盟鏈雲服務BaaS,並在騰訊雲上發布。

2017年4月,騰訊發布了《騰訊區塊鏈方案白皮書》。同時,騰訊區塊鏈行業解決方案也於官網正式發布。

2017年年中,百度上線區塊鏈開放平台BaaS。2018年1月12日百度宣布平台已經支撐了超過500億元資產的真實性問題,成功應用於信貸、資產證券化、資產交易所等業務。

2016年10月,阿里與微軟、小蟻、法大大等合作開發「法鏈」,推出基於阿里雲平台的郵箱存證產品。

2017年3月與普華永道合作,打造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應鏈。8月,阿里健康與江蘇常州市合作我國首個基於醫療場景的區塊鏈應用「醫聯體+區塊鏈」試點項目。

螞蟻金服也早有布局,2016年7月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支付寶愛心捐贈平台。3個月前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宣布開放區塊鏈技術,支持進口食品安全溯源、商品正品溯源。

還有活躍在各領域的初創公司:

電商+區塊鏈:如區塊鏈通,利用區塊鏈在種植戶和採購商之間保證公平交易,讓消費者、種植戶、採購商,批發商等都同步記賬防止篡改,並實現食品溯源。

社交+區塊鏈:如Yee,希望建立自己的區塊鏈YeeChain,在YeeChain的基礎上搭建通訊網路和社交生態應用體系。

娛樂+區塊鏈:如領主科技,曾開發出一款遊戲《領主世界》,其底層經濟系統,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OFBANK」虛擬資產流通平台;之後和區塊鏈公司 PETs Chain(寵物鏈)合作,為每個寵物設立一個 E-ID 身份。

房產交易+區塊鏈:如 i-house token,開發了專門用於拆分不動產的智能合約技術和分散式記賬技術,以通過區塊鏈機制整合全球不動產交易市場。

海洋漁業+區塊鏈:如OceanChain,通過區塊鏈技術為各場景應用提供基礎設施,比如借貸等服務,試圖打造一個海洋漁業的價值流通網路。

……

公司紛紛跑步進場,不管區塊鏈的風口有沒有來,泡沫必然也會跟著一起過來。幾個月前,還有從業者和我說因為ICO的負面影響,人們對區塊鏈項目非常謹慎,總有人把他們當做騙子。隨著人們滿滿認識到區塊鏈只是一種底層技術,這些誤解在逐漸消除,他現在說,資本市場對區塊鏈項目也非常關注,但「出手不多」,依然謹慎。

畢竟,區塊鏈這種抽象的東西,不是一時半會就能看明白的,它距離成熟落地也還有一段時間。就像圖像識別,找到了安防這個優質場景,區塊鏈又將會在場景中開花結果呢?

新鮮有料的產業新聞、深入淺出的企業市場分析,輕鬆愉快的科技人物吐槽。

鳳凰網科技(ID: ifeng_tech),讓科技更性感。

責編 | 劉考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科技 的精彩文章:

這個新功能太棒了!蘋果發iOS 新測試版!

TAG:鳳凰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