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只要白茶藏得好,湯色差不了

只要白茶藏得好,湯色差不了

喝茶的時候,我們總會發現:不同種類、不同年份的白茶,湯色也不一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是否有變化的規律?為此,我們專門做了湯色對比實驗,向您證明,只要您的白茶藏得好,總有一天,您會收穫一抹驚艷的琥珀紅。

實驗取6款不同年份的白茶樣品,各8克。依次磨碎、過篩後,分別取出5克放入錐形瓶,加入150ml開水攪拌,使茶粉與水充分融合。浸泡10分鐘後,用濾紙過濾出湯。通過湯色對比實驗,我們證實了同種類白茶,其年份與湯色呈正比。

「一年茶,三年葯,七年寶」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我們知道,白茶越藏越是寶,湯色也是如此。白茶經過多年的氧化,不僅營養成分逐年遞增,褐紅素也隨之增加,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年份越老的白茶,其湯色也越深。白茶湯色變化:嫩黃明亮—淺黃—深黃—橙黃—泛紅—紅艷明亮—琥珀色—深紅油亮。

白茶與湯色之間還有怎樣的關聯,今天我們為您一一解答。

什麼成分決定了白茶的湯色?

茶湯的顏色,主要由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三種元素構成。茶黃素含量高,那麼茶湯的主色就是黃色。同理,茶紅素多呈紅色,茶褐素多呈褐色。如果茶湯顏色深,則說明茶湯中的茶紅素、茶黃素、茶褐素的含量高。

工藝如何影響湯色?

此外,茶湯顏色還與加工工藝有關。剛做好的春茶,由於生長期短,日晒時間較秋茶少,湯色泡出來多為杏色、黃綠色、淺黃色。而春茶製成茶餅,顏色較春茶散茶,也會深一個色號。

不同品種,湯色不同

在太姥山一帶家家都保留些老白茶以作藥用。太姥山白茶為白茶正宗,也是最為傳統的白茶生產地。陳年老白茶非常耐泡,泡了兩泡後湯色就不再是亮黃色而是紅褐色。一般而言,白毫銀針顏色最淺,多為淺杏色;牡丹呈亮黃色;而壽眉略深,多為紅色。

本文由清鏵股份與中國白茶研究所聯合推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一茶一水,一浮一沉,茶味亦人生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