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戲說軍師聯盟司馬懿,長壽才是關鍵

戲說軍師聯盟司馬懿,長壽才是關鍵

咱們只講娛樂節目

《軍師聯盟》這部劇是以司馬懿為主線的,所以更細緻的講述這段以歷史為框架的二次創作。

司馬懿得到宣詔入殿後,曹操觀之,幾番試探。再次問及司馬懿是否願意入丞相府任職時,司馬懿惶恐拜謝恩典領命。為了打磨司馬懿氣焰,曹操暫將他安排到後院養馬。在司馬懿告退轉身時,曹操有意拋出一斛棋子,驚得司馬懿回身,就在這回身的一剎那,其鷹視狼顧之相畢露無疑,就連一代梟雄曹操觀之也是震撼不已,遂暗暗引以為曠世奇才之姿。

有人說這劇情有點扯,按照曹操嗜殺的性情,這一眼瞪下去好不把司馬懿給砍了。那就說說司馬懿為啥敢對閻王曹操擠眉弄眼。

劇情給司馬懿設定的最大性格優點,不是聰明智慧,而是能忍。在劇情里虛加一個心猿意馬的王八,除了增添喜劇效果,也是司馬懿一生的映射。司馬懿的鷹視狼顧只是無意識的流露,而曹操也並非是不問情由肆意濫殺的君主。司馬懿在歷史上就有人說他鷹視狼顧之相,當然歷史有時候就喜歡在人成功後開始沒有底線的拍馬屁,就像現在機場書店到處是馬雲的成功學一樣。鷹視暫且我們可以承認,狼顧就太誇張了,脖子扭斷也做不到吧。

在這個世界觀里最聰明是楊修,最有能力的是諸葛亮,最有智慧的是司馬懿。

楊修才思敏捷,但不知收斂。最後被曹操殺了。不過,這裡並不像三國演義講的那樣,是因為曹操嫉妒所殺。這裡也有一盒酥,門闊,黃娟等典故,但劇中的曹操只覺得楊修比自己文採好而已,並有稱讚之意,而非妒才,也很容易找到論據。

司馬懿輔佐的曹丕參與了奪嫡,楊修輔佐曹植參也與了政治鬥爭,並與之爭鬥幾番未佔上風。曹操也發現楊修手段越來越沒有底線,甚至詆毀了他深為敬重的名仕大臣:荀彧和崔琰。

後來的典故就更出名了,雞肋之說。

在關羽兵指許昌的時候,曹操無力抵抗之時,楊修以雞肋勸說將士收拾行裝,並把曹操想遷都的心思到處散播。楊修這次並非粗淺的顯擺自己聰明,而是故意動搖軍心。讓曹操以穩軍心而妥協遷都,因為遷都對楊修輔佐的曹植有利。只可惜低估了曹操的城府,也觸及了曹操的底線!

曹操什麼人?

最能殺伐決斷!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更何況哪個君主也不會容忍臣子妄揣自己的心思,所以幾乎不假思索,就反過來用他的人頭穩定渙散的軍心。

諸葛亮,軍事天才,算無遺策。用司馬懿的話說:能贏的人還未出世。

雖然電視劇的主線是司馬懿,但是給諸葛亮的戲也不少。對空城計也別有一番解釋。易中天品三國的時候就說,不僅正史沒有記載,而且空城計邏輯上根本都說不通。幾十萬大軍因為諸葛亮彈個琴就跑了?就算怕中計,派個偵察連上去探虛實就可以了,再不行就大軍圍城不攻,幾天下去,總能看出破綻。

所以電視劇里司馬懿不殺諸葛亮,是因為司馬懿意識到兔死狗烹的道理。因為當時曹睿猜忌司馬懿,但又不得不用他來抵禦諸葛亮的北伐。

電視里還一個沒有細說諸葛亮為什麼要堅持北伐的真正原因。《出師表》那是官方解釋,其實是因為當時蜀漢政權一直不穩固。蜀漢政權是劉備殺了劉璋奪取的,本來就不穩定,而且蜀國內部又有三部政治勢力明爭暗鬥。北伐除了要給劉備表忠心之外,也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擴充戰略領土。

所以司馬懿不能殺諸葛亮,所以也能很合理得解釋了空城計的漏洞。

不過,中國人都有諸葛亮的情節吧。反正看到火燒司馬懿的時候,我倒真希望蜀漢能勝。看吧,這又是因為老三國把蜀漢標榜成正義仁德的影響。

諸葛亮事無巨細都事必躬親,個人能力最大,但不懂放權,再攤上扶不起的劉阿斗,天天掣肘,最終累死。還有一點就是諸葛亮這麼累,完全因為當初失去荊州後,蜀漢的每次北伐都處於戰略劣勢。而失去荊州的原因就是因為當年關羽的軍事冒進。

如果真要比較下兩個人,我還是認為諸葛亮能力更強。

司馬懿呢,就是一個忍字,每次跪拜都是規規矩矩,對三代魏帝山呼萬歲都恭恭敬敬,認真得都有誇張和做作。但,這就是司馬懿。讓曹睿有殺之心,無殺之由。

但司馬懿也是個悲劇人物。一生如履薄冰也未能護得家人周全,幾乎做了一輩子別人手裡的刀。最後成為執刀人,也是最後一次,他顛覆了曹氏的政權。

殺曹爽,伐王凌,幾乎誅殺了夏侯氏全族。到最後,卻保護不了自己的人,竟被自己兒子所殺,才發現司馬家真正的權利已經過渡到了司馬師和司馬昭。司馬昭也繼承了他的野心,唯有不同的是司馬昭不願意像他爹一樣忍氣吞聲,一樣的鷹視狼顧,不一樣霸氣側漏。

最後,司馬懿在河邊放生了養了幾十年的心猿意馬,打了全套的五禽戲,回憶了自己的一生,然後壽終正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壽 的精彩文章:

吃這些東西;做這些事可以讓人長壽

TAG:長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