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犯我中華雖遠必誅」還霸氣!值得銘記的大漢風采

比「犯我中華雖遠必誅」還霸氣!值得銘記的大漢風采

漢朝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分為西漢和東漢兩個時期,共歷二十九帝。漢朝是我國古代歷史中最為光輝璀璨的一段歷史,明君輩出。與漢朝為敵的對手,被一一打服。即使在漢末國力大損的三國亂世,魏蜀吳何時怕過周邊異族?

漢朝為一個民族建立了屹立千秋的自信與尊嚴,所以他的國號成為了這個民族永遠的名字。


1、寇可往,吾亦可往——漢武帝劉徹

漢朝初立時,經多年戰亂,經濟凋敝。而北方的匈奴國力強盛,多次侵犯漢朝邊境。漢高祖曾親率大軍北伐,卻差點全軍覆滅,此後無力北征,遂採取和親政策,委曲求全。高祖死後,漢朝歷經惠帝、呂后、文帝及景帝四朝,繼續維持和親政策,另一方面則厲兵秣馬,積蓄國力。等漢武帝即位後,他一改往昔忍辱負重的姿態,決心以武力征服匈奴,面對朝中大臣的勸諫,武帝語:「寇可往,吾亦可往!」此語所表現出來的霸氣,就是如今讀來,能感覺到一股英雄氣撲面而來,血脈賁張!


2、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戰神霍去病

元朔六年,年僅十七歲的霍去病主動請纓出戰匈奴。此役中霍去病驍勇異常,率漢朝八百戰騎,在茫茫大漠中賓士數百里,長驅夜襲,斬殺匈奴單于祖父,俘匈奴單于叔父,斬敵兩千餘人,漢朝八百戰騎全身而返。武帝聽聞驚喜交加,封霍去病為「冠軍侯」,讚譽其勇冠三軍。後又經河西之戰、漠北之戰,霍去病率漢軍多次孤軍深入,縱橫匈奴境內兩千餘里,殺敵十餘萬,在茫茫大漠中四處追殺匈奴。封狼居胥,飲馬瀚海,西歸大河,列郡祁連,當之無愧的漢家戰神—霍去病。比起衛青,霍去病更具傳奇色彩。也許是上天不允許他老去,只好把他定格在最耀眼的時刻。


3、漢兵方至,毋敢動,動,滅國矣!——漢使傅介子

昭帝時,西域龜茲、樓蘭等小國依仗匈奴,為劫掠財物居然暗殺漢朝使節。元鳳年間,傅介子受命出使樓蘭。樓蘭國王是個牆頭草,在匈奴與漢朝之間搖擺不定。但他非常貪圖傅介子身邊的財物,於是樓蘭國王接見了傅介子。在宴會上,傅介子對樓蘭王說:「漢朝天子有密旨傳授,借一步說話」於是樓蘭王隨傅介子走到一旁。就在這時,傅介子命兩個隨行的漢朝士兵當場殺掉了樓蘭王。傅介子提著樓蘭王的腦袋,指著樓蘭的大臣和士兵們說:「漢兵方至,毋敢動,動,滅國矣!」他們真的不敢動,傅介子就提著樓蘭王的腦袋大搖大擺的走了。


4、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為漢土——漢宣定胡碑

《後漢書.南匈奴列傳》中班彪給劉秀的奏章中有「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皆為臣妾。」漢宣定胡碑文:「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漢宣帝劉詢在中國歷史上是有名的賢君,他在位期間,全國經濟繁榮、四夷賓服,史稱「孝宣之治」 。


6、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漢將陳湯

全句為:「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翻譯為:「應該把砍下的頭懸掛在蠻夷居住的槀街,讓他們知道,敢於侵犯強大漢帝國的人,即使再遠,我們也一定要殺掉他們。」

國恆以弱滅, 漢獨以強亡。

太有度 一個懂生活 知分寸 有態度的傳統文化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有度 的精彩文章:

從司馬懿撒手人寰到司馬炎創立晉朝—這14年發生了什麼?

TAG:太有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