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海外飲食讓人增肥?

為什麼海外飲食讓人增肥?

在不久前的一篇關於健康與薯條的話題中,我最後留了一句「減肥的朋友忘了它吧!」引起一些朋友對於國外食物容易讓人發胖的共鳴。今天,我們來聊聊海外的食物讓國人肥胖的話題。

肥胖在國外被很多專家認為是一種病症,它不僅不符合大眾的審美觀,而且是很多慢性疾病的發病根源,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人,不分國籍,無論性別,天生就對「美」、「好」的體型有著嚮往。很多人在國內時,非常注意自己的身材,健康飲食,積極運動。可是,一旦旅居到了國外,要麼什麼都吃不下,逐漸消瘦;要麼是迅速發胖,等到哪天回國時,大家都覺得換了個人。大多數情況下,後者居多。

為什麼我們中國人出國會特別容易發胖呢?

人類的飲食多少和內容取決於很多因素,大致可以歸為四類:生理需求、感官喜惡、心理因素,和社會環境。旅居國外,與在國內的生活時,最大的區別就是社會環境,其它三類屬於可自我調節的範疇。

社會環境因素主要反映在飲食結構、食物配給量、和人文環境變化。

飲食結構的變化,前面已經說了很多,也已經提出了建議。簡而言之,國外的脂肪攝入比例遠遠高於國內,而膳食纖維的量很少。

食物的配給,英文叫 Portion,是指食品供應商提供給顧客的每份食物的份量。去過美國和歐洲的朋友都知道,那裡的食物都非常大份。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食品生產商,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加大每份餐食的份量,可以向顧客收取更高的價格,對應的成本增加有限。另一個原因,是顧客的需求。2011年,美國人均的能量(卡路里)日攝取量為世界第一,3770千卡,簡單平均到每餐上超過1200千卡。一個小份或20年前的漢堡只有330千卡,顯然無法滿足一餐的需求。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是,漢堡王的 Utilmate Breakfast Platter 熱量是1450 千卡,麥當勞經典大早餐 Big Breakfast,配上果汁和人造奶油,1350千卡。下圖反應了一個乳酪漢堡在20年里,所含卡路里幾乎翻了一倍。

我們中國的每份餐食卡路里含量一般低於這個水平。我們中國膳食指南中的日建議能量攝入為,以輕體力勞動能力為例,成人女性2100千卡,成人男性2400千卡。簡單平均的每餐攝入在600~800千卡左右。

我們所需的每餐的熱量遠低於美國。所以,當你吃完一份美式快餐後,多餘的幾百千卡的能量會轉化成脂肪,儲存在體內。久而久之,體型就會趨於肥胖。

當然,你可以說,放棄部分的食物不久行了。現實情況是,大多數人由於各種原因不能或不願這麼做,譬如禮貌、禮儀、從眾行為等。也有很多人是沒有這個意識,或者自控能力。

避免過量飲食,有幾個針對性的方法。第一,選擇小份的食物,特別對於女性朋友來說。點兒童套餐時,大人也可以有意識地分食。第二,點單時,注意食物的搭配,盡量減少肉類,增加蔬菜的比例,以減少高脂肪攝入。搭配飲料時,選擇少糖或無糖的飲料,推薦黑咖啡和茶。第三,在非正式就餐時,可以打包部分食物,或放棄部分食物。

近來,歐美國家的人們的能量攝入呈下降的趨勢,反映了西方的人們對於健康飲食的關注度不斷提高,還出現了很多的素食主義者 vegetarien, 和嚴格素食者 vegan。在超市、快餐廳等出售的即食食品都會標明卡路里含量,提醒顧客在選擇時,注意攝入能量平衡。

下一篇,我們還繼續聊聊,在國外,選擇合適的朋友圈,即人文環境,來幫助自己達到健康生活的目的。

文中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人人都可以是天才作家

TAG:全球大搜羅 |